032 精彩要目
034 專輯序|甘露滋滋—閩臺工夫茶專輯
036 社長序|講究的「工夫茶」
038 封面故事|東京中央 2017秋季拍賣
042 事茶人|陳郁婷
048 茶 會|關於小慢的十周年 野茶宴
056 深圳茶家 ㄧ杯茶人的日常生活美學
062 季野會心與茶知武夷合作「茶米來了」茶會
066 茶 室|草堂記 衹園
078 感物 透明記憶裡的家宅
082 專 輯|閩臺工夫茶
084 文 獻 閩南工夫茶漫話
090 黃健亮 古籍書法
092 專 論 工夫茶事源流稿(上)◎黃權豪
100 老罐覓工夫 茶事正堪論◎黃健亮
112 人物誌 沈光文|周亮工|陸廷燦|袁枚|彭光斗
章甫|林占梅|連橫|林語堂
130 閩南文人茶詩與茶畫
134 台灣傳統茶藝
136 清代台人品茗風尚之源流探究
140 兼論臺灣古典詠茶詩之內涵◎吳靜宜
150 臺灣傳統茶藝文化的分期◎張宏庸
154 影響臺灣傳統茶藝文化的五大要素◎張宏庸
156 出 版 寫在「臺灣茶事」付梓之前◎黃怡嘉
162 台灣當代「工夫茶」演義
吳明松|蔡奕哲|葉東泰|黃權豪
172 台灣當代「工夫茶」展演
滌煩茶寮主人王介宏|掛畫、插花、備席、備水、炭、茶
192 臺南府城茶人周國欽|閩南詔安式工夫茶的當代演繹
199 雅生活|重要展覽
203 北京故宮【四僧書畫展】觀畫記
228 展覽 汲古傳心- 月真法師書法作品展
236 展覽 杭州 淨慈寺 千葉繁華寺 木雕佛像展
240 藝術家 上山木風 蕭風的茶碗
249 茶人行旅|蔡永和 影茶 手抄
258 茶人旅行箱 蔡永和茶攤寫生
267 出版 茶之眼 柳宗悅《茶與美:作品的後半生》
270 茶事敘聞 蘇州本色美術館 第四屆 本色劇場
286 恍若宋朝 若即若離
精選內容: .封面故事:楊祐寧 & Melinda – 我的我們 .腕錶新趨勢:龍年節慶限定腕錶 .美妝特輯:香奈兒美妝的未來 .美妝趨勢:森林浴 .美妝趨勢:香水是門生意 .生活風格:文華東方 – 原味的意義 .珠寶特輯:經典日常 .時尚新貌:全新BURBERRY .時尚觀察家:...
032 編者序|蝴蝶效應 034 社長序|化渡發心 法音歸根 036 封面故事|東京中央2016年秋季拍賣 040 事茶人|余文心 042 茶會|剪淞閣 陳鳴遠 傳香茶會 050 玻瑪區AnneParent酒莊 茶與酒的對話之旅 054 優在 雅集 五大名師茶會 058 茶室|根津美術館 069 隈...
占卜,提供來自未來的「資訊」,通曉掌握這些資訊的人,巫覡、薩滿、祭司、靈媒,他們細察物象、推演世事、釋疑解惑,帶給迷途生靈感動、撫慰,許多文學書寫也蘊含著信仰與占卜的描寫,在他們細微靈巧的書寫下,以不同面貌將自己的占卜經驗、信念傳釋而出,撫慰讀者們在大疫憂鬱背後,那些心理學、精神分析等科學所不能觸及...
本次 idSHOW 十二月主題「質設計.好生活」,以不同層面的角度,告訴大家居住空間所具有的氛圍情境與每個人息息相關,而家的舒適度與美感更會反應在每個人言行上,此次主題從起居日常開始為基礎,建構每一天的好感生活為初衷,帶領讀者透過相關設計、方法打造好感生活提案。從居家的材質、色調、燈光、植物、軟裝、...
她的名字對台灣或許陌生,但Alexandra Daddario的笑臉絕對烙印在我們的腦海中。她曾是《波西傑克森》、《加州大地震》、《海灘救護隊》裡的性感寶貝,也是好萊塢戀愛喜劇的一姊,面對日日有人被淘汰的好萊塢,她說努力工作、熱愛工作是唯一正解。拍攝封面當日,她其實發燒感冒,但仍敬業無比,我想,她已...
