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引導信徒如何以「宏觀」的神學方法詮釋聖經,使更多信徒認識不能夠單以字面的方法解釋聖經。在21世紀的今天,我們要高舉聖經的權威性,更須要正確地「學釋經」,「學」是指「神學」,也就是以神學起始點詮釋聖經的意思。期望新一代的信徒能夠掌握和應用這種釋經法。
大多數的聖經讀者,最熟悉的經卷莫過於新約的四福音書。四福音書不僅記錄了耶穌的生平事蹟,更闡明祂帶來了盼望和救恩。然而,你心中是否也常有個疑問:既然福音書已經講得差不多,我們還需要讀舊約嗎? 著有《基督教新約倫理學》的知名學者海斯,這次帶來《聖經倒著讀》,將要帶領我們看見新約與舊約之間的影響力!本書...
跨越半世紀的經典鉅作,赫舍爾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認識先知,也遇見悲憫的上帝! ★本書榮獲《今日基督教》雜誌選為二十世紀百大好書 ★當代福音派神學中最常被引用的舊約經典
MD:Missional Discipleship 「使命門徒」:與耶穌建立一生之久的跟隨關係,參與在上帝國度的宣教行動裡。 在「我世代」和「躺平世代」裡, 跟隨耶穌的「使命門徒」,如何熱血不厭世?
文化人類學對宣教有特殊的重要性,因為宣教士必須跨越文化的障礙才能建立關係、傳達福音。若要讓當地人覺得有意義,福音和教會必須要以在文化上能被理解和信任的形式呈現。因此,對當地處境的深度認識與欣賞,能幫助宣教士避免因不夠敏銳所導致的錯誤論斷。
本書是司傑恩(James Bryan Smith)「門徒造就系列」首部曲,帶領我們回到聖經,透過耶穌的眼睛,來分辨到底什麼才是上帝的美麗。同時師承傅士德與魏樂德兩位靈修大師,作者在拓展我們眼界、竭盡所能展現上帝美麗與良善的同時,更針對每一種美麗,撰寫相關的靈命操練,從睡眠的操練到數算恩典,從留白的操...
神學若是只在讀者與書本之間,便將凍結在貧血的嚴寒中; 惟有迎向來自超越象限的挑戰,才能瞧見新知的迸發與踴躍! --- 聖經既作為神向人說的話, 因而神學以及神話語的傳講應是一個事件, 是「神的道的發生」(Wortgeschehen)。 若要讓神學或傳講成為「神的道的發生」事件, 神學所...
信耶穌,可得著永遠的生命? 永刑是懲罰到永遠,還是灰飛煙滅? 既然上帝如此慈愛,祂最終會拯救所有人? 不少人相信,「死亡」是人永不能逾越的鴻溝。不少基督徒也相信,人的永恆歸宿是由他死亡時的狀態決定——義者得永生、不義者滅亡!人死後只有等待終極審判的來臨……
開啟你的新約研究之門,掌握挖掘真理的各樣方法。《新約鑑別學導論》涵蓋了最廣、最新的聖經研究方法,企圖拉近我們與聖經學者的距離,以及華人教會在聖經研究上與世界的距離。
本書前身是《實用解經講道》一書,《實用解經講道》出版後即得到讀者極大迴響,並做為神學院講道學教科書,幫助許多神學生學習講道基本知識,也協助很多牧者增進講道能力。《實用解經講道》的原文書已出到第三版,內容有所增加,尤其在〈學習練習〉一章加上符合現代的資料。因此,為讓讀者能閱讀到最新的內容,而再次翻譯第...
使用手腳,實踐生活 ── 如何將神的話應用在生活中? 作者有感於教會的解經強、應用弱的處境,因此提筆寫作應用神學,並分享應用神學的理念。 從第一冊的形像神學開始,走過智慧神學,生活神學,關係神學,訴求神學,觀念神學,密碼神學等四十二章應用神學的主題。希望藉此拋磚引玉,激起教會對應用之重要性的...
