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著重多元文化中的門徒養成,幫助門訓者學習去發掘多元文化中可與聖經連結的語境和方法,更進一步啟發他們能在文化處境中忠於聖經地教導門徒,從轉化門徒的生命。
文化人類學對宣教有特殊的重要性,因為宣教士必須跨越文化的障礙才能建立關係、傳達福音。若要讓當地人覺得有意義,福音和教會必須要以在文化上能被理解和信任的形式呈現。因此,對當地處境的深度認識與欣賞,能幫助宣教士避免因不夠敏銳所導致的錯誤論斷。
本書幫助未來的宣教士在諸多改變、選項、不確定性當中,為他們的生活及事工做好準備。包括如何清楚神的呼召,選擇宣教機構,深入何謂文化,做好行前預備,等。其中除了基本原則,也有案例討論,是每一位思考從事短期或長期宣教的人都需要閱讀的一本書。
本書從聖經的角度,讚嘆上帝救贖我們的偉大故事,並汲取教會歷史數千年的智慧,聆聽世界各地的聲音,從使命目標、信息傳揚、教導與學習者、實踐策略等部分,反思福音派教會教育事工的危機與轉機;也特別強調,基督教教育事工,應當以耶穌基督十字架的福音為核心。同時,教會教育事工應注重群體性,因為信仰是歷世歷代所有基...
跟著賴特的腳步,重讀福音書, 發掘十架與上帝國的關聯, 看清耶穌是如何成為這世界的王、祂如何開啟祂的國, 而祂作王對你我,又有什麼意義。
一冊在手,讀經上手! 聖經是── 全球最暢銷的書 神亙古永遠的啟示 神給你我的親密話語 我們讀經的態度往往是囫圇吞棗、應付了事,面對各種文體的經文,好似霧裡看花、隔靴搔癢;如果「看不懂」、「抓不到重點」、「與生活脫節」成為常態,長期下來便無法從中受益,讀經也變成一樁苦差事。這樣一來...
心之所愛,比腦中所知,更加重要;心雖然很抽象,但會具體呈現在所愛的人事物上,那就是我們的欲望。《欲望的門訓》指出,基督徒可以藉由教會的崇拜與禮儀,讓內心的欲望恢復到正確的方向。
本書是司傑恩(James Bryan Smith)「門徒造就系列」第三部曲。「真正的社會行動者,是那些在日常的人際關係中,按著耶穌門徒的身分而活的人。」人們帶著自己的國度與他人的國度相遇,時而是善意的連結,有時卻是衝突、甚至撕裂的。然而,基督徒的每個關係、每個行動都應當受到門徒身分的影響,在生命內裡...
回到初代教會,經歷了使徒把救恩傳遍地極的火熱。 聖靈的火已經交棒,21世紀的基督徒,準備好了嗎? 斯托得牧師認為使徒行傳不僅是一部記載生動的重要歷史實錄,對今人也有諸多啟發;因為這些初代的教會雖然有其問題及缺點,但是卻被聖靈大大充滿,為主作見證。今天的教會亦可重尋初代教會的信心、熱心、異象與能力。...
MD:Missional Discipleship 「使命門徒」:與耶穌建立一生之久的跟隨關係,參與在上帝國度的宣教行動裡。 在「我世代」和「躺平世代」裡, 跟隨耶穌的「使命門徒」,如何熱血不厭世?
一本簡單易明、文意清晰,以現代用語寫成的 新中文聖經譯本,帶您進入基督的福音真理。 本書特色:《簡明聖經》依照語言學的原理翻譯,並把其中所敘述的事情、所描寫的情節、所教導的真理、以及所使用的語氣和節奏,參照中國人的文化背景、思維方式,以及語言習慣,用簡單、容易明白的中文表達出來。
何謂處境化?為什麼宣教需要處境化呢?在近代的宣教歷史中,宣教學學者與宣教士用過什麼處境化的模式來宣教呢?本書回答這些問題,簡而言之,處境化是把外來想法譯成當地處境、文化的人能了解的想法;由於這是溝通的基本元素,所以在宣教時,當我們要把福音真理傳給本地人時,就需要知道如何把福音真理處境化。
人類常是從自身出發來觀察與思考自然生態,用人類中心式的思維,加以盡情研究利用、宰制剝削。因此愛護自然的人起身呼籲,一方面捍衛自然生態的福祉,一方面卻又把人類批評得一無是處。這樣說來,萬物真的被造而平等,人類只是些微特別一點的生物嗎?甚至,人類在自然生態之中,只是偶然且可有可無的存在?
