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如何成為肉體,肉體怎生橫陳浩瀚的網路,本期專題與你琢磨網路所串起的情慾經驗,磨出來的廢熱,交由挑戰秘密讀者的瞇,我們一起讀她的詩集,跟她走一遍「有用沒用」的省思。滾床還嫌太熱,飯後讀秘密讀者剛好。
2015年年終,秘密讀者照例做大專題回顧,這次我們專注於文學策展,或說從策展切入文學作品、展覽及其改編。密集轟炸的11篇專題文章加1篇書評,這是秘密讀者陪你跨的第三次年。
從今年開始,每逢期數是「3的倍數」時,我們就會策劃一個比較龐大的專題,來提出台灣的文學圈裡,比較少思考的問題或者理論。本期就是我們的第一次嘗試,所以這次的專題罕見地刊出了七篇文章的超大規模,從理論的基本介紹、重要書單的提出、國外的研究現況,一直到「這些理論可以怎麼介入台灣文學?」的評論實踐,呈現一套...
去年此時,《秘密讀者》的專題關注台文系所的建制;今年我們轉向中文系,嘗拆解「中」「文」系的神話。本月挑戰秘密讀者的恰好是出身中文系的楊婕,「宅女我愛羅」,評者如此下標,或許你也會在散文集《房間》裡找到共鳴的角落。我們的讀者也非常給力,出版不久的《禮讚1949》即迎來書評,底氣十足,還請一睹為快。 &...
正面討論創刊以來,關於秘密讀者匿名機制的各種論點! 本期的秘密讀者,以「說到『匿名』這檔事」為專題主題, 除了正面討論創刊以來關於秘密讀者匿名機制的各種論點, 也邀請評論者進一步深論在尋常的「謾罵、不負責任」擔憂以外,更重要的問題癥結所在。 同時,本期專題翻譯了日本學者戶坂潤的〈匿名批評論〉, 此...
從專門的「文學書評」擴大到「人文、社科類書籍書評」 自本期開始,《秘密讀者》歡迎人文與社科類的書評,本期專題「人們應該如何共同生活」則以四篇倫理相關的書評,拉開序幕。「挑戰秘密讀者」登場的是許榮哲的《小說課2》,快拿你的想法來切磋。近來教育界的熱門詞「翻轉教育」的可能侷限在哪裡?似乎可以由旗手葉丙...
本期專題直搗兩種勵志作者及其作品,分別是面向大眾者如Peter Su、肆一,以及「階級勵志偶像」如Paris Shih、個人意見。愛自己,何庸「女人迷」比手畫腳。 《臺北城裡妖魔跋扈》來挑戰秘密讀者,其中一位評論人給0.5分的理由,竟然讓作者表示敬意,究竟為什麼? 楊照嫌電子書缺乏時間感,只有電...
輕小說不輕薄! 巴代挑戰秘密讀者,逐段回覆! 揭開輕薄的「假象」,本期專題與你一起讀台灣的輕小說。《最後的女王》挑戰秘密讀者,巴代直接「回文」穿插在評論之間,熱鬧非凡。書評直接來戰《秘密讀者》精選輯,銳利觀點戳中肚臍,細心比對更有樂趣哦!
「研究生不禮貌運動——讀那麼多文學理論要幹嘛?」這個專題,打算以四篇文章來思考「理論」之於台文系所研究生的意義。從最基本的問題開始思考:我們為什麼需要這些東西?它可以幫助我們看到什麼?又如何面對創作者與研究者之間的關係?(或者,這真的是「兩者之間」的問題嗎?)
誰還讀羅蘭巴特?不炒冷飯,本期專題挑出「性」等切入角度,尋覓巴特在自己等身著作裡的位置。 面向大眾市場的棒球小說,來勢洶洶,挑戰秘密讀者。果不其然張力繃現,看作者東澤善用後手優勢質疑《秘密讀者》,後者「無話可說」!繼「當動畫開始思考」專題後,動畫評論再現,名監督今敏的《早安》如何用一分鐘讓觀眾感受現...