作者有感於教會的解經強、應用弱的處境,因此提筆寫作應用神學,並分享應用神學的理念。從第一冊的形象神學開始,走過智慧神學、生活神學、關係神學、訴求神學、觀念神學與密碼神學等四十二章應用神學的主題。
要在祂裡面尋找你的喜樂, 也唯獨在祂裡面才能找著喜樂。 人生短暫,而教會又在世界面前大幅撤退,並且內部因分門別類而支離破碎、壁壘分明。面對這些事實,我們不禁要問:教會真正的本質是什麼?我們要怎麼做,才能持守信仰,在世界的威脅和混亂的教義中堅定不移? 腓立比書是一卷充滿喜樂的書信,其中所...
跟著賴特的腳步,重讀福音書, 發掘十架與上帝國的關聯, 看清耶穌是如何成為這世界的王、祂如何開啟祂的國, 而祂作王對你我,又有什麼意義。
聽見上帝說話不再只發生在別人身上,今天開始,這要成為你的經歷! 電影《戰爭之屋War Room》女主角/美國基督教暢銷白金獎《火力全開》作者——普莉希蘭.夏爾,帶你踏上與神心意相通的親密旅程!
在新常態下,教會見到信徒流失,舊模式不再有效,都覺得是時候要更新轉化。其實很多教會經歷了這兩年疫情的洗禮,無形中已經由關心教會內部事務和自己的會友,變成關心社區,關注教會外面街坊的需要,由內向型的教會轉化到面向社區,重拾宣教使命,有人稱這現象為「使命轉移」。
無論在神學、組織或群體經驗上,教會都具有強大的動能,幫助公共生活中的眾人建立彼此之間的關係。而這份關係最重要的意義,在於讓世界的多元差異化為一份寶貴的禮物,見證上帝所應許的合一。
最幽默有趣的九型人格靈性導覽 帶你踏上通往真實自我的道路 ✦ 入圍美國獨立出版Foreword INDIES 2016年度好書獎 ✦ 宣教使命聯盟2016年度必讀書目 ✦ 全美銷售破50萬冊
作者曾思瀚老師在本書中進行「心理敘事」鑑別研究,把對觀福音裡面跟「必須」有關的經文都挑選出來仔細剖析,幫助讀者明白敘事者透過角色這樣說話、行事背後的心思意念到底是什麼。這不是一本艱深的釋經書,卻是一本提升讀者踏入聖經研究的入門書。
本書介紹解釋舊約聖經的方法,並以經文實例說明解釋經文的步驟。逐章介紹舊約聖經各類文學類型與特色,包括敘述、詩歌、律法、先知信息、智慧文學和啟示文學。然後說明解釋經文的方法步驟,最後以經文為實例進行解析,引導讀者根據本書介紹的方法來解釋聖經,並整合經文釋義的成果。
「教練式領導」在企業管理界已盛行多年,如今,這本專為基督徒領袖所寫的教練式領導技巧,將是門徒訓練、領袖培育的絕佳工具!
衝突好可怕?逃避衝突更可怕!!! 讓界線大師克勞德&湯森德,陪你拯救關係危機! 【4種衝突情境x 12項溝通要素x 8項自我檢測x5種預備過程x7類關係解析】 面對與重要他人的複雜衝突,追求真實與親密的共同成長, 用愛心說誠實話,創造零疏離親密關係!
今天,不少基督徒喜歡用召命來形容我們的「人生目標」,有些人又以為,召命就是在工作中尋找「屬靈」意義。在人生的迷霧中上下求索時,我們是在尋找自己想要的答案,還是真箇地尋求上主的帶領? 本書是一趟在夾縫時代中尋找召命之旅,重點不是為了滿足自我,而是引領我們回到所身處的世界,發現時代的需要,看見那原本看...