本書作者巴默爾,以其親身經歷與獨到洞見告訴我們:生命種種問題,起因於人往往根據假象來行動,違背了內在的真實,也悖離了外在的真相,以致失去真正的自由與力量。本書能夠引領我們踏上一段旅程,探索有關自己,他人,世界的真實本相,自由自主活出鳶飛魚躍,海闊天空的生命。
本書作者從主控、錨與個別的三種層面,探討形塑一個民族特定世界觀的三個面向:故事、符號和禮儀,以及如何藉著適當形式的傳講福音、開拓教會,真正帶來福音受眾深層世界觀的轉化,避免雞同鴨講或宗教混合主義(Syncretism)的發生,成為本色化的基督門徒。
最幽默有趣的九型人格靈性導覽 帶你踏上通往真實自我的道路 ✦ 入圍美國獨立出版Foreword INDIES 2016年度好書獎 ✦ 宣教使命聯盟2016年度必讀書目 ✦ 全美銷售破50萬冊
提摩太凱勒牧師的牧會心法 「中心教會」異象三大支柱 ▌福音 耶穌基督的福音具有改變一切的大能,徹底重新模塑我們整個事奉,包括內容、格調與策略。 ▌城市 城市對全球文化影響日益增大,我們需要採取積極的路線投入文化,認識到城市位居福音事工的戰略樞紐,既欣賞也挑戰其中的文化。 ▌運動 我們不是只關注...
『李常受文集』全套共138冊 『李常受文集』收錄主僕李常受弟兄於1932年至1997年在各地盡職所釋放的信息與各種交通記錄,加上主僕歷年編寫的詩歌、個人聖經中的筆記、以及與主工作有關的信函,(不含聖經各卷『生命讀經』、『新約總論』、『真理課程』與『生命課程』)按年代編列,豫計共138冊,中文版總頁...
對很多基督徒來說,天堂、審判、世界末日、升天、死後生命、地獄、新天新地,都是既熟悉,卻又相當陌生的語言。新約學者賴特,清楚知道這些詞彙給信徒帶來的痛苦,在本書當中,他帶領讀者重新檢視上述既熟悉又陌生的字眼,原來,耶穌要門徒期待的,並不是死後上天堂,而是在新天新地的身體復活;「死後生命」並非新約作者所...
本書屬於「與斯托得一起讀聖經」系列,在登山寶訓中,可以看見耶穌對於當時代的宗教文化毫不留情的真心話,指出在眾人習以為常的生活常規中,內含著的偽善和冷血。但同時,也可以看見,耶穌所指向的神的國度和國度子民的生活樣貌,內含著神對世人的憐憫與豐厚的賜予。登山寶訓不是「基督徒身分資格考」的測驗清單,而是一張...
『李常受文集』全套共138册 『李常受文集』收录主仆李常受弟兄于1932年至1997年在各地尽职所释放的信息与各种交通记录,加上主仆历年编写的诗歌、个人圣经中的笔记、以及与主工作有关的信函,(不含圣经各卷『生命读经』、『新约总论』、『真理课程』与『生命课程』)按年代编列,豫计共138册,中文版总页...
『李常受文集』全套共138册 『李常受文集』收录主仆李常受弟兄于1932年至1997年在各地尽职所释放的信息与各种交通记录,加上主仆历年编写的诗歌、个人圣经中的笔记、以及与主工作有关的信函,(不含圣经各卷『生命读经』、『新约总论』、『真理课程』与『生命课程』)按年代编列,豫计共138册,中文版总页...
『李常受文集』全套共138册 『李常受文集』收录主仆李常受弟兄于1932年至1997年在各地尽职所释放的信息与各种交通记录,加上主仆历年编写的诗歌、个人圣经中的笔记、以及与主工作有关的信函,(不含圣经各卷『生命读经』、『新约总论』、『真理课程』与『生命课程』)按年代编列,豫计共138册,中文版总页...
『李常受文集』全套共138册 『李常受文集』收录主仆李常受弟兄于1932年至1997年在各地尽职所释放的信息与各种交通记录,加上主仆历年编写的诗歌、个人圣经中的笔记、以及与主工作有关的信函,(不含圣经各卷『生命读经』、『新约总论』、『真理课程』与『生命课程』)按年代编列,豫计共138册,中文版总页...
「我童年時代的許多線索──種族敵視、政治分裂、文化戰爭──現今仍舊以另一種形式反覆出現。回顧過去,使我能夠望向前方。」 「我們固然無法改變過去,但或許可以阻止過去成為現在的暴君。過去形塑了我們現在的樣子,但不必然決定我們將來的樣貌。這對我是真實的經歷,也可以成為各位的真實經歷。」 ──楊腓力
『李常受文集』全套共138册 『李常受文集』收录主仆李常受弟兄于1932年至1997年在各地尽职所释放的信息与各种交通记录,加上主仆历年编写的诗歌、个人圣经中的笔记、以及与主工作有关的信函,(不含圣经各卷『生命读经』、『新约总论』、『真理课程』与『生命课程』)按年代编列,豫计共138册,中文版总页...
