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沐春風:余英時教授的為學與處世──余英時教授九秩壽慶文集
0 篇書評

如沐春風:余英時教授的為學與處世──余英時教授九秩壽慶文集

2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19/01/31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41.5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9570852639
  • 字數: 198,745
紙本書定價:NT$ 580
電子書定價:NT$ 580
電子書售價:NT$ 377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出版社不提供本書朗讀功能

購買領書額度

余英時先生是一位休休有容、含弘光大的學者,並以身教感化所有門生。其學問、天資、創造力、努力與成就,更是一代典範。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特價 電子書: NT$ 277

    採訪三十位幕僚、政務官、社會運動者等政策相關人士 從九大議題看八年來臺灣的改變 從執行者、幕僚的訪談中得知重要政策溝通與執行的關鍵時刻 「EPUB電子書版本皆有附贈惠菁親聲朗讀前言音檔」 八年來,世界經歷了動盪與巨變 臺灣也經歷著體質的改變與成長 我們是否在這個時代,寫下了屬於自己的...

  • 電子書: NT$ 336

    # 「跩哥.馬份」演員湯姆.費爾頓親筆回憶錄! # 暢銷改版新增章節,全球獨步搶先看! # 直擊哈利波特拍攝現場 # 艾瑪.華森專文推薦 # 紐約時報暢銷榜冠軍 # 2022邦諾書店最佳回憶錄 # 版權熱銷全球 # 獨家收錄16頁湯姆.費爾頓從未在媒體曝光公開的照片

  • 電子書: NT$ 294

    他們曾攜手登上權力與財富頂峰,直到其中一人「被消失」…… ◤這是一本絕無僅有又極具時代意義的回憶錄, 講述一對中國企業家夫婦如何藉由結交權貴,將資產累積至數十億美元,又為何妻子會突然失蹤,並揭露中國紅色權貴家族與中國富豪共同攫取鉅額財富的內幕真相。◢

  • 電子書: NT$ 263

    在一個缺乏理想和理念的年代,《余英時回憶錄》的問世,不啻暮鼓晨鐘,發人省思。

  • 電子書: NT$ 266

    《斷背山》、《分手去旅行》、《該隱與亞伯》…… 資深文學翻譯名家宋瑛堂首部著作 無私分享30餘年譯書生涯的苦樂與領悟 帶你一窺書籍翻譯的門道,以及那些不為讀者所知的眉角與糾結

  • 電子書: NT$ 315

    【台日同步出版,坂本龍一最後親校作品】 創作,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世界級的音樂家.人生的精彩終章 從《音樂使人自由》到《我還能再看到幾次滿月?》,以文字為樂器書寫留給後世的決定性自傳。

  • 出版日期:2023-07-28
    電子書: NT$ 336

    一個不會任何樂器,也不懂得使用錄音控台的人, 卻能贏得八座葛萊美獎,被歐美音樂界的巨星視為「傳奇」。 我不懂音樂,但我很了解自己要的是什麼。 ────《創造力的修行:打開一切可能》作者 里克・魯賓  

  • 電子書: NT$ 441

    她的人生比她的所有小說都更離奇 傳記文學天后露西.沃斯利隆重鉅作 首次從女性角度解密克莉絲蒂的傳奇人生! 她如何成為史上最暢銷的作家,她「失蹤的11天」之謎, 以及她如何打破了那個時代對女性的種種規範—— ★英國@CrimeFest H.R.F. Keating Award決選入圍 ★《衛報》...

  • 電子書: NT$ 385

    歷史,在他們開口前轉了彎!   如果諾曼第登陸失敗?昭和天皇退位?希拉蕊擊敗川普?   15篇無緣問世的講稿,15個幾乎改寫歷史的關鍵時刻   15次踏入平行時空的機會,一趟顛覆常識的旅程

  • 電子書: NT$ 420

    ★原中國國家清史辦主任,文史大家、專欄作家卜鍵,數十年研究心血之作。 ★這是一本寫了三十年、數易其稿才完成的帝王傳記。以細緻的筆墨,還原一個最真實的嘉靖皇帝。 ★集多種性格於一身,各種矛盾的處事,又糾結又敏銳,又冷酷又欣賞正義之士…… ★海瑞在奏章上罵他:「天下不直陛下久矣!」,成了流傳千古的...

  • 電子書: NT$ 315

    揭露慈禧太后一生的謎團 重新看待改變近代中國的關鍵五十年 是誰,廢除了折磨中國婦女千年的「三寸金蓮」、鼓勵女子接受教育? 是誰,創建現代化海關、發展國際貿易、建造鐵路,帶領中國邁入工業化的開端? 是誰,引進西方教育、建立外交官制度、實行新聞自由、推動君主立憲,揭開中國現代化序幕? 為什麼西方人曾將...