追隨基督之路 是一條預備受傷之路? 等待著我們的 盡是患難捆鎖,背叛攻擊? 實踐使命,從來都是昂價的 但我們相信,我們的見證再微小 仍能迸發巨大的力量,因為 教會是為世界而寫的書 名字叫「耶穌的生命」 對讀路加福音和使徒行傳 默想路加筆下 追隨基督的七種特質 學習走出 門徒羣體之路
以賽亞書是一本叫人自覺謙卑的經卷。它66章的篇幅不單叫不少弟兄姊妹望而卻步,甚至不少舊約學者也不得承認他們的有限。 本書期盼能讓讀者對於以賽亞書有一個整體的認識,掌握當中的寶貴信息。從而認識以賽亞書的整體信息,讓讀者在閱讀本書時,能看見整個樹林,而不是林中的每一棵樹。
本書要探討的是,符號學的經文分析如何幫助我們(尤其是需要準備講章和帶查經的牧者和教會同工)在短時間內,深入淺出地帶出上帝話語的力量。通過突顯文本的上下文語境。本書希望符號學的經文分析,在讓我們的聖經詮釋展現自己的特色之餘,也能實踐聖經詮釋的倫理。
華人教會第一本「天啟保羅觀」專書 從天啟保羅觀,看上帝如何主動透過十字架翻轉世界! 重新認識使徒保羅,發現天啟行動帶來的宇宙新秩序!
新約學者曾思瀚博士指出,若說「耶穌不談政治」,就是徹底誤解了政治,也誤讀了福音書。 透過扎實的新約研究功夫,重建當時的經濟、文化與意識型態,曾思瀚博士為讀者做出詮釋的示範,從「政治」的角度解讀福音書與使徒行傳。
「神能創造一塊祂都搬不動的石頭嗎?」如何解答類似的信仰難題? 華人神學界最著名的系統神學與護教學教授黃穎航博士在本書中簡單明瞭地對這個問題提出了解答。本書內容是由黃博士在不同時期撰寫的短文所組成,透過經文解析、書評書介、研討會回應、生活感言等書寫方式,將基督信仰的真義做了深入的詮釋。每篇短文可看出黃...
第一手堂會訪查報告 全在地教會經驗分享 劃時代青少事工定義 最務實青少門訓SOP 「選擇一位上帝」是青少年在尋找自我身分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有效的門訓要從「認識自己是誰」開始: 知道我們的身分是上帝的孩子、祭司與新婦, 同時也是寄居在世上的上帝見證者與僕人。 這樣才...
「讓我們設想上帝是一頭獅子。如此一來,向人作見證就好比向人說你遇見了一頭獅子;講道是邀請人與獅子相遇;神學則像是在反思你與獅子的相遇。」~葛丁桂 美國ECPA 2004年金書獎(神學∕教義類) 葛丁桂舊約神學系列(卷一) 英國聖公會首席學人牧者,四十年聖經研究成熟之作 半世紀淬鍊深厚牧養智慧,帶...
教會真的脫節?神學必然離地?傳統的福音信息可以怎樣應對多變多元的城市和網絡世界?個人的敬虔又該如何轉化社會,成為落地的信仰?上帝此時此刻將你放在這個城市,又有何心意?
「收訊不好」對現代人來說實在是痛不欲生的事情,走到哪裡都沒訊號,我們能忍受多久? 當我們跟人在一起一段時間,不但沒有彼此幫助還要彼此忍受,我們能撐多久? 你目前的親密關係是否收訊不良? 你願意給自己一個機會,用40天的時間,去認識真正的自己、學習建立親密關係、懂得與人有界線,並且不再作孩子嗎?
耶穌再來之前,福音要傳遍天下? 耶穌再來之前,世界會出現一連串大災難? 那日子以前,會有敵基督出現? 啟示錄預言將來必成的事? 每當提到新約中的預言,你只會想起啟示錄?或者你聽到很多人將福音書的「預言」,跟保羅書信的片言隻語混在一起來解讀?再進而把這個「混雜的神學」稱為「聖經預言」?本書的進路會...
