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S藝術新聞 No.285
0 則劃線
0 篇書評

CANS藝術新聞 No.285

10月號/2021第285期

CHINESE ART NEWS No.285 : 10/2021 No.285

  • 出版日期: 2021/10/01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195.7MB
  • 商品格式:固定版面 EPUB
  • 頁數: 152
紙本書定價:NT$ 380
電子書售價:NT$ 304
本書為固定版面 EPUB,建議您使用 mooInk Pro 系列、平板及電腦閱讀。

購買領書額度

2021年10月號 期數: No.285

32 佈告欄
為完善掐絲琺瑯拍賣全集
再推出「清代篇TOP100」專輯

34 截稿後新聞
南京德基美術館金秋開幕
10/29 帶來驚喜大展【50絕美─御宋】

36 太乃談收藏
談收藏市場的「世代交替」

38 封面故事
保利廈門秋季拍賣會
「玄覽—重要器物」專場領銜 並推出「五台山人」收藏專場

46 專訪
杭州「懷玉書屋」主人韋九谷先生
疫情時代中國藝術品市場將面臨三個改變

54 拍賣焦點
香港佳士得古玉饗宴 「雲中玉筵 ─ 春秋戰國篇」
美協十週年慶典第二樂章 東瀛遺珍 華彩巨獻 金秋盛宴

64 鑑賞
台灣沐錦堂聯袂Robert Bradlow Fine Art呈現
古染付-給日本的老青花

68 展覽
中華文物學會攜手國際鼻煙壺學會
將在台北國父紀念館推出【鼻煙壺收藏精品展】

70 專訪
奉三堂主人 黃森豪先生 藏掐絲琺瑯器

80 專輯
清代掐絲琺瑯器 歷年拍賣成交TOP100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99

    2024 TW.WA 威士忌大賞 年度Top 10威士忌&金銀銅獎酒款揭曉!

  • 電子書: NT$ 380

    VR快打30週年 VR快打開發秘辛

  • 電子書: NT$ 140

    占卜,提供來自未來的「資訊」,通曉掌握這些資訊的人,巫覡、薩滿、祭司、靈媒,他們細察物象、推演世事、釋疑解惑,帶給迷途生靈感動、撫慰,許多文學書寫也蘊含著信仰與占卜的描寫,在他們細微靈巧的書寫下,以不同面貌將自己的占卜經驗、信念傳釋而出,撫慰讀者們在大疫憂鬱背後,那些心理學、精神分析等科學所不能觸及...

  • 電子書: NT$ 0

    《運動筆記》已經陪伴跑者走過十週年,我們一直以來的理念是讓台灣跑友成為全世界最幸福的跑友。這次的首刊對於運動筆記還有跑友們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一期,因此我們特別邀請到田徑選手,同時也是大家非常喜愛的跑步女神-雷理莎來擔任封面人物,將帶大家深入了解理莎的故事,除了場上的她,也會帶大家認識私底下的理莎。期...

  • 電子書: NT$ 99

    瘋騎車四個大夢 不曾幾何時,許多車友的夢想是單車環台、三進武嶺,如今,這些都成為日常,車友間的問候語,已經升級為「你挑戰北高、雙塔了嗎?」北高360k、最北富貴角燈塔到最南鵝鑾鼻燈塔的雙塔挑戰距離520k,還有西三塔600K,甚至是瘋狂的四極燈塔挑戰620k!如果這樣還不夠嗆、不夠熱血,今年4天的...

  • 電子書: NT$ 99

    本次 idSHOW 十二月主題「質設計.好生活」,以不同層面的角度,告訴大家居住空間所具有的氛圍情境與每個人息息相關,而家的舒適度與美感更會反應在每個人言行上,此次主題從起居日常開始為基礎,建構每一天的好感生活為初衷,帶領讀者透過相關設計、方法打造好感生活提案。從居家的材質、色調、燈光、植物、軟裝、...

  • 電子書: NT$ 140

    在現當代的科幻文學討論中,仍然有一個「房間裡的大象」被擱置未談: 那就是,什麼是「科學」? 「科學」及與其緊密相關的「科技」,如何演變成為我們當今所熟悉的樣態? 而如此的科學和科技如何形塑我們的世界觀,乃至於形塑了「科幻」這個文類的技術想像? 科學、科技、科幻三者的交互重疊。

  • 電子書: NT$ 99

    龍年限定酒 該從何下手? 2024年新春投資策略&酒禮選購指南

  • 電子書: NT$ 118

    封面故事 ■餃好聚寶 吃餃子是平凡、方便,卻簡單就讓人感到愉悅、飽足的事。可水煮、也可煎炸的中式餃子,溫熱入口與涼食皆宜的古早味臺灣水餃,還有各式異國風土、手藝的餃子,以及更多作為搶眼配角的蛋餃、燕餃等,餃食花樣繁眾,大約沒有菜色能與之比擬。

  • 電子書: NT$ 250

    萬物滋長,充實的過每一天 猶如兔子先蹲才能後跳,悶了三年的2023 已咻咻咻地不見蹤影。在一路追趕進度的日子裡,是否意識到有些改變,突如其來,新的可能正在發酵。有人踏出舒適圈,有了跨界身分;有人嘗試新的合作,開一家夢想中的店。或者開啟一段關係,新的職涯,承擔起責任;或以不同視角,去認識家鄉的森...