  • 電子書: NT$ 385

    國家內憂外患的解套之書。 「不關心政治,就等著被糟糕的人統治。」―柏拉圖 當代最具權威性作家, 套用個人創傷的心理療程, 拆解七國如何挺過三大類危局, 借鏡歷史,在動盪中找到曙光。

  • 電子書: NT$ 665

    他見證了香港的興衰,秉持良心和原則,以一生心力,盡了一個讀書人應予的義務。 七十年來,香港只有一個李怡。

  • 電子書: NT$ 378

      出身蘇聯KGB,投奔英國MI6,還險遭美國CIA出賣!   冷戰時期最偉大的雙面間諜──歐列格.戈傑夫斯基   他是間諜,也是叛國者,更是英雄!一翻開就停不下來的間諜傳記   他改變了歷史走向!避免第三次世界大戰、促進英蘇和談   冷戰時期的英美蘇三方對峙,同樣可以做為今日世界局勢的參照

  • 電子書: NT$ 385

    PayPal、Tesla、Space X創辦人馬斯克: 「富蘭克林是我最崇拜的人之一,他太了不起了。」 他的一生,讓世界活成了現在的樣貌。 《賈伯斯傳》作者華特.艾薩克森另一經典巨作 美國之父班傑明.富蘭克林──迄今最完整、最權威傳記

  • 電子書: NT$ 650

    **張輝誠(學思達創辦人、作家):《蘇傳》完全不同於文學家馳騁其文采所寫的東坡傳記,更不像學者餖飣獺祭堆砌資料出來的傳記──這樣的情感表現,卻又扎扎實實建立在一冰先生堅實的考證功力與文字駕馭能力。 ** **全新增修校訂,特別收錄──張輝誠(學思達創辦人、作家)專文〈尋找李一冰〉,追索謎樣作者,出...

  • 電子書: NT$ 358

    我是一棵樹。根在大陸。幹在台灣。枝葉在愛荷華。 聶華苓把心,放在了三個地方, 中國大陸的靈魂,台灣的風華,美國的情緣。 歷經歲月崢嶸與離合悲歡, 關於那逝去的,聶華苓有深情的回憶; 對著愛荷華河上的落日,有著說不盡的惆悵…… 她的經歷,是一個世紀的縮影,用自己的生...

  • 出版日期:2018-03-31
    電子書: NT$ 315

    「我看風光人物,絕不僅瞥浮面的幸運,尤其仰慕他們深層的孤懷幽抱。」--張鳳

  • 電子書: NT$ 247

    公視年度時代生活劇《茶金》的靈感原型! 一本充滿恩怨情仇的茶商家族回憶錄, 一部記錄真人實事的臺灣地方發展史!

  • 電子書: NT$ 910

    ▍「無疑是最好的一本邱吉爾傳記」──《華爾街日報》 ▍利用數十種全新公開材料:英國國王的戰時日記,與各種未曾出版的日記、書信、回憶錄。   終於,我擁有對大局發布命令的權力。我感覺彷彿自己與命運同行,甚至過去所有的人生都只為這一刻,為這場試煉準備……   《邱吉爾:與命運同行》是當代最傑出的邱吉...

  • 電子書: NT$ 840

    2006年普立茲獎傳記類得獎作品‧美國國家書評獎最佳傳記

  • 電子書: NT$ 1260

    2022修訂版 歷經十三年探詢與追索,成就最完整的趙紫陽全傳 中國近代最開明前進的改革家, 他的名字是中共至今仍不敢面對的禁忌! 本書以趙紫陽的生平為經緯,透過他的政治際遇貫通中國共產黨發展歷史,並揭露了中共亟欲迴避的內部鬥爭真實面貌。對於期盼深入認識趙紫陽、了解中共歷史事實和中國大陸社會變...

  • 電子書: NT$ 315

    《鴻》《毛澤東》《慈禧》暢銷傳記作家/張戎 暌違六年最新重磅巨作 現代中國從慈禧到今天, 宋氏三姊妹與她們的丈夫,正是完整串連中國百年史的關鍵人物! 跨越三個世紀 走過三大陸 多場革命 三位家喻戶曉的女子 三段鮮為人知的傳奇人生 親訪宋、孔、蔣、孫家親屬與專家學者見證人 參閱臺港英美俄五地共14...