▌2016年7月號:我說的是實話?——語言與神秘主義 「思想的河床可以移動。但我區辨河水在河床中的流動以及河床的移動;雖然兩種運動間並沒有明顯的區別。」 我們嘗試用語言、玩語言,來表述經驗,然而不僅經驗不斷流變,語言也不斷流變,往往無法確定「什麼」。本期專題嘗試從神祕主義...
大選過後,聊聊「家族」和「認同」。當一個政黨訴求「五年級」的委屈、另一個政黨卻要大家想想孩子時,剛好可以來看看:作家們到底是聽話的好孩子,還是把自己的爸媽藏在暗處?為了政治立場在家裡吵翻的煩惱不是你才有,來看看這期「家族の暗面」專題,以及「挑戰秘密讀者」當中對張亦絢《永別書》的討論吧!誠摯歡迎你的「...
七年級世代逐漸成人、出社會,當年被視為萬惡次文化元兇的「電視」,也開始成為人們「懷舊」的一部分。這期秘密讀者不但要懷舊,還要跟大家一起回頭看看「電視兒童的文學史」,那些我們曾經一起看過的《梅花烙》、《還珠格格》和《鬥魚》,背後竟然也有「文學」?而它們如何影響了近年來紅到不行的中國戲劇?與這條線平行發...
本期《秘密讀者》,在新政府上台一個月前,策劃了「有耳無嘴——台語語文政策」專題,盤點未竟的台語運動軌跡,並且期待接下來的可能性。「挑戰秘密讀者」專欄則推出李金蓮的《浮水錄》,三篇評論文章並列之後,作家卻表示「有個關鍵處被漏掉了」,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需要大家一起讀,確認兩造說...
二月的《秘密讀者》溫暖慰人,主角是江凌青和李雲顥。江凌青這顆早慧的星在羊年前遠颺,本期專題與你一起記憶她,回顧她多元的作品,整理作品年表,熟識或陌生的讀者皆宜參考。李雲顥的詩集《河與童》來挑戰秘密讀者,好奇他的得分如何,開卷即知!
閉上眼睛,問自己:您能夠說的出幾位泰國作家的名字?越南呢?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柬埔寨⋯⋯呢? 本期《秘密讀者》策劃的超大型專題「東南亞文學,與台灣的距離」,就是從上述的提問開始的。光是專題本身就有十篇文章,試圖為大家介紹地理上離我們非常近、但理解上離我們非常遠的東南亞文學。
你聽見別樣的歌聲嗎?看漢語以外的評論書寫 黃錦樹親上擂台,和評論者來場重量級對決! 本期《秘密讀者》策劃了「山與海的泛音——漢語書寫體以外的聲音」。雖然《秘密讀者》本質上仍然是一個以「漢語」為主的書評雜誌(不管是評論用的語言,還是評論對象的語言),但若有稿源,我們始終樂意...
其實鬼門開不開都無妨,我們都是彼此的魑魅魍魎,兩週年的《秘密讀者》陪你從台灣文學裡抓鬼,通靈甘耀明、簡媜和吳敏顯的作品。熊一蘋拿第一本書《超夢》來挑戰秘密讀者,到底有沒有比同名的神奇寶貝還厲害呢?快入手本期《秘密讀者》,然後就換你當鬼。
▌2016年8月號:文學書的表面張力:書封與裝幀 在討論文學創作時,許多人會引用「深度就在表面」這句話。本期《秘密讀者》,就要帶大家來看看「表面」的「深度」在哪裡,策劃了「文學書的表面張力:書封與裝幀」專題。除了回顧台灣過去的裝幀與書風設計史外,也專文評述了當代書籍設計的現象。「書評」也者,本來就...
