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學無食(增訂版)
0 篇書評

不學無食(增訂版)

4 人評分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4.9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9620445224
  • 字數: 76,265
電子書售價:NT$ 296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購買領書額度

在二十一世紀的資訊社會,不同地域的文化邊界互相影響、互相重疊,令世界以驚人的速度變貌,當中包括我們的飲食傳統。
中華大地幅員遼闊,各具特色的飲食文化,通過不同時代遷來香港的移民帶來這個小城市;加上國際化進程引入大量外國元素融會其中,香港的飲食文化,其實是世界飲食史的大集結。
我們往往吃得理所當然、漫不經心,從沒有思索過它們的根源;那些菜式到底經過甚麼樣的曲折,才變成今日的樣子?那種進食的習慣,到底出自哪個地方、甚麼傳統?
吃飯除了用嘴巴,也應該用心;只用嘴巴吃雖然也能嚐到美味,但用心吃,卻能多嚐到趣味。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315

    本書通關密語:很好看•很餓•不要晚上看 好(ㄏㄠˋ)吃的胃口,好(ㄏㄠˇ)吃的心法,一次蒐羅 做菜這件事,可以信手拈來,可以當成學問,可以兢兢業業,可以華麗鋪排。自封饞人的馬世芳,從疫情期間煮一碗麵開始,疊著過往豐厚的美食的經驗與記憶,揉成他的廚房道理。廚房裡,他像個好奇孩子,興致勃勃尋找著好吃、...

  • 電子書: NT$ 284

    ★「台北文學獎」散文首獎得主洪愛珠首部著作。 ★備受矚目、眾人垂涎敲碗的飲食書寫新聲音。 ★舒國治、馬世芳、蔡珠兒、古碧玲、詹宏志、韓良憶、簡媜重量級推薦。

  • 電子書: NT$ 336

    本書源自香港文學館歷時三年的「我街道,我知道,我書寫」計劃,收錄五十四位香港作家書寫香港街道的文章,內容依地區劃分為港島、九龍、新界三章,文類涵蓋小說、散文、詩,不僅寫街道故事,更寫香港的歷史、集體記憶與常民生活,建構出一個風貌繁複的香港,讓讀者得以深入認識這座城市的表象與內裡。

  • 電子書: NT$ 196

    2013年年度開卷好書《我的箱子》作者一青妙 感動臺日讀者的第二部自傳性作品! ※電子書讀者改版服務!即日起購書及已購書讀者加贈2023年新版書封(內附新版序)書檔,請至附件檔案下載。

  • 出版日期:2005-09-23
    特價 電子書: NT$ 137

    全書共五十二篇,從鮮啖、煮炒、蒸熬、燜烤、挑嘴、外食等方面詳述各味美食、各色食材的身家故事、料理方式與作者自己的私房心得;而蔡珠兒不僅以音樂佐伴、以氣氛增味、以文字追索美味,她更不忘料理文字,料理生活心之所繫,在她的字裡行間,文學故事裡的主角化身為一道道的美饌佳餚。

  • 電子書: NT$ 616

    飲食文學教父成就臺灣小吃聖經,創立無法超越的飲食書寫標竿 二十年歲月淘選,成就三十萬字給臺灣特色美食的情書…… 《味道福爾摩莎》完整收錄華文世界飲食書寫第一人──焦桐,二十餘年來的研究心血,將臺灣各地飲食文化的精華,收藏於此重量級文學經典,獻給天下每一副挑嘴的脾胃、每一顆渴求知識與文學餵養的...

  • 電子書: NT$ 300

    ☆ 食好料,看所在,寫出心頭的愛 ☆ ☆ 濃烈又隨意的台派真情,含藏風土與語言魅力的飲食書寫 ☆ ☆ 金漫大獎得主阮光民友情跨刀繪圖 ☆

  • 電子書: NT$ 293

    *本書恕不參與2023線上國際書展3本75折優惠 12年前,她在廚房料理台找到人類學的廣袤田野, 從此甘心樂意「土著化」,做廚房裡快樂踏實的人類學家。 這本書,不只記錄了她的學廚初心和餐飲見聞, 更以知識與實務結合的新型態寫作, 開啟一代華人飲食書寫的新風潮。 53篇學廚筆記...

  • 電子書: NT$ 266

    麻油雞、焢肉飯、燒肉粽,小米酒、竹筒飯、清粥小菜-這些美好的庶民日常吃食,其背後往往有著動人的故事,耐人尋味。美食家焦桐以數十種食物或食材的名稱作為關鍵字,嘗試一窺臺灣雜揉四海、包羅並蓄的文化面貌。從路邊攤到餐館,從九層塔到小米酒,臺灣人有著來自四面八方不同文化與在地土壤雜交而成的混血肚皮,世界上其...