  • 電子書: NT$ 420

    【熱銷40萬冊歷史經典重現】 揭露毛澤東的性、政治、死亡和權謀內幕

  • 電子書: NT$ 524

    最狂熾又摯情的人生絮語 深受無數影迷喜愛的「石內卜教授」,唯一親筆出版的私人日記集結 這個時代獨一無二、無可取代的藝術表演者—— 本書猶如一張難得的邀請函 帶你進入他表演的後臺

  • 詳細資訊

    余英時先生是一位休休有容、含弘光大的學者,並以身教感化所有門生。其學問、天資、創造力、努力與成就,更是一代典範。

    王汎森、田浩、丘慧芬、何俊、河田悌一、林富士、周質平、陳玨、陳弱水、彭國翔、葛兆光、鄭培凱、冀小斌、謝政諭、羅志田、陶德民,十六位門生共襄盛舉,有懷舊憶往,有紀實文章,有思想整理,有學術論文,並附帶兩篇余英時的演講稿,共同呈獻《如沐春風:余英時教授的為學與處世──余英時教授九秩壽慶文集》

    余英時先生師從國學大師錢穆和當代漢學泰斗楊聯陞。1974年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在中文與西方的漢學界以及史學領域,早已是研究傳統中國思想史的代表權威。其六十多年的學術思想論述,涵蓋了對傳統與現代中國文化各個主要面向的考索,也構成了一個具有整合性的通貫系統。
    余英時先生於中國文化傳統的天人範圍用功之餘,數十年來始終堅持著將自己學術思想上的信念落實為日常生活中的具體行動。所以誠如本書作者之一丘慧芬教授所言:「余先生令人敬重感佩的就不僅僅是一般意義上的學術研究貢獻,而是因為他的論說與行動,已經和中國傳統文化價值在現代的存續發展,形成了一個獨特且密不可分的關係。」
    為慶祝余英時先生的九秩華誕,其門生故舊各自書寫與余先生互動的種種,文章的內容以余先生的教學與治學為主,間及處世、做人的態度。相信讀者可以透過本書的各篇文章,對余先生的為學與處世有更真切的瞭解。同時藉著這本書的出版,對余先生在學術與思想上的成就,以及做人與行事上的風格,表示最深的敬意。



    作者/主編簡介

    作者:王汎森
    臺灣大學歷史系、歷史研究所畢業,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博士。2004年當選中研院院士,2005年獲選英國皇家歷史學會會士。現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員。著有《章太炎的思想》、《古史辨運動的興起》、Fu Ssu-nien: A Life in Chinese History and Politics(《傅斯年:中國近代歷史與政治中的個體生命》)、《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晚明清初思想十論》、《權力的毛細管作用:清代的思想、學術與心態》、《執拗的低音:一些歷史思考方式的反思》等書。

    作者:田浩(Hoyt Tillman)
    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國際語言文化學院教授、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

    作者:丘慧芬
    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亞洲學系副教授。

    作者:何俊
    上海復旦大學哲學學院特聘教授。

    作者:河田悌一
    日本關西大學前校長,大學資產共同運用機構理事長。

    作者:林富士
    1960年出生於臺灣雲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歷史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員,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召集人。主要研究領域為宗教史、疾病史與文化史。著有《漢代的巫者》(臺北:稻鄉出版社,1988初版,1999新版)、《紅色印象》(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0)、《孤魂與鬼雄的世界──北臺灣的厲鬼信仰》(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5)、《小歷史──歷史的邊陲》(臺北:三民書局,2000)、《疾病終結者──中國早期的道教醫學》(臺北:三民書局,2001)、《中國中古時期的宗教與醫療》(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8)等書。

    作者:周質平
    周質平,1947年出生於上海市。1970年台北東吳大學中文系畢業,1974年獲東海大學碩士學位,1982年獲美國印地安那大學博士學位。現任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系教授。著有Yuan Hung-tao and Kung-an School(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 《公安派的文學批評及其發展》、《胡適與魯迅》、《胡適叢論》、《儒林新誌》;編有《胡適早年文存》及《胡適英文文存》等書。

    作者:陳玨
    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作者:陳弱水
    1956年生於臺灣屏東。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耶魯大學歷史學博士。曾任教於美國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日本東京大學,並長期任職於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現為臺大歷史系特聘教授、臺大講座教授。行政服務方面,曾任中研院史語所副所長、臺大共同教育中心副主任、臺大文學院院長。專長為中國中古史、中國思想史、比較思想史。著有《唐代文士與中國思想的轉型》等學術專書四種及論文數十篇。

