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思之

3 人評分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7.9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0190989842
  • 字數: 292,566
電子書售價:NT$ 436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此書不可於以下區域購買:中國

購買領書額度
有人評價張思之,說他的個人經歷就是中國律師的榮辱史,也是中國法治的興衰史。一場一場的官司在他的生命旅途中發生,又消失。這是他的樂,也是他的苦。《行者思之》是中國知名律師張思之以親身經歷,詳細回憶了當代中國以下最敏感最重要的案件:
林彪江青兩案、王軍濤案:我大哭一場;
鮑彤案:「幸無虧所守」;
魏京生案:「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
高瑜案:我送鮮花兩束;
鄭恩寵案:警車一路陪伴;
李顯斌案:叛逃充「義士」,回歸為「楚囚」;
李清章案:排斥律師,草菅人命;
曹海鑫案:密殺被告,群起辯冤;
郭凱案:槍桿子裏面出法律;
李奎生案:收拾律師,無所不用其極;
張啟生案:權力「至上」,法律淪喪;
李莊案與《告全國律師書》之議
大興安嶺案:「人民律師萬歲!」
「張思之的律師生涯和個人生活,始終伴隨着中國變化莫測的時代風雲,伴隨着劇烈搖擺的政治路線,伴隨着長期惡劣的社會環境。在國共兩座山峰形成的峽谷裏穿行,前有十六歲棄學從戎,進入印緬,參加遠征軍;後有二十二年右派生涯。很多人看重並讚賞他接手的一連串大案,而我更欣賞他為社會底層民眾的奔走呼號。在權力面前,他有傲骨;在弱者面前,他有熱淚。」──章詒和
張思之(1927-),被譽為「律師的良心」。生於河南,先做「逃亡」學生,後加入「遠征軍」,再讀朝陽大學。1949 年後,先接收法院,成為新政權第一批法官,後轉行為第一代律師。其間歷經三反五反、反胡風、肅反等等政治運動,直至「反右」運動中落網,成為「京城律師頭號右派」,「勞動改造」十五個春秋。文革後復出,隨即出任林彪江青「兩案」辯護小組組長。「六.四」後,為鮑彤、魏京生、王軍濤、高瑜等政治犯辯護,屢戰屢敗,屢敗屢戰,卻因此奠定了中國第一大律師的地位。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出版日期:2016-10-01
    電子書: NT$ 364

    达赖喇嘛出走50周年‧2009年纪念版  你只需读一本书,就能全盘了解西藏所有问题 「西藏就像一个失去了行动能力的人体,躺在世界屋脊的雪山之巅,从不同方向飞来的鹰鹫,纷纷按照自己的需要撕扯她,从她身上啄食自己需要的部分──或是抢夺主权,或是争取民意,或是表现意识形态,或是讨好国际社会,还有那...

  • 出版日期:2013-02-25
    電子書: NT$ 273

    《毛澤東時代和後毛澤東時代(1949-2009):另一種歷史書寫》(上下冊)提供了讀者看待當代中國問題時不可多得的思想資源,對於當前「中國崛起論」、「中國模式論」的知識熱潮,以及「毛澤東的幽靈」浮現於「後毛澤東時代」的徵象,提出即時有力的回應與批判。 錢理群以獨立知識分……

  • 電子書: NT$ 294

    本書作者林慕蓮在派駐北京的期間驚訝地發現,不僅一般老百姓對天安門事件默不作聲,即使是在頂尖學府、受過嚴格學術培訓的大學生都對之一無所知。 林慕蓮因此決心寫下《重返天安門:在失憶的人民共和國,追尋六四的歷史真相》。在本書中,作者採訪了多位直接、間接參與天安門事件的人物──他們在廣場上的親眼所見、...

  • 電子書: NT$ 406

    中國百年命運的劇變與滄桑 民國知識分子的希望與悔恨 最會說故事的歷史學家—— 史景遷揚名立萬之作 這是一本關於中國知識分子的故事,一齣波瀾壯闊的史詩悲喜劇,記錄下一八九五到一九八○年間劇烈變動的中國。

  • 電子書: NT$ 266

    原來,中國古代上流社會並不時興吃辣, 吃辣是窮人的事?起源自西南民族缺鹽的替代品 你知道吃辣的習慣,形式上還分南醬北粉嗎? 即南方以辣椒醬為主,輔以乾辣椒;北方則以辣椒粉居多。 飲食人類學X田野調查X文獻考據X系統分析 曹雨博士歷時五年研究, 辣椒在中國的遷徙傳播史與食辣文化演變

  • 電子書: NT$ 245

    「六四是墳墓,埋葬了三十四歲的我!」 一九八九年,劉曉波因參與了「六.四」天安門學生運動被捕,遭羈押年餘後,寫下《悔罪書》而獲釋。但重獲自由並未讓這位溫厚的知識分子心靈平靜,「各種問號折磨著我,儘管在表面上我的生活是平靜的,但內心深處的掙扎一刻也未停止過。而最根本的問題是:我是否有足夠的勇氣和...