聖經出於神之手,還是人之手? 以歷史批判法還原耶穌,重建基督教形成的歷史 三位一體、肉體復活、耶穌是人也是神… 基督教的核心教義, 都是後代神學家的發明!? 傳道三年就中斷的耶穌福音X被隱蔽兩千年的新約歷史
你真的瞭解你最喜愛的聖經經文的意涵?‧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腓立比書四13)‧耶和華說:「我知道我向你們所懷的意念是賜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災禍的意念,要叫你們末後有指望。」(耶利米書廿九11)‧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羅馬書八28)以上這些大家耳熟能詳的聖經經文,我們...
我們需要大型佈道會嗎?「興旺福音」的意思是甚麼?是教會人數增加?規模更大?我們可以如何操練祈禱的生活?怎樣做一有「天國」觀念與視野的信徒?聖經提到希望信徒愛心增多,但生活中有時會看到信徒缺乏愛心的壞見證,我們該怎樣面對? 讓我們一起展開閱讀腓立比書的靈修之旅,跟隨保羅的腳蹤,踏出信靠神的步伐,傳...
影響深遠的羅馬書講明因信稱義的福音,更同時談論神與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本書從經文出發,解明福音的大能如何貫穿猶太人與非猶太人。中華福音神學院榮休院長陳濟民博士,長年牧養港台與英美的華人,深知華人閱讀聖經可能會有的信仰盲點;本書展現陳博士一貫嚴謹的態度面對聖經經文,並回應諸多羅馬書的學術疑難,幫助讀...
本書屬於「與斯托得一起讀聖經」系列,在登山寶訓中,可以看見耶穌對於當時代的宗教文化毫不留情的真心話,指出在眾人習以為常的生活常規中,內含著的偽善和冷血。但同時,也可以看見,耶穌所指向的神的國度和國度子民的生活樣貌,內含著神對世人的憐憫與豐厚的賜予。登山寶訓不是「基督徒身分資格考」的測驗清單,而是一張...
本書作者牧會多年,他開宗明義指出,今日香港大部份堂會的本質確是有限公司。堂會公司化體制大大削弱了信徒群體的有動力,也扭曲了原本應充滿活力的教會觀、事奉觀,令堂會牧者和領袖們被堂會營運和人事管理問題弄至疲於奔命。作者希望透過本書,分享過去在牧養工作上的反省與體會,從而刺激更多牧者、領袖及弟兄姊妹關注有...
本書是繼備受好評的《堂會確是一間有限公司。》之後,馬保羅牧師的又一力作。他除了分析堂會生態的弊病,也嘗試借鏡香港細胞小組教會網絡的經驗,提出建立信徒群羣體的七大基本素,力證要突破現今堂會只顧自我發展的文化,絕不是紙上談兵,而是具體可行之事。
帝國帶來的問題是效忠(這世界屬於誰?);身分(我們是誰?);群體歸屬(我們要居住在什麼樣的世界?誰是我們的鄰舍?又該如何對待他們?)以及權勢(由誰掌管?其目的為何?誰從中受益?誰要付出代價?)。這些重大艱難的問題,沒有簡單的解答,卻要引導我們進入基督徒生活的核心。新約書卷已經為我們規劃出一幅藍圖,同...
行公義,好憐憫,本書作出最精闢又令人動容的解析! 自人類開始具有公民社會的雛形,關於「什麼是正義(公義)」、「正義的源頭從哪裡來」,就成了無數哲士辯論不休的話題。惟一能確認的是,若沒有正義之袍加身,英雄行徑頓形失色;沒有公理正義為前提,升斗小民的義憤填膺只是渲洩怒氣毫無意義。 長久以來,教會不太...