你渴望真實而恆久的自由嗎? 「在基督裡得自由」課程,是為幫助你多結果子、活出生命價值而設計。本手冊結合《勝過黑暗》、《擊開捆鎖》的主要內容,系統化地編寫而成。無論你信主時間長短,都能從中獲益良多。其英文版已建造超過三十五萬人,並在世界各地至少有二十五種語言的譯本。 明白你如今在基督裡的身分地位,...
本書是作者司傑恩繼「門徒造就系列」三部曲後,意外發現失落的一塊拼圖。這段發現源於他自身歷經一段靈性低潮之路。那段日子在外界眼中可謂是他人生的巔峰時期,但他卻迎接一場來自心靈的風暴,承受內心的空缺與喜樂的遺失。而這其實是出於靈魂的吶喊。
★本書榮獲《今日基督教》雜誌選為二十世紀百大好書 ★作者侯活士獲《時代》雜誌譽為「美國最佳神學家」 敘事是教義神學的內涵,是信仰生活的範例,是啟蒙下一代信徒的教材。敘事是兩千年來教會生命力的源頭。聖經中的敘事,不是因循落伍、任憑挪用的文字,乃是寶貴的屬靈資源,主動形塑我們的品格,使我們能夠改變世界。...
在跨文化植堂的過程中,有時候會落入走一步算一步的情況,也有可能只著重一面,諸如傳福音、聖經教導,或牧養等。本書作者針對這樣的弱點,提出全面的以交棒為導向的五階段植堂模式…
如果COVID-19最可怕之處是致人於死的話,那第二可怕之處就是在人與人之間構築無形的隔閡,疫情造成的不但是個公衛危機,更是個人性危機。本書是華人教會對COVID-19疫情做神學反思與牧養關懷的第一本書,綜合了疫情形勢的最新分析,以及學者、牧者的深邃洞見,指出我們可以怎樣扭轉這種人性危機。
在信仰的深層裡作反思,在大光照耀中與神相遇 理性的成長通常比感性迅速,缺乏人生體驗、青澀的神學旅人常有「知道了」等於「體驗了」的錯覺,以致往往一面倒地傾向用理性做神學。 感性成長來自人生的悲歡離合,歲月的淘洗焠煉,而後多少反映在神學家的晚期著作,亦即那些歷經生命考驗成熟的神學旅人。
信仰與文化,孰輕孰重? 當宣教士來到一個對基督信仰陌生的地區宣教時,他們在傳福音、建立教會,與培育信徒的過程中,時常會遇到信仰與當地文化的衝突,例如華人社會的祭祖的問題、印度不同種性通婚的問題、東南亞社會的紅包問題,宣教士對當地不公義的政治作為是否該發聲的問題、兩性關係開放與保守的問題等等。
華語世界風行近三十年長銷書《過猶不及》全新增訂譯本, 新添數位時代與界線, 幫助讀者逃離以愛為名的迷思牢籠,展現自我、健康成長。 界線模糊,就會讓人無法誠實表達、自由決定,勇敢去愛。
聖經故事不歪樓!正意解經,領受聖經故事的豐厚涵義! 《新舊約聖經故事導覽:175個聖經敘事的解經與應用》 《新舊約聖經故事導覽》是聖經故事教學不可或缺的材料。本書為《舊約聖經背景註釋》作者華爾頓最新著作,本次與夫人共同執筆寫作以聖經故事為焦點的註釋書。
『李常受文集』全套共138册 『李常受文集』收录主仆李常受弟兄于1932年至1997年在各地尽职所释放的信息与各种交通记录,加上主仆历年编写的诗歌、个人圣经中的笔记、以及与主工作有关的信函,(不含圣经各卷『生命读经』、『新约总论』、『真理课程』与『生命课程』)按年代编列,豫计共138册,中文版总页...
『李常受文集』全套共138册 『李常受文集』收录主仆李常受弟兄于1932年至1997年在各地尽职所释放的信息与各种交通记录,加上主仆历年编写的诗歌、个人圣经中的笔记、以及与主工作有关的信函,(不含圣经各卷『生命读经』、『新约总论』、『真理课程』与『生命课程』)按年代编列,豫计共138册,中文版总页...
你是在禱告? 還是在喃喃自語? ★全美票房冠軍、話題福音電影《戰爭之屋War Room》編劇力作 ★如果你想強烈體驗禱告蒙應允的喜悅,現在,立刻,為每個生活領域擬定具體的禱告策略。 禱告能做任何事,因為在神「凡事都能」 禱告能延伸到地上任何角落,處理任何人所面臨的任何問題 禱告裡有強大的力量,有...