    作者:彭國翔
    彭國翔,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兼任國際中西比較哲學學會(ISCWP)副會長、European Journal for Philosophy of Religion、Comparative and Continental Philosophy、Studies in Chinese Religions、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編委等。曾任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教授,並擔任世界多所大學與研究機構的客座教授、訪問學者,包括:美國哈佛大學、夏威夷大學;德國波鴻魯爾大學、法蘭克福大學、馬普研究院宗教與民族多樣性研究所;新加坡國立大學;香港中文大學;臺灣大學等。曾獲德國洪堡基金會與教育部頒授的“Friedrich Wilhelm Bessel Research Award”等。主要研究領域包括宋明理學、現代新儒學、中國哲學、思想史以及中西哲學和宗教的比較。
    著有《良知學的展開:王龍溪與中晚明的陽明學》(學生書局,2003;北京三聯書店,2005)、《儒家傳統:宗教與人文主義之間》(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儒家傳統與中國哲學:新世紀的回顧與前瞻》(河北人民出版社,2009)、《儒家傳統的詮釋與思辨:從先秦儒學、宋明理學到現代新儒學》(武漢大學出版社,2012)、《近世儒學史的辨正與鉤沉》(允晨文化出版公司,2013;北京中華書局,2015)、《重建斯文:儒學與當今世界》(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及中英文論文近百篇。

    作者:葛兆光
    北京大學研究生畢業,曾任北京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現任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及歷史系特聘資深教授。主要研究領域是東亞與中國的宗教、思想和文化史。主要著作有《中國思想史》(兩卷本)、《增訂本中國禪思想史:從六世紀到十世紀》、《宅茲中國:重建有關「中國」的歷史論述》(聯經:2011)、《何為「中國」:疆域、民族、文化與歷史》、《想像異域:讀李朝朝鮮漢文燕行文獻札記》等。

    作者:鄭培凱
    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諮詢委員會主席,集古學社社長。

    作者:冀小斌
    獨立學者,時在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兼課。

    作者:謝政諭
    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曾任東吳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

    作者:羅志田
    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四川大學文科傑出教授,曾任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作者:陶德民
    日本關西大學教授。

    主編:林載爵
    林載爵(1951年6月16日-),出生於台灣台東縣太麻里鄉。台灣著名出版人,現任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發行人兼總編輯。在擔任台北書展基金會董事長期間因在台推廣法國文學並促進台法之間的文化交流,於2011年2月9日受法國政府頒贈法國藝術及文學勳章的騎士勳位,為台灣出版界獲此殊榮之第一人。

    〈從台東到東海〉
    林載爵祖籍福建漳州彰浦,祖先於1835年來台,在宜蘭縣五結鄉利澤簡落地生根;之後他的祖父帶著他的父親來到台東縣太麻里鄉三和村經營漁場,而他就在這個環境出生長大,並就讀附近的華源國小。十三歲唸完台東中學一年級後,他們全家搬到了台南市居住,長榮國中畢業後他順利考取台南一中,唸的是當時整個年級只有兩班的社會組。他旋即加入《南一中青年》社開啟編輯的人生,並且以「土戈車」的筆名發表了許多文章。在這裡他結識了一群關心國事、思想前進的青年,於1968年3月28日他與同學林瑞明、蘇元良、鄭梓等人成立了愛國社團「丹心社」。1969年林載爵考取東海大學歷史系,並成為校園刊物《大度風》與《東風》的主編。他也是在這裡認識他未來的人生伴侶文庭澍女士。1972年也就是他大三那年的三月,他意外發現了台灣文壇的左派前輩楊逵在學校對面的東海花園隱居耕讀。之後他便時常與友人前去找楊逵老先生訪談,不久後更以這些訪談為基礎陸續發表了〈訪問楊逵先生-東海花園的主人〉與〈台灣文學的兩種精神-楊逵與鍾理和之比較〉兩篇文章,展開他評論台灣鄉土文學的寫作生涯。在唸東海大學歷史系碩士班時,關心中國近代思想史的他選擇以譚嗣同作為其研究主題。1975年他以《譚嗣同評傳》作為其碩士畢業論文,1978年被收錄於王壽南教授編的《中國歷代思想家》系列中。除了台灣文學以及中國近代思想史之外,林載爵亦熱心投入東海大學校史的編纂。為慶祝東海大學建校25週年,他於1981年完成了《東海大學校史(民國四十四年至六十九年)》的撰寫。1995年創校40週年,他又擔任了《東海風:東海大學的歷史》的執行主編。