傅士德之暢銷經典著作「新譯版」 英文原書售出超過100萬本 本書探討靈命操練這一主題,書中分別討論默想、禱告、禁食、研習、簡樸、獨處、順服、服事、認罪、敬拜、指引、歡慶這十二個重命操練。作者學識淵博,旁徵博引,對不同操練皆有深入認識,且非常關注操練的具體踐行方法。
心之所愛,比腦中所知,更加重要;心雖然很抽象,但會具體呈現在所愛的人事物上,那就是我們的欲望。《欲望的門訓》指出,基督徒可以藉由教會的崇拜與禮儀,讓內心的欲望恢復到正確的方向。
今日21世紀很多人都高舉聖經的權威,然而他們對聖經的理解不盡相同,這是由於每一個人對聖經的解釋,受制於個人的世界觀或價值觀,他們都戴著一副不同度數的眼鏡去觀察聖經的內容:有人把一些經文視為是字面的語言,但是這相同的經文卻被另一些人視為是比喻的語言。
究竟我們怎樣準確地詮釋聖經呢?《學釋經:基督教神學起始點》這本書是要引導信徒認識聖經內所使用的神學語言,藉此分辨那些是字面的語言或比喻的語言。神學家加爾文指出我們一隻手要拿著聖經,另一隻手要拿著系統神學;對他而言,「神學」是詮釋聖經的不可或缺的方法之一。也就是說,我們須要根據整本聖經所形成的教義或神學內容,去解釋聖經中每一卷書、每一章、每一節和每一句話,這種方法稱為「宏觀」的釋經法。
例如,當我們認識「因信稱義」的教義,才能明白耶穌所講的葡萄園的比喻的意思:當葡萄園主看見很多工人都找不到工作,便憐憫他們,為他們預備工作,最後,園主給早上9時上班的工人一錢銀子的工資,也給那些在中午12時、下午3時和下午5時上班的工人同樣的工資(太20:1-16);當中有些工人覺得不公平,但是園主解釋這是公平的,他所賜予的都是出於恩典,都是出於神對人的好意。
照樣,當我們認識「因信稱義」的教義,才能明白為甚麼耶穌看重稅吏的禱告過於法利賽人的禱告,這是因為神看重人的內心過於人外在的行為。根據「因信稱義」這「宏觀」的釋經原則,我們明白神願意憐憫「憂傷的靈」而不是「驕傲的心」。
本書引導信徒如何以「宏觀」的神學方法詮釋聖經,使更多信徒認識不能夠單以字面的方法解釋聖經。在21世紀的今天,我們要高舉聖經的權威性,更須要正確地「學釋經」,「學」是指「神學」,也就是以神學起始點詮釋聖經的意思。期望新一代的信徒能夠掌握和應用這種釋經法。
方博士提供了既清晰又富彈性的方式,讓讀者理解每一種神學起始點的內容,看見這些起始點相互關聯的關係。
無庸置疑,方博士的努力已為讀者們提供了一個方法論的圖式,讓我們看見各種神學起始點的彼此關聯,並評估這些起始點的組合所指向的信仰途徑。在這專著中,我們看見方博士是一位良好的聆聽者、認真的導師、忠誠的嚮導;他殷勤地為讀者們提供了起步的指引。不諱言,筆者深被方博士的熱忱所感染。筆者誠心禱願這本書成為一個重要的路標,幫助讀者朝向真理所指引的路向,走上那條真理引領的路徑。
曹偉彤博士
香港浸信會神學院院長
方鎮明博士的《經驗神:基督教神學》系列第一冊《學釋經:基督教神學起始點》一書,從近代的神學和哲學角度探討建構神學的一些基本原則。方博士尊重聖經的權威,也認同改教運動「唯獨聖經」的口號,進一步從這基本的信仰立場去討論建立福音派神學的六種起始點,如傳統、處境和經驗等。這是一本研究基督教神學導論的好書。
張慕皚牧師
香港建道神學院前院長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