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本認識恐懼的神經科學讓焦慮不見了

別讓擔憂恐懼和焦慮,耗盡你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Rewire Your Anxious Brain

11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22/12/08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1.8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6267198117
  • eISBN: 9786267198216
  • 字數: 101,709
紙本書定價:NT$ 399
電子書售價:NT$ 399
電子書特價:NT$ 351
限時特價
12/31前,柿子文化全書系,單本88折
限時特價
12/31前,柿子文化全書系,2本85折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出版社不提供本書朗讀功能

購買領書額度

別讓焦慮剝奪你生活的快樂!
徹底認識焦慮的發生,
你就能輕鬆地消除它!
 
•心中只要有一點小懷疑,就會隨著我左思右想變成無法抵擋的負面想法,我並不想要這樣啊!
•我老是會去想別人怎麼看我,擔心別人對我不滿意,也很容易因而被情緒勒索。
•別人稍微讓我失望,我就會像強迫症那樣一直想一直想,要好久才有辦法稍微釋懷……
•就算知道沒有人能完美無缺,我就是無法容許自己有一丁點錯。
•每當壓力來襲,我就會腦袋一片空白、無法思考?
•我每次經過那個地方就會不舒服到想要避開,但我不知道為什麼……
•我整夜在心中演練各種可能的狀況,以及該怎麼應對,結果一整晚都睡不著覺。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出版日期:2024-02-01
    電子書: NT$ 363

    為何放假睡到自然醒、追劇、吃大餐,週一照樣覺得好累? 那是因為這些只是「消極休息」,若要讓疲憊身心全面回復,需要培養「積極休息」的習慣,讓能量帶你「遠颺(going FAR)」!

  • 電子書: NT$ 322

    吃什麼很重要,但如何吃更重要! 改變人生的10種科學進食秘訣, 幫助你改善慢性疲勞,終止食物渴望,找回健康的身體

  • 電子書: NT$ 336

    你吃東西是真餓還是假餓? 利用科學法則跳脫假性飢餓的循環, 重新信任你的身體,修復你與食物的關係, 養成開心吃也無罪惡感的飲食習慣。 ──《鬆綁你的焦慮習慣》作者賈德森.布魯爾全新力作── ★TED演講1,900萬次觀看數,當年度排名第4名★ ★經臨床實證,數千人都證實有效的...

  • 電子書: NT$ 280

    瘦下來的關鍵不是少吃多動, 而是揭開我們最不願承認的事實, 看見埋藏心中變胖和想瘦的為什麼, 找到躲在脂肪背後那個原來的你。 假如你認為自己是個胖子,減肥以後又復胖,根本理所當然。 假如你認為自己是個瘦子,變胖以後該做的,不過就是「復瘦」而已。 不要說你從小就胖,每個人出生時都差不多...

  • 電子書: NT$ 294

    ★甫出版即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 ★TED演講1,700萬次觀看數,當年度排名第4名 ★美國奧運運動員與教練、政經界領袖都在用的實證方法 ★經典暢銷書《EQ》作者丹尼爾.高曼強力推薦   焦慮不會解決明日的煩惱, 卻會帶走今日的和平。   看見隱藏在壞習慣背後的焦慮, 從根源...

  • 電子書: NT$ 375

    網友引頸期盼!減肥界「大仁哥」宋晏仁醫師全新著作終於上市! 獨創211全平衡瘦身法 成功幫助超過萬人成功減重不復胖 真正實現吃飽吃好、營養均衡、不須痛苦運動的幸福減肥法

  • 電子書: NT$ 413

    「相信直覺,超前部署,只有你才能救你自己!」 在不安定的年代,獻給每一個曾遭遇危險威脅、擔驚受怕的你。 「本書敲響了一個時代的焦慮」 三任美國總統安全顧問傳世之作 911事件後引發現象級討論  《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盤踞長達4個月 《歐普拉秀》為本書製作10周年指定訪談 18種語言全...

  • 電子書: NT$ 338

    如果你總是過度用力,總有一天會筋疲力盡 26個踏實感的練習,帶領你邁向真正、持久的成功之路

  • 電子書: NT$ 315

    哇賽心理學 X 睡眠腦科學 獻給認真工作、努力生活的你—— 擺脫身心過勞、改善生活作息、清除腦內垃圾, 找回動靜平衡、精神飽滿的每一天。

  • 電子書: NT$ 294

    ☆亞馬遜每月選書+編輯推薦|Next Big Idea Club年度選書|授權25種語言版本 ☆《華盛頓郵報》《紐約客》《衛報》《哈佛商業評論》等好評報導 ☆心理學重量級作者《恆毅力》達克沃斯、《心態致勝》杜維克、《擁抱B選項》格蘭特、《安靜,就是力量》坎恩一致強推

  • 電子書: NT$ 392

    ★ 上萬名學員.百位女醫.各界名人權威實證認可的健康飲食法 ★ 廚房小白都能輕易上手的零失敗料理食譜 ★ 139道實做性100%的料理食譜 《增肌減脂:4+2R代謝飲食法》 人氣女醫 王姿允 最新力作 從R2、R3、R4到R5,收錄139道中西式料理。 蛋、豆腐、蔬菜、蕈菇、藻類、肉類、海...