  • 電子書: NT$ 120

    本期主題:男女大不同? ------ 男生比較勇敢,女生愛玩洋娃娃?或許你身邊就有人不是這樣。許多男生女生的區別就像是「框框」,反而模糊每個人獨特的部分。要如何鬆動?不妨跟著小典藏,從身體,到角色扮演、職業等,一起來發問和討論,男生女生是不是有那麼不同?

  • 電子書: NT$ 0

    介紹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政策發展動態,發展歷程,及臺灣山林現況報導。

  • 詳細資訊

    談收藏市場的「世代交替」

    改革開放,讓中國藝術品收藏重新回到市場的交易,但對於近40年來的中國人而言,這幾乎是從頭學習的過程,畢竟內地收藏市場已經歷半個世紀的斷層。還好,西方拍賣交易系統的導入,讓內地的藝術品收藏市場迅速的蓬勃發展,直追歐美,目前中國藝術品交易的體量已是全球第一。

    近40年來參與中國藝術品市場的群體,主要有50-70歲的一代;40-50歲的一代;再來是1985年後出生到千禧年前的新生代。

    早期中國藝術品收藏市場絕對是由50-70歲這一代撐起一片天,沒有這一群鄧小平所說的改革開放「先富起來」的一代,中國藝術品收藏市場就無法開步向前走。此時期的市場走向,主要以「回流」為主,國人齊心齊力的以中國人的價值觀,從海外大量買回過去因總總原因流散在海外的文物藝術品;這股「回流」潮,直到疫情的發生才有所放緩。

    50-70歲這一代藏家,累積財富的途徑主要是房地產,還有趁著中國經濟迅猛發展的通膨的紅利。在水漲船高大環境下,舉凡房地產、股票、藝術品等在水面上的船都呈現了爆漲的走勢,而藝術品市場更迎來前所未見的繁榮。

    隨後加入的40-50歲這一代,主要靠互聯網上市致富,甚至有些是海歸,因為在西方學習生活過,他們喜歡的藝術品就沒那麼強調國族主義,更不看重「回流」。他們也不強調系統收藏、喜歡多元品類、甚至中西合併;可以買骨董、買近現代書畫、還買西方大師油畫。收藏主要目的是為了顯擺居家,證明財富累積後的自己,是一個有藝術收藏品味的新富人。

    再來就是1985年後出生到千禧年前的新生代,也就是40歲以下到90後這一代人(千禧年後屬於00後一代)。他們的財富累積多是靠父輩,也就是50-70歲的這一代人所賦予的。改革開放第一批累績到財富的這一代人交棒給下一代人,這便是1985後出生到千禧年前的新生代,能成為市場新興收藏勢力的源起。

    因為父輩對於下一代的培養,父輩們也願意讓下一代,嘗試用他們的價值觀開始收藏藝術品。所以在他們的加入下,整體市場有了很大的改變,他們也成為市場最活躍的新興主力。不過,他們更看重「當代藝術」,這也是為何疫情這段時間「當代藝術」市場不降反升,紅紅火火熱鬧滾滾的原因。

    目前書畫、骨董市場缺乏活力 便是因為新生代還未能走進這個市場有關

    目前僅關注「當代藝術」的新生代,對於父輩的書畫、骨董收藏未感興趣。主要是因為在國外學習的他們認為傳統藝術很陳舊;再來是父輩專業難以超越,無法在父輩的收藏系統上加持。

    關於新生代對於傳統藝術的興趣,本期我們專訪到杭州「懷玉書屋」主人韋九谷先生,其中便有許多關於收藏世代交替價值觀的論述。收藏就是重新建構個人邏輯思考的過程,年輕一代想建立跟上一代不同的價值體系。九谷先生甚至認為,新生代的喜好,才是未來傳統藝術市場往前邁進的重要關鍵。

    就以近現代書畫市場來看,保守的書畫作品已很難吸引新生代的關注,擁有西方美學底子的他們,更願意用西方的觀點來看中國近現代書畫的發展。如同今秋香港蘇富比估價最貴的一件書畫是張大千潑彩〈春雲曉靄〉,該公司中國書畫部主管葉卓敏在推薦作品時強調,這是一幅沒有人物、沒有樹叢的中國書畫,是大千先生作於1968年作品,接近於西方60年代抽象表現主義風格。今秋中國嘉德「大觀」夜場,也有一幅張大千這類純粹抽象的潑彩作品〈秋曦圖〉上拍,這便說明了新生一代看待傳統近現代書畫不一樣的觀點與新意。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