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與周邊族群關係
0 篇書評

客家與周邊族群關係

  • 出版日期: 2022/12/19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10.4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9865470456
  • eISBN: 9789865470586
  • 字數: 152,856
紙本書定價:NT$ 400
電子書定價:NT$ 400
電子書售價:NT$ 280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購買領書額度

本書收錄12篇客家與周邊族群關係的論文,述及地區跨越臺灣平地與山地,遠至中國廣東、閩西南山區、越南、泰國、馬來西亞、印尼、牙買加,當中有個人親身體驗的族群接觸,談與原住民、外省人及其他族群的相識與交遊過往,對於我們理解跨族群互動關係很有參考價值;也探討Nokan泰雅傳說及其所引申的社會實踐,帶來泰雅原住民與客家交往與互動的反思。

▍本書特色
1.引進長時段的分析、跨區域的觀點,討論不同地區,甚至不同時代的客家和周邊族群關係。
2.以社會學、人類學、歷史學、語言學、政治學、經濟學等不同學門的角度敘說客家故事。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455

    荷蘭萊頓大學博士鄭維中,深入荷蘭文、中文史料研究, 超越民族國家史觀、陸上帝國疆界, 以世界史角度,看見十七世紀東亞海上的無國家空間,與其中的行動者。 這段歷史與台灣早期歷史關係密切, 本書在世界海洋史中看見台灣,是了解早期台灣史的必讀之作。

  • 出版日期:2007-02-10
    電子書: NT$ 379

    從十七世紀開始,臺灣是個海盜出沒、橫行的島嶼;約百年之後,成為大清帝國所管轄的一個府,數以萬計的漢人自唐山移民到此。是什麼因素造成了這樣的變化?臺灣島,如何成為漢人生養孳息之地?

  • 電子書: NT$ 377

    權力爭奪、戰火洗禮、帝國殖民、獨立與開放、文化影響…… 越南的歷史就是世界大歷史的縮影

  • 電子書: NT$ 375

    ★「班克洛夫特獎」(Bancroft Prize)得獎作品 ★「坎迪爾獎」(Cundill Prize)得獎作品 ★《紐約時報》年度十大好書 ★「普立茲獎」歷史類決選作品 如同史詩故事般起落的棉花帝國,是世界經濟的中心,既創造也再造了全球資本主義。 棉花帝國自始即為長年以來,全球奴...

  • 電子書: NT$ 247

    公視年度時代生活劇《茶金》的靈感原型! 一本充滿恩怨情仇的茶商家族回憶錄, 一部記錄真人實事的臺灣地方發展史!

  • 電子書: NT$ 336

    「琉球民海難遇害事件」與「征臺之役」這二起事件,被臺灣與日本的相關學界合稱為「牡丹社事件」。本書作者往返臺灣與日本,訪談事件雙方的遺族、後裔,更於排灣族與琉球的口傳與文獻中細細爬梳,企圖跳脫臺、日既成的歷史敘事,透過排灣族人與琉球民自身的視角,找出牡丹社事件發生的始末,期待能還原這起深深撼動著排灣族...

  • 特價 電子書: NT$ 208

    |南洋以外,臺灣人的極地苦寒戰俘記憶| 非虛構寫作紀錄二戰後臺灣人的身不由己 以日本國民身分遠赴滿洲國,面對異域與隨之而來的戰事 從小人物個人生命經驗看大歷史底下的流轉與哀傷

  • 電子書: NT$ 19

    《臺北寫真帖》出版於日治時代大正二年(1913),作者是日本人村崎長昶,由臺北新高堂書店發行,原書共48頁,蒐錄了142張臺北景點照片。

  • 電子書: NT$ 208

    最會說故事的媒體人,帶你見證兩個故宮的歷史 「兩個故宮」是東亞近代史的產物。 故宮的魅力根源,來自於數次奇蹟似的歷史轉折。 兩岸故宮不只是珍奇、瑰麗的寶庫, 更呈現出政治權力與文化深層結構的樣貌。 《兩個故宮的離合:歷史翻弄下兩岸故宮的命運》帶你見證兩個故宮彼此的生存歷史,並拼湊出...

  • 電子書: NT$ 266

    若將一生凝縮為一格底片,你要擷取生命中哪個片段? 你會用多少年歲光陰,完成那獨一無二的曝光與顯影? 人們說那是會勾魂攝魄的機械,照一次,人就瘦一些,終至形銷骨立。

  • 出版日期:2009-02-19
    電子書: NT$ 356

    客家人在流動與定居的過程中,面臨到國家政策、土地開發,以及持續與先住民協商的族群關係,還有自我/族群認同等重大課題。故本書選錄的8篇論文,以清領至現代的歷史時序為經,南、北客家族群的地域平衡為緯,同時結合歷史學、人類學與社會學的研究主題、方法與視野,引領讀者剖析台灣客家文化的嬗變。

  • 電子書: NT$ 250

    身為工人之女,作者與工人最近的距離,不是父親,而是父母親的告誡:「不好好念書,將來就跟你爸一樣做工!」作者以疼惜的口吻探問著:「父親用他的絕活養活了一家子,為何卻把自己與自己的工作當成負面教材?」 本書以作者父親的工作與家庭為背景,描繪港都拖車師傅的工作史與生命史,書寫他們如何走上拖車師傅之路,又...

  • 詳細資訊

    客家,是變化中的族群
    與周邊族群不斷互動、編織,且持續動態地交互影響中……

    在當代客家文化形成的過程,絕對不能忽略客家和周邊族群的互動,今日各地客家族群之所以各具特色,某個程度來說便是長時期和周邊其他人群互動的結果。
    本書收錄12篇客家與周邊族群關係的論文,述及地區跨越臺灣平地與山地,遠至中國廣東、閩西南山區、越南、泰國、馬來西亞、印尼、牙買加,當中有個人親身體驗的族群接觸,談與原住民、外省人及其他族群的相識與交遊過往,對於我們理解跨族群互動關係很有參考價值;也探討Nokan泰雅傳說及其所引申的社會實踐,帶來泰雅原住民與客家交往與互動的反思。
    此外,從祭祀公業及客家語言的保留談親屬關係如何模糊了族群、地區、血統的界線。透過信仰文化,則牽動了客家與周邊族群的關係,如霞涌客家與當地?民之間的族群互動、馬來西亞的伯公信仰與幫群關係。至於語言作為凸顯或鬆動客家族群的符號,我們藉由田野觀察,探究到閩西南山區族群及方言群關係具有流動與揉雜的特性。
    客籍族群資本與周邊族群關係亦是本書關注重點,包括討論印尼地方政治史上首位客家華人女性市長蔡翠媚,成功地搭建起跨族群的選舉資源網絡;客家資本在馬來西亞辦報發揮的影響力,以及牙買加雜貨店經營本身所體現的華人與周邊族群關係。

    ▍本書特色
    1.引進長時段的分析、跨區域的觀點,討論不同地區,甚至不同時代的客家和周邊族群關係。
    2.以社會學、人類學、歷史學、語言學、政治學、經濟學等不同學門的角度敘說客家故事。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1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