    〈聯經出版公司〉
    林載爵在軍旅生涯期間即開始投稿甫創刊的左翼雜誌《夏潮》,1977年退伍後被當時《夏潮》的總編輯蘇慶黎女士吸收擔任編輯,以歷史的角度剖析台灣文學[6]。1978年十月開始,他在連續四期的《夏潮》中開闢了「台灣史料選讀」專欄,主筆介紹並以政治經濟學的角度重新解讀日治時代的「台灣文化協會」、「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新台灣聯盟」和「社會問題研究會」。同年年底他離開《夏潮》加入了聯合報創辦人王惕吾先生創立的聯經出版公司,並在不久後於東海大學歷史系任教,開始台中台北兩地奔波的工作生涯。1981年時,王惕吾希望能編一套供一般讀者閱讀的中國文化史書籍,於是從美國請來劉岱教授擔任主編,並找到當時海內外文史社會科學領域一時之選的學者,以文化的根源與拓展、歷代的學術、典章制度、社會結構、經濟發展、思想、文學、科技、藝術及宗教禮俗等十個層面為論述範疇,從1981年到1983年底,完成了一套13冊的《中國文化新論》。其中林載爵除了撰寫〈天道變易,世運終始-歷史思想中的發展觀念〉、〈人的自覺-人文思想的興起〉兩篇文章外,所有學者的聯繫協調工作,都由他一人包辦,而《中國文化新論》也在1983年獲得金鼎獎的肯定。之後王惕吾決定栽培這位年輕人,提供他三年的獎學金出國深造。林載爵於是在1984年申請上英國劍橋大學歷史系博士班,主攻維多利亞時代的自由主義思想。在獎學金的第三年時他決定去美國哈佛大學當訪問學人。1987年回國後,林載爵繼續在東海大學歷史系教書,同時也開始擔任聯經出版公司的總編輯。2000年之後聯經越來越需要林載爵全心的投入,於是2001年,為報王惕吾先生栽培之恩,他毅然決定放棄再過六年即可獲得的東海大學退休金,辭去教職成為全職的專業出版人。2004年5月4日他從劉國瑞先生手中接下聯經出版公司發行人的位置,並繼續擔任總編輯的工作。

    〈與黃仁宇之友誼〉
    林載爵於1988年與著名的中國史學專家黃仁宇結識,1993年第二次碰面時他們已成為好友。1996年他到台灣的時候,林載爵邀請他到東海大學去作一系列的演講。那是他第一次到台灣的大學作有系統性的演講,總題是〈中國近代史的出路〉。藉由這份聯繫,聯經出版公司也在台灣經銷其名著《萬曆十五年》,並發行他包括《中國大歷史》和《十六世紀明代中國之財政與稅收》在內的許多作品。其中最富意義的莫過於黃仁宇於1998年八月親口託付林載爵要在自己過世後出版的英文回憶錄。2000年1月8日黃先生去世,其夫人Gayle Huang女士隨即寄出書稿給林載爵,交給聯經翻譯出版。隔年2001年聯經便發行了這長達40萬字的鉅作:《黃河青山:黃仁宇回憶錄》。然Gayle Huang女士不幸於2000年11月20日往生,未能見到他先生回憶錄的問世。

    〈出版諾貝爾文學獎作品〉
    在林載爵擔任聯經出版公司總編輯期間,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事情莫過於在高行健與馬里奧·巴爾加斯·略薩兩位文學家分別於2000年與2010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前,聯經即已出版翻譯了他們的作品。其中高行健的《靈山》從1990年出版到2000年之前,總共還賣不出四千本,但在2000年十月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截至2001年二月初台北國際書展結束後,共賣出多達十二萬本,而聯經所出版高行健的其他系列的作品也跟著受到青睞,包括《一個人的聖經》大賣七萬本,劇作《八月雪》也熱賣了一萬五千本。由於這樣銷售上的轉變,林載爵便曾自嘲說過「出版業像是賭博業」。

    〈著作〉
    ‧1978 《譚嗣同》,王壽南編,《中國歷代思想家》,第四十八冊,台北:商務。
    ‧1978 《中國近百年經濟史,1890-1949》,Albert Feuerwerker著,台北:華世(翻譯)。
    ‧1981 《東海大學校史(民國四十四年至六十九年)》,台中:東海大學。
    ‧1981-83 《中國文化新論》系列,台北:聯經(執行主編)。
    ‧1991 《台灣發展圖錄,1951-1990》,台北:聯經(執行主編)。
    ‧1995 《東海風:東海大學的歷史》,台中:東海大學(執行主編)。
    ‧1996 《台灣文學的兩種精神》,台南:台南市立文化中心。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233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