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辛嗜辣
全身發熱、滿臉脹紅、嘴唇超腫,再怎麼被折磨得眼淚鼻涕直流,成癮者仍視辣為上天堂的快活。凡是雞排、滷味、炒麵等小吃都堅守「加辣派」,川菜、麻辣鍋等激辛料理更是越辣越愛。
■蟹蟹尋奇 威武大螯、堅固鎧甲,漫長演化而成的精巧構造,讓基因深植湛藍記憶的螃蟹,足跡橫行深海與山澗,在研究者眼中處處都是奧妙。豪邁剖半、入鍋蒸煮,蟹殼由紺青轉為豔紅,在吸飽湯汁的彈嫩蟹肉中,蟹黃流瀉而出,苦等一年的這一口鮮,讓老饕讚嘆「螃蟹上桌,百味皆淡」。
■鮮喝吧!台酪醇乳 盛夏的冰果室裡坐滿了人,三五好友嗷嗷待哺似地盼著淋上煉乳的剉冰送來,澆熄酷暑的燥熱;冷得發顫的冬日,沏一壺溫熱中茶乳交融的奶茶,竟能從手腳暖進心裡;手拿一杯接地氣的木瓜牛奶;品味異國上千種發酵乳酪,因牛奶而生的無窮餘韻,涓滴成生活的甜蜜。
■健人養成中 你是喜愛健身的人嗎?對健身飲食的想像是什麼呢?許多人腦海中或許會浮現一個餐餐喝乳清蛋白吃花椰菜米,每天跑健身房從不缺席的人。但健身飲食的世界遠不只如此,它比你想得更廣大,深入日常的每一寸角落。
占卜,提供來自未來的「資訊」,通曉掌握這些資訊的人,巫覡、薩滿、祭司、靈媒,他們細察物象、推演世事、釋疑解惑,帶給迷途生靈感動、撫慰,許多文學書寫也蘊含著信仰與占卜的描寫,在他們細微靈巧的書寫下,以不同面貌將自己的占卜經驗、信念傳釋而出,撫慰讀者們在大疫憂鬱背後,那些心理學、精神分析等科學所不能觸及...
瘋騎車四個大夢 不曾幾何時,許多車友的夢想是單車環台、三進武嶺,如今,這些都成為日常,車友間的問候語,已經升級為「你挑戰北高、雙塔了嗎?」北高360k、最北富貴角燈塔到最南鵝鑾鼻燈塔的雙塔挑戰距離520k,還有西三塔600K,甚至是瘋狂的四極燈塔挑戰620k!如果這樣還不夠嗆、不夠熱血,今年4天的...
在現當代的科幻文學討論中,仍然有一個「房間裡的大象」被擱置未談: 那就是,什麼是「科學」? 「科學」及與其緊密相關的「科技」,如何演變成為我們當今所熟悉的樣態? 而如此的科學和科技如何形塑我們的世界觀,乃至於形塑了「科幻」這個文類的技術想像? 科學、科技、科幻三者的交互重疊。
封面故事 ■餃好聚寶 吃餃子是平凡、方便,卻簡單就讓人感到愉悅、飽足的事。可水煮、也可煎炸的中式餃子,溫熱入口與涼食皆宜的古早味臺灣水餃,還有各式異國風土、手藝的餃子,以及更多作為搶眼配角的蛋餃、燕餃等,餃食花樣繁眾,大約沒有菜色能與之比擬。
萬物滋長,充實的過每一天 猶如兔子先蹲才能後跳,悶了三年的2023 已咻咻咻地不見蹤影。在一路追趕進度的日子裡,是否意識到有些改變,突如其來,新的可能正在發酵。有人踏出舒適圈,有了跨界身分;有人嘗試新的合作,開一家夢想中的店。或者開啟一段關係,新的職涯,承擔起責任;或以不同視角,去認識家鄉的森...
九降風,是新竹一帶的氣候現象,牽動著土地的產業、人文,山與海,城與鎮,蘊育著豐沛的文化氣息。 即使在科技城的發展之下,仍有一群人,默默持續堆疊不能被遺忘的歷史痕跡。
■痴辛嗜辣
全身發熱、滿臉脹紅、嘴唇超腫,再怎麼被折磨得眼淚鼻涕直流,成癮者仍視辣為上天堂的快活。凡是雞排、滷味、炒麵等小吃都堅守「加辣派」,川菜、麻辣鍋等激辛料理更是越辣越愛。
有別於酸甜苦鹹這些舌尖上的味覺,辣是一種疼痛,越刺激不適,卻越讓人欲罷不能。不只小辣、中辣、大辣的程度差異,每種辛料都能刷新對辣的感受──蒜頭的辣辛香開胃、山葵的辣直衝腦門、薑的辣溫和暖身……,且彼此能夠包容疊加,造就更上一層樓的辛辣配方。
烤肉配蕗蕎是原住民日常、生魚片加哇沙米為日本定番、吃麻辣鍋彷彿到四川一遊,有的辣料理擁有讓人瞬間抵達發源地的魔力,也有更多辣味隨移民遷徙融入在地料理,成為跨越國界的味覺記憶。讓我們化身辛香獵人穿梭異國,走上痴辛嗜辣的朝聖之路。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