  • 出版日期:2016-07-31
    電子書: NT$ 147

    一、根據各種證據顯示,劉文輝乃文化大革命初期的血祭文革第一人,且因反毛案情嚴重,相關檔案至今無法解禁。 二、相較於林昭、遇羅克、張志新等眾所周知的反文革烈士,劉文輝的「先進性」體現在不僅僅反文革,而且明確反毛。這在反文革「基層義士」中,實屬獨步。

  • 電子書: NT$ 266

    原來我們讀的教科書是被誤導的假歷史! 八國聯軍是什麼?餓的話每日熬一鷹? 慈禧跟義和團是合作關係還是彼此利用? 是境外政治勢力介入想遏制中國崛起? 世世代代的中國人要銘記在心、勿忘國恥? 最後結果是中國人輸了還是滿清輸了?  

  • 電子書: NT$ 265

    本書為六四民運領袖王丹的第一本個人完整回憶錄。由王丹親自執筆,藉由回顧他從小到大的日記,爬梳他人生中的每一個轉折。除了批露自身成長與心路歷程外,王丹也試圖以呈現其個人記憶全像來完成其身為「六四」重要成員所應負的歷史責任──還原他個人所知所為的部分歷史面貌。王丹想傳達的就是他這樣一個人,在一個國家中,...

  • 電子書: NT$ 265

    灰姑娘哪裡人?為什麼唐代也有灰姑娘故事? 郭婞淳舉重奪金挺舉一百四十二公斤破世界紀錄,古代舉重更誇張! 不要嘲笑菜市仔名,從文字學來看全都是響噹噹的名號。 韓國世越號船難陰謀重重,臺灣史上最嚴重的船難竟也是被層層遮掩? 誰是大航海時代的東亞海賊王?鄭成功還輪不到,其實另有其人!

  • 出版日期:2005-04-30
    電子書: NT$ 140

    在胡適看來,傳記文學絕不可以小覷,它不僅可以使人看到活的歷史,還「可以幫助人格教育」。《四十自述》一書,就是胡適先生為自己寫下的一部「自傳性前傳」。除了它是出自二十多歲即「暴得大名」的胡適之手,本身就是深為人們關注的理由外。我們還可以從書中見識到這位五四新文化運動主將童年生活的真實片段,特別是感受胡...

  • 電子書: NT$ 208

    ~經濟學家PK政治學家~ 從經濟角度替中國朝代興衰算筆明白帳~ 歷史不只是朝堂之上的打打殺殺,更是朝堂之外的吃喝拉撒! 3000年帝國興衰淬鍊而出的財政教科書!

  • 電子書: NT$ 231

    中國為什麼需要皇帝?是過去式嗎? 我們如何思考皇帝對當代的影響? 皇帝夢為什麼那麼吸引人? 兩千年的帝制,是中國歷史最重要的一部分,或許也影響著我們的未來。

  • 電子書: NT$ 468

    吳靄儀在1995年加入香港立法局任議員至2012年止,她身為律師,在立法會一直堅守法治精神,期間卻挑戰不斷:九七立法機關過渡、港人內地子女爭取居港權、23條立法爭論、高鐵興建、議會文化改變等。當中事件更迭、個人省思,均詳盡記錄書中。誠如香港大學法學院陳文敏教授言,這本書不單是吳靄儀的從政小傳,更重要...

  • 詳細資訊

    有人評價張思之,說他的個人經歷就是中國律師的榮辱史,也是中國法治的興衰史。一場一場的官司在他的生命旅途中發生,又消失。這是他的樂,也是他的苦。《行者思之》是中國知名律師張思之以親身經歷,詳細回憶了當代中國以下最敏感最重要的案件:
    林彪江青兩案、王軍濤案:我大哭一場;
    鮑彤案:「幸無虧所守」;
    魏京生案:「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
    高瑜案:我送鮮花兩束;
    鄭恩寵案:警車一路陪伴;
    李顯斌案:叛逃充「義士」,回歸為「楚囚」;
    李清章案:排斥律師,草菅人命;
    曹海鑫案:密殺被告,群起辯冤;
    郭凱案:槍桿子裏面出法律;
    李奎生案:收拾律師,無所不用其極;
    張啟生案:權力「至上」,法律淪喪;
    李莊案與《告全國律師書》之議
    大興安嶺案:「人民律師萬歲!」
    「張思之的律師生涯和個人生活,始終伴隨着中國變化莫測的時代風雲,伴隨着劇烈搖擺的政治路線,伴隨着長期惡劣的社會環境。在國共兩座山峰形成的峽谷裏穿行,前有十六歲棄學從戎,進入印緬,參加遠征軍;後有二十二年右派生涯。很多人看重並讚賞他接手的一連串大案,而我更欣賞他為社會底層民眾的奔走呼號。在權力面前,他有傲骨;在弱者面前,他有熱淚。」──章詒和
    張思之(1927-),被譽為「律師的良心」。生於河南,先做「逃亡」學生,後加入「遠征軍」,再讀朝陽大學。1949 年後,先接收法院,成為新政權第一批法官,後轉行為第一代律師。其間歷經三反五反、反胡風、肅反等等政治運動,直至「反右」運動中落網,成為「京城律師頭號右派」,「勞動改造」十五個春秋。文革後復出,隨即出任林彪江青「兩案」辯護小組組長。「六.四」後,為鮑彤、魏京生、王軍濤、高瑜等政治犯辯護,屢戰屢敗,屢敗屢戰,卻因此奠定了中國第一大律師的地位。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81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