  • 出版日期:2023-12-15
    電子書: NT$ 304

    日本熱銷突破21萬冊! 史丹佛式的「忙碌工作法」——再忙也能將身體傷害減至最低的方法 電視節目引爆熱烈迴響 奧運金牌選手、全美紀錄保持人──頂尖運動選手的減輕疲勞秘訣首度公開!

  • 出版日期:2024-03-01
    電子書: NT$ 266

    ★風靡全球的醫療靈媒飲食法,在地實踐版! ★ 建立正確心態╳破解迷思與關卡╳在地化食譜╳療癒見證 最強醫療靈媒飲食台灣實踐者朵媽、朵爸, 結合親身經驗與相關療癒專業,告訴你如何面對施行過程中的難題, 陪你一起迎接找回健康人生後的的身心靈自由!

  • 電子書: NT$ 315

    不論是職場、家庭,生活中總是充滿許多負面情緒,唯有正視並妥善修復,才能讓身心處於平衡的安適狀態。

  • 電子書: NT$ 259

    在快轉的漩渦中定時向生活喊停,規律地體會心裡的起伏和耶穌的同在,這是跟隨主的操練,也是主所愛的門徒特有的恩典。 鍛鍊情感的心靈重訓 檢視10種信仰病徵 X 開啟4種情感省思 X 培養3類安息節奏 情感,是上帝賜給每個人應對世界的超能力! 別讓未經檢視的感受、回憶和情緒, 破壞了你感知生活、愛人如...

  • 電子書: NT$ 294

    餓怒(Hangry)=飢餓(Hungry)+憤怒(Angry) 在飢餓控制你之前,先控制你的飢餓!

  • 電子書: NT$ 434

    每個不健康的人,幾乎都有呼吸的問題。 寫這本書,不是為了探討一般的呼吸而己, 而是希望陪你一起採用眼前適合療癒的呼吸。 「心健康,身體也會得到健康。 在身-心的健康之間,呼吸是最好的一座橋梁。」──楊定一 楊定一從個人的經驗和理解,意識到呼吸可以主導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作用,而且...

  • 電子書: NT$ 273

    ★ 《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華盛頓郵報》、CNN暢銷書 ★ TED演講830萬次觀看數,當年度排名第二名 ★ 紐約大學知名大腦科學家溫蒂.鈴木博士,首度在台出書! 如何利用排山倒海的焦慮感, 為自己創造出更佳的感受、思考與表現? 紐約大學最權威的大腦科學家要告訴你, 焦慮不是...

  • 電子書: NT$ 294

    健康的粒線體可以幫你 強化免疫系統.常保腦力清晰.關閉疾病基因 新陳代謝疾病、免疫系統疾病 甚至是癌症、精神疾病等,看似原因各不相同 但最新醫學研究發現 這些疾病都和細胞中的粒線體受損息息相關 幸運的是,只要透過飲食、運動、作息、磁場與日照,修復粒線體 就可以從細胞開始,重拾健康

  • 出版日期:2023-03-31
    電子書: NT$ 300

    懂得放鬆,人生就會很輕鬆! 總是活得太用力?情緒壓力身體都知道! 好好愛自己的25個刻意練習,讓你更喜歡自己!

  • 詳細資訊

    焦慮無所不在,
    你要學會利用大腦神經搞定它!
    焦慮的感覺並不舒服,但其實正是它幫助你保持警覺、專注,以排除困難、規劃未來,甚至在各種生死瞬間無數次救下你的命!如果你想要善用焦慮的好處,而不是被焦慮綁架,就需要徹底認識大腦產生焦慮的皮質途徑和杏仁核途徑。

    •「杏仁核」如何幫我們發現並記住各種危險:你在車子迎面撞來時想都沒想的就往旁邊一跳;你在被蛋糕上的蠟燭燒傷後就很怕看到打火機、仙火棒或營火等各種有火焰的事物……這些都是因為杏仁核在幫助我們避開危險。
    •「皮質」如何詮釋接收到的各種訊息及預期未來發展:你出門在外時突然想起自己到底有沒有關瓦斯並聯想到可能的危險而開始擔心;你看著大學寄來的通知信猜測自己可能沒有通過入學申請而不敢打開通知信……這是因為皮質的負面想法或想像引發了你的不安和擔憂。