在苦難的世代信徒如何自處,找到安身立命的信仰資源?近年天災人禍不斷發生,苦難真實地與我們相伴。如果基督宗教的神學是以聖經、傳統、理性、經驗回應當前信徒面對的人生大小課題,作出以福音信仰為原則的反省與整合;本書藉香港神學院的專任講師,從聖經、文化及神學、牧靈及生命見證三方面看苦難的實況,剖析苦難的真相...
從「派工制」到「牧養制」距離有多遠? 從「教會領導」 (Church Leadership) 轉型為「教牧領導」 (Pastoral Leadership) 到底有多難? 本書的出版,將使國內外採用「溫州模式」開拓的教會、教牧及信徒領袖有了一本實用的「教牧手冊」。
第一手堂會訪查報告 全在地教會經驗分享 劃時代青少事工定義 最務實青少門訓SOP 「選擇一位上帝」是青少年在尋找自我身分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有效的門訓要從「認識自己是誰」開始: 知道我們的身分是上帝的孩子、祭司與新婦, 同時也是寄居在世上的上帝見證者與僕人。 這樣才...
基督教教育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不在於定義的困難,也不在於內容的複雜,更多是在於其範圍的廣泛,信仰群體成長的過程漫長,以及每個時代學習模式不斷的演變,基督教教育的方式和管道需要適時的更新調整,保持靈活度的主要祕訣在於熟悉基督教教育本身的基礎,其最終的目的、過程、方法、管道、困難、對象、場景等等。
神國代代人才出,恩河滾滾無止息!人不完全,主恩無窮;任重道遠,有神無懼!作者以家庭信仰傳承為經,自成為父親以來的掙扎、操練與自省為緯,為心靈希望工程提供標竿。全方位家庭信仰傳承,可以縱向、橫向、逆向!
每個服事者都是記憶的治療者。舉凡查經講道、小組聚會、關懷探訪,乃至於教會行政會議,無一不是為了使人想起聖經對耶穌的記憶,並將它與個人的記憶連結在一起,進而使人心意更新而變化。
本書介紹兩千年來主要在西方傳播的基督教信仰與希伯來文化、希臘文化、拉丁文化、歐美多元文化,以及全球各地文化等交融互動中形成的思想演變史,分成上下兩冊。上冊涵蓋初代教會時期與中世紀教會時期,而下冊涵蓋宗教改革時期、啟蒙運動時期與近代教會時期。適合作為基督宗教概論、基督宗教史、西方思想史、西方哲學史等課...
行公義,好憐憫,本書作出最精闢又令人動容的解析! 自人類開始具有公民社會的雛形,關於「什麼是正義(公義)」、「正義的源頭從哪裡來」,就成了無數哲士辯論不休的話題。惟一能確認的是,若沒有正義之袍加身,英雄行徑頓形失色;沒有公理正義為前提,升斗小民的義憤填膺只是渲洩怒氣毫無意義。 長久以來,教會不太...
作者謝木水博士兼具哲學與神學素養,在廣大的生活世界中,精選了四個與你我息息相關的領域──從個人、教會、社會,再深化到教育——由內而外進行信念健檢。信念和信仰是一個循環的生態,基督信仰能幫助我們檢視、鬆動、重塑既有的信念,有意識地、有目標地,迎向信仰的大未來。
本書著重多元文化中的門徒養成,幫助門訓者學習去發掘多元文化中可與聖經連結的語境和方法,更進一步啟發他們能在文化處境中忠於聖經地教導門徒,從轉化門徒的生命。
作者整理過去在跨文化領域的研究,搜羅各地實例,深入分析討論,隨頁有豐富的側欄補充,並於每章尾聲設計門徒活動,將您所學的知識刻劃入骨;附錄亦有為教師預備的教學活動。本書如同作者將一根傳福音的釣竿送到讀者手中,讓他無論何往,都能在各文化中自然地引入聖經真理,使萬民作主的門徒。
名人推薦
新加坡神學院教務部長——盧家正
中華福音神學院學務長——許南盛
作者簡介
杰沐恩 博士
常年投注在跨文化宣教領域,其教導過的課程包含跨文化研究、跨文化實用課程、布道、植堂、門徒訓練、社區發展等。
1992到2001年,他舉家抵非洲迦納,參與教會拓殖,主責挖井計畫,並在當地聖經學院教導教會拓殖。
2005年,獲Asbury Theological Seminary的跨文化研究博士學位,同年,在Sioux Falls Seminary任跨文化研究教授及Wesley House of Study的主任。往後至今出版了大量學術文章及書籍,其中包括《非洲諺語揭示文化中的基督教》(African Proverbs Reveal Christianity in Culture,中文暫譯)。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