  • 電子書: NT$ 378

    曾被笑廚藝不精的她,到「黑帶廚藝學校」學藝,去名流餐廳打工、擔任J.J. 亞伯拉罕私廚,成為史蒂芬・史匹柏作品的食物造型師⋯⋯光鮮亮麗的背後,更多是小人物離鄉背井奮鬥的苦與樂。   在最華麗跟最心酸的界線,一道道美味的五星級料理,是一般人吃不起的珍饈,往往在喊卡之後,轉身卻成為富人不需要的廚餘。...

  • 電子書: NT$ 332

    一只青花小吃碗,勾勒出台灣各地閃爍的歷史星圖 ★小吃是一種文化展示,小吃碗亦是一種文化展示 ★八家經典小吃+碗盤商,揭開台灣小吃食碗身世之謎 ★從大眾走到專業市場,細繪台灣陶瓷發展史

  • 電子書: NT$ 294

    靈活生動的飲食滋味,濃淡有致的器物儀式。 若要問起箇中真諦?讓自己開心是最重要的! ★也許髒髒亂亂的,但果然還是傳統市場的醍醐味最對味! ★剛起鍋熱呼呼的菜餚,此時正是偷吃好時機。 ★大驚奇!如何將食材裡的恐怖份子妝點成人見人愛的偶像團體? ★一年四季摸摸茶,冬起火爐夏佐蟬聲。

  • 電子書: NT$ 169

    人生的滋味,尋常味道的不尋常 平凡人有其平凡樂趣,自有其甘酵的真味 這一份記憶,永遠在舌尖上…… 念人情,談滋味,千錘百鍊人間真味 散文名家徐國能飲食與記憶的經典散文之作 出版10週年經典珍藏版 各高中職推薦書單、必讀書單 收入〈毒〉、〈食髓〉、〈第九味〉、〈刀工〉、〈興亡錄〉等名作

  • 電子書: NT$ 500

    | 認真咀嚼,自然會嚐出食物以外的一整個宇宙。 | 吃這回事,多少人認真把它看作正經事?  

  • 電子書: NT$ 293

    府城一味,就是料理背後的人情味。 生活在臺南,無論一日或十天、一年或十載, 只要能發現這一味,就可品嘗這座城市的美味精髓。

  • 電子書: NT$ 245

    《只想一個人,不行嗎?》時而抒情時而犀利,捍衛想要一個人的權利, 《如果那是一種鄉愁叫台南》娓娓道來家鄉故事,既是感性又是懷舊, 獨立評論@天下專欄作家米果的食療札記好評出版!   在自律的日常生活中,自行料理三餐是種幸福也是對自己負責, 這其中還包含了對生活的堅持、對記憶的依戀與享受下廚的自在樂趣...

  • 電子書: NT$ 196

    【暢銷數十年,全新改版】   歷史學者、美食評論家逯耀東先生作序推薦   本書內容包羅萬象,除談吃以外從尚方寶劍談到王命旗牌,談名片、談風箏、談黃曆、談人蔘、談滿漢全席……文中作者並對數度造訪的泰京「曼谷」不管是食、衣、住、行各方面均有詳細的描述。

  • 電子書: NT$ 224

    四季的日本,有四季的料理; 人情味的小鎮,有人情味的菜單; 一家人吃飯,充滿一家人的記憶; 她透過自己做菜,迷上食譜, 關東關西料理細細研究,日式法式中式菜色時時變換, 於是,新井一二三敞開大門,說,歡迎來到我的東京食堂……

  • 詳細資訊


    在二十一世紀的資訊社會,不同地域的文化邊界互相影響、互相重疊,令世界以驚人的速度變貌,當中包括我們的飲食傳統。

    中華大地幅員遼闊,各具特色的飲食文化,通過不同時代遷來香港的移民帶來這個小城市;加上國際化進程引入大量外國元素融會其中,香港的飲食文化,其實是世界飲食史的大集結。

    我們往往吃得理所當然、漫不經心,從沒有思索過它們的根源;那些菜式到底經過甚麼樣的曲折,才變成今日的樣子?那種進食的習慣,到底出自哪個地方、甚麼傳統?

    吃飯除了用嘴巴,也應該用心;只用嘴巴吃雖然也能嚐到美味,但用心吃,卻能多嚐到趣味。
     

    作者簡介

    于逸堯

    香港人,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科學學士,主修地理,卻以音樂為終生職志。一九九六年創作《再見二丁目》得以入行,一九九九年與黃耀明等人創立「人山人海」獨立音樂廠牌,運作至今。二〇〇六年開始寫作有關飲食文化的文章,著有《文以載食》、《食以載道》、《食咗當去咗》、《半島》、《暢遊異國 放心吃喝》、《天地一餛飩》及《不學無食》。現為《MilkX》及《am730》等報章雜誌撰寫專欄文章。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31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