    杏仁核和皮質的反應是為了幫助我們生存或活得更好,只是有時候這樣的好意反而壞了事,讓我們焦慮到不行。了解到焦慮從哪裡開始,才能避免用錯方法,讓你原本是想降低焦慮,結果反而因為效果不彰而愈來愈焦慮。
     
    別讓保護我們的焦慮,
    反過來剝奪了我們的生活基本能力!
     
    •何時應該質疑自己的焦慮想法,用思考提醒大腦它收到的訊息和所做的詮釋「不等於現實」?
    •什麼狀況更適合靠緩慢呼吸和放鬆肌肉,讓大腦知道「身體的焦慮反應正在平靜下來了」?
    •何時必須勇敢碰觸你最怕的事物和情境,重複讓大腦親身「體驗」那其實很安全,毋需製造焦慮?

    本書總結20年多年焦慮的神經基礎相關研究和新興知識,除了描繪恐懼和焦慮成因的新樣貌,也提出方法轉化大腦迴路,好讓它更能抵抗焦慮,而非製造焦慮!

    •緩慢呼吸和肌肉放鬆告訴杏仁核「身體正在平靜下來」,比用認知勸自己冷靜更能鎮定杏仁核。
    •有氧運動能可以比多數抗焦慮藥物更快起作用,緩解當下的焦慮!?
    •杏仁核對睡眠不足的反應比大腦其他部分更負面;充足的快速動眼睡眠有助於鎮靜杏仁核。
    •讓自己處在杏仁核認定為危險的情境,但沒有發生任何壞事,能教導杏仁核這個情境不必戰或逃。
    •把會讓你焦慮的想法視為「你正在經歷的事」,例如:小心,我又再想「別人認為我很菜」了。
    •認知到「皮質經歷的訊息並不等同於現實」,眼見不定為憑,其他感官訊息也是如此。
    •要自己不要去想某個念頭,會使那個念頭更強烈,改對自己說「停止」,然後去想其他快樂的事。
    •正念能幫助你成為焦慮的觀察者,而不是與焦慮搏鬥的人,進而接納焦慮的經驗。

    本書特色

    •37個實用練習:不只評估你的「焦慮類型」,認識不同焦慮途徑如何影響你,更帶你找到點燃焦慮的「特定觸發因素」和「特定想法」,並且引領你練習「如何鎮定你的皮質和杏仁核」,甚至「修改大腦迴路」,也告訴你哪些練習可以自己來、哪些最好有專業人員從旁協助。
    •抗焦慮藥物使用注意事項:你可能因為焦慮而正在服用抗焦慮藥物,有些藥物對當下緩解焦慮有效,卻不利於修改大腦迴路;有些藥物則有益於重新串連你的大腦……本書針對幾種抗焦慮藥物類型提出基本說明,並指出注意事項,提供你與你的精神科醫師討論。
    •掌控焦慮的策略順序:本書提供了各種控管焦慮的策略,但是最好從哪一種練習開始?所有策略都需要用上嗎?本書也提供了建議順序。
    •完全擺脫焦慮是不切實際的目標:焦慮原本是為了幫助我們應付危險,我們沒有必要也不可能完全擺脫焦慮,本書會帶領你「確認你的人生目標」,並幫助你判斷要「選擇」關注在哪些情況、需要「優先」關注哪些情況,以便你在減輕焦慮後,生活會真正有所改變……

    給杏仁核新的情緒記憶,
    對治皮質的過度思考,
    讓剛剛好的焦慮,
    給你成長和茁壯所需要的力量!

    影音資訊

    媒體推薦

    具名推薦
    胡展誥,諮商心理師
    陳德中,台灣正念工坊執行長
    許瑞云,身心靈暢銷書作家、心能量管理中心醫師
    許嬰寧,諮商心理師
    劉仲彬,臨床心理師
    謝伯讓,臺灣大學心理系副教授

    國內推薦
    我們都是第一次當人,出現焦慮的時候難免都會不知所措,難免會因為焦慮的情緒做出很多後悔的事情。是誰在控制焦慮呢?有沒有遇過有人一開車、一騎車,脾氣就從小鳥依人小可愛變成河東獅吼金剛芭比?這都是大腦某個淘氣份子失控了。別擔心,我們可以透過短暫的學習、訓練大腦讓焦慮感降低甚至消失。看起來很不可思議吧?都寫在這本書裡面了。
    一郎人生,心理學YouTuber

