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 編者序|蝴蝶效應
034 社長序|化渡發心 法音歸根
036 封面故事|東京中央2016年秋季拍賣
040 事茶人|余文心
042 茶會|剪淞閣 陳鳴遠 傳香茶會
050 玻瑪區AnneParent酒莊 茶與酒的對話之旅
054 優在 雅集 五大名師茶會
058 茶室|根津美術館
069 隈研吾茶室、弘仁亭、斑鳩庵、閑中庵、披錦齋
078 專輯|東渡.東行弘法
084 出版 明清近代 高僧書法展|日本江戶時代中國旅日畫家|明末清初 禪宗高僧墨跡展 特輯
087 撰文 東渡奇葩序文 / 黃君實
089 清初浙江畫家赴日活動研究 / 任道斌
106 明末清初 禪宗高僧墨跡展 / 釋月真
110 鑑賞 黃檗山萬福寺歷代住持法師書畫鑑賞
114 費隱通容、隱元隆琦、獨立性易、木庵性、
172 即非如一、悅山道宗、高泉性潡、千呆性侒、
190 南源性派、東皋心越
204 古寺巡禮
208 黃檗山 萬福寺、杭州 永福寺、 杭州 淨慈寺
228 專論 容身無所 解衣磅礡:
230 日本煎茶道與明末清初東渡僧的精神共鳴 栗強
240 雅生活|第68回正倉院展 奈良國立博物館
254 藝術家:〈如織〉 如思
262 茶器:大謙堂
264 茶人行旅|蔡永和 影茶 手抄
274 影青行旅 生如夏花
276 茶人物 詹勳華
284 茶山找茶 淺談台灣茶
290 茶事絮聞 琴書中秋 二聽流水
296 第13屆 深圳茶博會
032 精彩要目 034 專輯序|甘露滋滋—閩臺工夫茶專輯 036 社長序|講究的「工夫茶」 038 封面故事|東京中央 2017秋季拍賣 042 事茶人|陳郁婷 048 茶 會|關於小慢的十周年 野茶宴 056 深圳茶家 ㄧ杯茶人的日常生活美學 062 季野會心與茶知武夷合作「茶米來了」茶會 06...
精選內容: .封面故事:楊祐寧 & Melinda – 我的我們 .腕錶新趨勢:龍年節慶限定腕錶 .美妝特輯:香奈兒美妝的未來 .美妝趨勢:森林浴 .美妝趨勢:香水是門生意 .生活風格:文華東方 – 原味的意義 .珠寶特輯:經典日常 .時尚新貌:全新BURBERRY .時尚觀察家:...
占卜,提供來自未來的「資訊」,通曉掌握這些資訊的人,巫覡、薩滿、祭司、靈媒,他們細察物象、推演世事、釋疑解惑,帶給迷途生靈感動、撫慰,許多文學書寫也蘊含著信仰與占卜的描寫,在他們細微靈巧的書寫下,以不同面貌將自己的占卜經驗、信念傳釋而出,撫慰讀者們在大疫憂鬱背後,那些心理學、精神分析等科學所不能觸及...
本次 idSHOW 十二月主題「質設計.好生活」,以不同層面的角度,告訴大家居住空間所具有的氛圍情境與每個人息息相關,而家的舒適度與美感更會反應在每個人言行上,此次主題從起居日常開始為基礎,建構每一天的好感生活為初衷,帶領讀者透過相關設計、方法打造好感生活提案。從居家的材質、色調、燈光、植物、軟裝、...
她的名字對台灣或許陌生,但Alexandra Daddario的笑臉絕對烙印在我們的腦海中。她曾是《波西傑克森》、《加州大地震》、《海灘救護隊》裡的性感寶貝,也是好萊塢戀愛喜劇的一姊,面對日日有人被淘汰的好萊塢,她說努力工作、熱愛工作是唯一正解。拍攝封面當日,她其實發燒感冒,但仍敬業無比,我想,她已...