對寫作者來說,人的恐懼與需求有多少,創作的切入點就 有多少。而對人類來說,同時被需求與恐懼著的,大概就是 性愛了。性愛在文字這樣的媒介裡,是不是已經窮盡了它的 可能性了呢?網路提供了各種私密的空間與角落,在這樣的 時代裡,是不是有一些更幽微的,「性」與人的關係被建立 了起來?讀者的需求真的都被滿足了嗎?又是不是存在一個 整體的圖向來觀看這一切的流動呢?對一個寫作者來說,這 些都是令人著迷的問題。
本期秘密讀者的專題「情色的絲線:網路與情色小說」 就從這樣的初衷出發,試圖捕捉這一因為私密而顯神秘的圖 像。本專題收錄五篇文章,〈分散與銜接網路媒介的情色文 類〉提供了「性(sexuality)從公領域沒入私領域」的宏觀 背景,並且列舉了網路媒介的主要三種情色文類。〈色情小 說流過我身上的眼淚〉呈現了一個讀者在十多年來的觀看到 的網路色情小說興衰景觀。而一樣帶有讀者的經驗旅程的是 〈身體往肉體的旅程〉,不一樣的是以女性視角來觀看以男 性為主要客群的諸多網路上流傳的色情小說文本,從各方向 (像是色情與情色之分)都能看見女性與色情必須保持的距 離,長到必須以「旅程」橫渡。而這個女性必須橫渡的漫長 距離,正好也呼應在〈虐/戀之真與幻——《O孃的故事》 與《朱顏血》的比較閱讀〉,只是此篇作者挑選了兩部不 同語言與時空的長篇情色文學代表作,前者《Story of O》 是 1954 年一匿名女性在法國出版的 SM 文學世界經典,後 者《朱顏血》則是一系列由不同寫手完成的黑暗系網路色情 小說經典,一樣有著大量的施虐情節,但是性別氣質與時代 氛圍的限制,讓兩部作品有了諸多可以互相參照的地方。最 後〈建基於淫猥之上的哲思傳承——從 Ptt sex 板的 Segawar 到 flyllis〉則是純粹以異性戀男性視角出發,分析 2004 年以降,在批踢踢曾風靡一時的兩位情色極短篇創作者 Segawar與 flyllis 的風格,並且將網路視為一獨特媒介,闡述其不可 被紙本書取代的性質,與經典取向的〈虐戀之真與幻〉各據 輕重一端。有趣的是,本期「人生相談室」的〈讓好朋友變 成男朋友吧〉一文,也正好在處理一次約炮帶來的尷尬,彷 彿提供了來自另一個維度的情慾腳本。
談論色情或情色時,無可避免的,都是在談論自己的偏好。秘密讀者此次除了挑戰刊物的尺度之餘(可望成為被色 情守門員擋下的文學刊物),也繼續發揮匿名帶來的議題彈 性。希望這次的專題,在各方面來說,都能給予讀者一些「實 用性」。
與之相對的,則是本期「挑戰秘密讀者」當中,擔綱砲火 的作品:瞇《沒用的東西》。這是自沈嘉悅《我想做一個有用的人》、許赫「告別好詩」運動之後,又一次關於詩之「用」 和「好」的詩作展演。情色小說務求實用,詩作能否訴求「沒用」?而「沒用」一詞底下滑動的語義又是什麼?在本期三 篇評論與作者回應的互動中,我們似乎可以看到「必須打分數的書評」和「抗拒寫得更好的詩集」之間有某種張力存在, 這種格格不入或許正是最適合的切入方式也不一定。讓矛與 盾對撞吧,這樣它們才有機會證明自己到底是不是真正的矛,真正的盾。
目錄
【編輯室報告】 被需求與恐懼的,實用的與沒用的
【專題:情色的絲線:網路與情色小說】
1. 建基於淫猥之上的哲思傳承——從 Ptt sex 板的 Segawar 到 yllis 2. 分散與銜接:網路媒介的情色文類
3. 虐/戀之真與幻
——《O孃的故事》與《朱顏血》的比較閱讀
4. 色情小說流過我身上的眼淚
5. 身體往肉體的旅程
【專欄:人生相談室】 讓好朋友變成男朋友吧
【專欄:挑戰秘密讀者】
1. 對批判的批判:評瞇《沒用的東西》,兼論衛生紙詩的一點問題 2. 說說沒用的壞話──讀瞇《沒用的東西》
3. 如果直白的詩令人喜愛
4. 作者回應:生而為人,我們活在一個評斷有用無用的世界
【書評】
1.「病體」仍為主要顯像儀器的時代。——理查 . 巴奈特 (Richard Barnett)的《病玫瑰》
2. 四散各地的怪獸們:讀唐澄暐《陸上怪獸警報》 【出版資訊】文學評論新書快訊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