    《第一本認識恐懼的神經科學讓焦慮不見了》一書,以簡單易懂的神經科學知識為基礎,解析、詮釋焦慮、恐懼、畏懼等精神困擾在腦內的故事與其病理的來龍去脈,並發展「焦慮的自我療癒方法」,超越了傳統內在心理衝突的理論。
    本書展現二十一世紀腦科學時代,如何以腦特定部位呈現一個人有利存活於世的特定精神功能,及其衍生的精神困擾(例如焦慮情緒與相關身體不舒)的神經機轉,可貢獻於大眾瞭解腦-精神功能與精神健康的維護。值得推薦!
    胡海國,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名譽教授、精神健康基金會董事長

    「焦慮」讓我們面對生活情境時可以提高警戒、避開危險或面對挑戰,是不可或缺的一種情緒與助力。不過,如果焦慮過度擴大或延伸時,就會阻礙我們的生活,讓我們過度警覺、逃避問題或是像個刺蝟般生活,成了生活的阻力。
    本書透過科學的研究基礎,讓我們理解焦慮形成的生理與心理機制,並引導我們覺察不適切的焦慮信念,透過練習轉換信念與焦慮,當焦慮不再是阻礙我們前行的阻力時,我們將可利用這股助力成長與茁壯。
    張榮斌,臨床心理師(張心理師的運動處方箋)

    臨床觀察發現,許多個案應對焦慮的策略,往往是走硬碰硬的路線─想盡辦法趕走、壓抑焦慮的情緒、想法和身體感受。不過,個案的努力往往換來的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更甚者,被壓抑的焦慮不但沒有消失,反而會愈演愈烈,就像趕不走的魔王一樣。
    本書立基於近代神經科學、情緒科學與實證心理治療理論,讀者在讀完之後會「啊哈」地發現:焦慮一開始的立意是良善的,只是它太「認真」了,而這種太認真的焦慮,在遠古時代其實是一件好事,但如果應用在近代社會,確實是有些不合時宜了。因此,真正有效應對焦慮的方法不是硬碰硬,而是手牽手:認識焦慮、理解它的用意,並找到舒緩焦慮、安撫身體感受,與焦慮和平共存的新策略。好消息是,本書都將這些工具整理好了,為焦慮所苦、想更認識焦慮的讀者,本書不容錯過。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著有《練習不壓抑》、《練習不快樂?!不快樂是一種本能,快樂是一種選擇》等

    國際推薦
    從害怕到恐懼和恐慌,這本指南揭開了擔憂的神祕面紗,並提供能帶領你提高心理彈性的生活策略。
    李德‧威爾遜博士,《不要恐慌》作者

    恐懼、擔憂、焦慮、恐慌和憂鬱,這些情緒阻擋一個人過上充實的人生。本書絕妙地揭開大腦的神祕之處,也闡明了它如何引起焦慮,讓人得以更有效地控制自己的症狀和管理自己的生活。我使用過本書的概念治療罹患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退伍軍人,親眼見證他們的生活變得更能自理,這是一本相當值得一讀的好書。
    蘇珊‧梅耶斯,整全護理師暨認證專科臨床社工

    訓練有素的行為科學家凱瑟琳‧皮特曼,將自身對恐懼、焦慮和學習的深入科學理解帶進了個人經驗的世界中。很少有科學家能實踐從科學傳播到公眾傳播的轉換,皮特曼與共同作者伊莉莎白‧卡爾確實非常成功地做到了這點。讀者不該卻步於一開始所呈現的大腦機制,因為內容驚人地易讀且充實。此外,正是這些資訊為面臨焦慮挑戰的讀者提供了基礎,讓他們日後在發展有效的因應策略時可以使用。讀者應該要能找得到關於焦慮的出處、原因和作用之清楚闡述及如何管理,這樣才是一本減輕焦慮的好讀物。
    J‧布魯斯‧奧弗米爾博士,明尼蘇達大學心理學、神經科學和認知科學研究所榮譽教授

    在為苦於焦慮的人所撰寫的各式各樣自助書中,本書有其獨到的貢獻。作者以流暢的書寫,說明我們對大腦如何運作的了解,既沒有居高臨下的姿態,也不會讓讀者不堪負荷──這門科學成為了減少困惑、恐懼和羞愧的基礎。書中提出合理易懂的建議,可以用來修改源自於不同大腦迴路且受它們維持的焦慮模式。
    莎莉‧溫斯頓心理學博士,馬里蘭州焦慮和壓力疾病研究所共同主持人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2509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