在現當代的科幻文學討論中,仍然有一個「房間裡的大象」被擱置未談: 那就是,什麼是「科學」? 「科學」及與其緊密相關的「科技」,如何演變成為我們當今所熟悉的樣態? 而如此的科學和科技如何形塑我們的世界觀,乃至於形塑了「科幻」這個文類的技術想像? 科學、科技、科幻三者的交互重疊。
陳意涵,人生無須導航 帶著行囊一路向前,駛向人生的目的地,儘管旅程中的風景也曾高潮迭起;對於現在的陳意涵來說,無須精密的導航,無欲則剛是眼前最好的方向。
瘋騎車四個大夢 不曾幾何時,許多車友的夢想是單車環台、三進武嶺,如今,這些都成為日常,車友間的問候語,已經升級為「你挑戰北高、雙塔了嗎?」北高360k、最北富貴角燈塔到最南鵝鑾鼻燈塔的雙塔挑戰距離520k,還有西三塔600K,甚至是瘋狂的四極燈塔挑戰620k!如果這樣還不夠嗆、不夠熱血,今年4天的...
本期主題:男女大不同? ------ 男生比較勇敢,女生愛玩洋娃娃?或許你身邊就有人不是這樣。許多男生女生的區別就像是「框框」,反而模糊每個人獨特的部分。要如何鬆動?不妨跟著小典藏,從身體,到角色扮演、職業等,一起來發問和討論,男生女生是不是有那麼不同?
蝴蝶效應
丙申年 秋
﹁一隻蝴蝶在巴西輕拍翅膀,可以導致一個月後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常聽到的蝴蝶效應,意指一開始許多微小而不起眼的事情,最後演變成巨大的改變。回頭看來,這幾年大陸的茶,不就是如此嗎?
早在四五年前,沒有那麼多茶會,大抵上喝茶,就是一種閒暇的愛好,或許講究點的人會找奇木桌子、名家紫砂、各地名茶、品飲交流、或是聊天說地,但沒有人講空間、講茶席,講求喝茶的人要穿成仙味飄飄,或是戴上各種珠子。而這幾年卻是各種茶會接踵而至,所謂茶服、茶空間、茶生活,應運而生,茶花香畫等各種,似乎變成了時髦技能;然後為著好奇與溯源,有人前往東瀛取經,最後,日本各大茶道世家也開始踏上中國,甚至設立分部開始授課。
經過這幾期的編輯,發現有個有趣的現象。大家對茶會的概念越來越寬廣而具有想像,對於單一形式化的復刻已經厭煩,逐漸轉成小而雅,開始重視精神層面的表達,﹁雅集﹂二字逐漸落實,不再只是空洞的名詞。可以是三五人論壺,可以是邊吟歌唱和;可以是茶酒交替,也可以是親如街坊。從沒有形式開始,到墨守規則,到現在因為真正了解本質後的沉澱再生,比起前兩年的不斷模仿複製,最近的茶會反而更顯得有趣。雖然還是有許多亂象叢立,但對於文化現象來說,相對也是一種生氣蓬勃,一件事情總要有人關心,才有向前發展的可能;而轉過頭來說,幾年前,誰也沒想到﹁茶﹂會變成這樣吧!
本期專輯﹁東渡﹂介紹了許多明末赴日的中國僧侶,當年或因避禍、傳佛法等種種原因前往東瀛,卻沒想到成了影響日本文化的重要推手。其中黃蘗山萬福寺更是﹁煎茶道﹂的發揚祖庭,每年固定舉辦的煎茶道大會,至今反而是許多中國茶人前往取經的地方。當年前往日本的僧侶們,一定沒有想到會是今日的景況吧!
﹁茶﹂將來會走到什麼樣的境界?是返璞歸真,還是重新成為東西文化交流的一個重要媒介,也許都無法預期;但是或許在我們專注每一杯茶湯的時候,就是振動著的蝴蝶翅膀,小小的,但會變成很大的力量。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