在現當代的科幻文學討論中,仍然有一個「房間裡的大象」被擱置未談: 那就是,什麼是「科學」? 「科學」及與其緊密相關的「科技」,如何演變成為我們當今所熟悉的樣態? 而如此的科學和科技如何形塑我們的世界觀,乃至於形塑了「科幻」這個文類的技術想像? 科學、科技、科幻三者的交互重疊。
陳意涵,人生無須導航 帶著行囊一路向前,駛向人生的目的地,儘管旅程中的風景也曾高潮迭起;對於現在的陳意涵來說,無須精密的導航,無欲則剛是眼前最好的方向。
瘋騎車四個大夢 不曾幾何時,許多車友的夢想是單車環台、三進武嶺,如今,這些都成為日常,車友間的問候語,已經升級為「你挑戰北高、雙塔了嗎?」北高360k、最北富貴角燈塔到最南鵝鑾鼻燈塔的雙塔挑戰距離520k,還有西三塔600K,甚至是瘋狂的四極燈塔挑戰620k!如果這樣還不夠嗆、不夠熱血,今年4天的...
本期主題:男女大不同? ------ 男生比較勇敢,女生愛玩洋娃娃?或許你身邊就有人不是這樣。許多男生女生的區別就像是「框框」,反而模糊每個人獨特的部分。要如何鬆動?不妨跟著小典藏,從身體,到角色扮演、職業等,一起來發問和討論,男生女生是不是有那麼不同?
甘露滋滋︱閩臺工夫茶專輯
這回與茶雜誌編輯同仁爬梳「閩臺工夫茶」專輯採訪及匯編,所燃起緬懷、驚嘆和洞開見光之景,至今仍心存感念。從歷史、考古出土至古往當今,攸關閩臺兩地工夫茶與器的論文、詩作和茶人演繹,承襲各源流大量的文獻資料,至今依舊盤環腦海。
從連橫先生的《臺灣通史》逐而梳理閩臺傳承,工夫茶的「講究」,無非是源於血脈,源於土地,源於茶和治器的茶事,都是古今中國人不曾斷滅的茶文化。
當代演繹部分。我們首先採訪臺北茶人蔡奕哲,由陳郁婷演繹。奕哲老師在旁精心說明工夫茶的關鍵與細節,親見工夫茶果然如古書載言,極盡精心巧思的「講究」,增添有文人禪家雅尚風致作為底蘊。
爾後前往臺南,拜訪茶人吳明松、周國欽、葉東泰工夫茶演繹,三家技藝細膩各擅其法,滾杯聲清脆茶熱暖人,如聆聽鋼琴家一氣呵成的演出,細啜著芳烈氣味的茶湯,「較嚼梅花更為清絕」,或許這就是古今之人對「工夫茶」的愛戀情愫。
臺南府城住有「二位孔子」。有全臺首學文廟的孔老夫子和另一位有「臺灣孔子」之稱的沈光文。沈光文於明末泊台三十餘年,是第一位為臺灣播下詩文的種子,博施教澤、行醫濟世,從荒蕪草萊的鄉野至首善教化之地;人們遂將其住地取稱「善化」以示對沈光文崇讚。自此而後,古都文風善教遂為全臺首屈一指之地。
祖籍同為閩南漳州龍溪的林語堂與鄭善禧,兩位先生以幽致樸真的筆調,書寫與圖繪兒時家鄉的工夫茶生活所見。流寓居臺後,他們所帶來故土閩地的文化,豐富臺灣藝文走向世界的舞台。遂敦請鄭善禧老師為本期「閩臺工夫茶」專輯手書,與連戰先生為本期封面書法提字彼相輝映,於此一併誠心致敬銘謝。
專輯還感謝張宏庸、張貿鴻先生的提攜指導。記得夜上貓空,望著星空臺北,彼此說著探問臺灣茶事的過往與未來,原來除了愛茶,大家更對臺灣茶事有著敬茶、愛茶,貢獻之心。八月八日夜,何健生先生親自到訪台北罐子,給予我們的殷切教示!在此誠摯感恩。
在這期工夫茶基礎上和前輩們的指引,我們將繼續探索「工夫茶」,並會就「潮州、南洋、東瀛」的工夫茶分輯探討;這次「閩臺工夫茶」專輯編輯過程中,所取得相關「臺灣茶產業」人事物資料甚豐,我們正斟酌另增闢一個專輯。這些都是因探索工夫茶專輯的意外收獲。
至此「閩臺工夫茶」專輯已編輯完成就印。放下手邊工作的我,心裡懷念的還是老師們演繹工夫茶的ㄧ杯杯茶香。一杯風味勝醍醐甘露滋滋的茶韻餘香,總令人意猶未盡啊!原來,生活該是閒來細品的,一如人生。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