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精神史探源:個人·狂人·國民性
0 篇書評

魯迅精神史探源:個人·狂人·國民性

  • 出版日期: 2019/05/01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4.3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9863266853
  • 字數: 175,824
紙本書定價:NT$ 450
電子書定價:NT$ 450
電子書售價:NT$ 315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購買領書額度

周樹人何以成為「魯迅」?
知識養成‧概念轉化‧文本實踐的多重互涉──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出版日期:2019-05-01
    電子書: NT$ 315

    周樹人何以成為「魯迅」? 知識養成‧概念轉化‧文本實踐的多重互涉──

  • 電子書: NT$ 210

    趙匡胤因何暴斃於暗夜? 皇太極死因竟是營養失調? 鐵木真命喪小小肺栓塞...... 專業醫學法眼探案,駕崩之謎真相大白!

  • 特價 電子書: NT$ 171

    亂世爭雄,波譎雲詭,有人鬥智,有人鬥勇。 歷史的戰亂舞台,無數英雄豪傑崛起與敗亡。 本書內容分為〈秦失其鹿〉、〈楚漢爭霸〉、〈帝國永續〉三部分,擅長讀史、解史的歷史評論家公孫策,以司馬遷的《史記》為主桅,輔以《資治通鑑》、《敦煌變文》,將最具傳奇性、記敘最精采的楚漢之爭,以生動洗練的文字重新詮釋,...

  • 特價 電子書: NT$ 154

    「英雄所為確實異於凡人,可是英雄的結束卻令凡人嗟嘆。****這是本書書名《英雄劫》的取義由來。****」 歷史評論家公孫策以生動簡煉的文字,輔以經史典籍, 用一則則精采的故事,搭配寫意的手繪黑白插圖, 細細探究春秋時代英雄人物, 他們的性格如何成就個人霸業,並影響家國的興衰。

  • 電子書: NT$ 143

    《三國演義》書中出現的人物難以數計,要從其中挑出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來加以評論,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還好前人已經做了一些這方面的工作,本書就以《繡像全圖三圖演義》作為底本來加以論述。 《繡像全圖三圖演義》就是一部既附有每一回故事摘要的圖,又有書中主要人物畫像的版本。作者即以這些「人物」為基準,展開一...

  • 電子書: NT$ 143

    《紅樓夢》一書因人物繁多、情節複雜,讀來頗有頭緒紛煩的困擾。本書以清代改琦(1774-1829)所繪的《紅樓夢圖詠》為底本,將《紅樓夢》一書中的人物一一加以描繪,讓讀者可以按圖索人,一目瞭然。(全書共50篇)

  • 電子書: NT$ 280

    18世紀的清皇朝,真的是一個漠視海疆的內亞帝國嗎? 從測繪海疆、伐木造船與海防方略,到《海錯圖》、追逐魚翅與渡海詩文, 讓我們重探一段被遺忘的盛清海洋大歷史!  

  • 電子書: NT$ 350

    從階級革命、改革開放到一黨一人專政 跳脫傳統檔案及編年龐大敘事 劉少奇的無腳床、毛澤東的藏書齋…… 〈義勇軍進行曲〉、〈東方紅〉、〈我的祖國〉 從領袖逸聞到流行「紅歌」逐一解碼  歸納百年大黨各階段關鍵特質

  • 電子書: NT$ 630

    中國西征,征服了「中央歐亞」──也就是歐亞大陸的中心地帶,將現今的新疆與蒙古納入版圖,牢牢控制西藏。乾隆皇帝誇耀大清盛世的「十全武功」,泰半都是這場西征的成果。 清帝國摧毀了當地另一個同樣也想成就自身霸業的帝國:準噶爾蒙古帝國。透過一系列野心勃勃的外交策略、軍事行動與經貿進逼下,準噶爾帝國曾經...

  • 電子書: NT$ 270

    作為中國大陸當代最重要的知識思想界參與者之一,賀照田先生在本書中延續並發展了他獨特的「知識-感覺」批判方法——「關鍵不在其經歷細節的代表性,而在於個人經歷後面的情緒感受的代表性,和把這情緒感受與時代歷史-觀念-教育結構直接辯證的整理問題的方式」。

  • 電子書: NT$ 490

    明代朝貢→造就倭寇及滿洲興起,最終促使帝國自身的衰亡! 清代朝貢→締造東亞和平與貿易繁榮,奠定康乾盛世的基礎! 五百年來的「朝貢秩序」演變,對東亞歷史的影響,究竟該如何解釋? 日本中國史權威學者,深入漢、滿、日等多元史料,從東亞國際交流的宏觀角度,探究明清歷史變遷的重量研究

  • 詳細資訊

    魯迅原名周樹人,因1918年在《新青年》上以「魯迅」的筆名發表短篇小說《狂人日記》而蜚聲文壇,並在此後生涯所餘的十八年間一直居於中國文壇的核心,直至今日,「魯迅」仍被認為是中國現代文學最具代表性的作家。然而,周樹人何以成為「魯迅」?其精神史的來源和過程是怎樣的?就不僅僅是「魯迅」作為一個作家的個人成長史問題,而是關係到中國近現代思想和文學的根本問題。
    本書收論文八篇,從「個人主義」、「狂人」、「國民性」等詞語概念探討魯迅(1881-1936)精神史源,以實證研究的方式,具體考察在日本明治三十年代的思想文化背景下,留學生周樹人如何成長為後來創作《狂人日記》並成為五四新文學奠基人「魯迅」的精神歷程。具體廓清了「個人主義」、「尼采」、「施蒂納」、「無政府主義」和「狂人」的言說形態,以及這些言說對他的影響;更以《狂人日記》為代表文本,探討魯迅思想和文學觀的形成,其創作對於拓展中國文學精神疆域的深遠意義。書中力圖揭示在波瀾壯闊的二十世紀初,周樹人如何不為時代大潮所漂泛,「取今復古,別立新宗」,確立自我,完成個人主體塑造的精神歷程。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25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