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購買品項 |
售價 |
|
電子書 |
NT$180
|
|
康健雜誌(12期) |
NT$1380
|
|
成功訂閱後,將由最新刊開始派送。訂閱不與站上其他優惠併用。
購買領書額度
堅守中上游防線
戰勝6大疾病
癌症與「三高」
相關疾病,奪去超過五成國人的生命,個人、家庭、國家都付出可觀的成本。
如何不被這些重大疾病伸出的魔爪襲擊?
讓台灣人進入疾病國度的頭號「推手」是癌症,已蟬聯國人死因榜首31年,……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4
電子書: NT$
149
中醫斷食168
看體質、看時辰決定你的斷食時段
結合168間歇性斷食與12經絡時辰養生法,補足西醫理念的漏洞,依照不同的體質,選擇不同的斷食方案;斷食與進食的時段,符合經絡循行的原則;食物選擇加入藥食同源理念,更能深刻養生。
5
出版日期:2016-05-30
電子書: NT$
180
癌症一直是名列在國內10大死因中的前5名(癌症、心臟病、中風、肺炎、糖尿病)癌症就佔總死亡人數近三成,常見的四大癌症又分別為大腸癌、肺癌、肝癌、乳癌。多數癌症都必須依靠手術治療才有機會根治,「放療、化療」都算是輔助療法,而外科醫師的開刀技術對於腫瘤癌細胞是否清除乾淨,更直接影響了病人的存活。
&nb...
5
電子書: NT$
149
留牙對策
中、西醫最強固齒術,守住每一顆牙
牙齒與健康的關係緊緊相依,但為何「他們」卻變成說換就換的「身體道具」與「使用零件」?留牙,跟留住其它器官一樣重要。如果你也怕看牙醫,更要收藏起來、徹底研究,用中、西醫必勝的留牙對策,阻止「牙齒小偷」搬走你珍貴的牙齒。
電子書: NT$
129
35歲起一定要學會 穩賺不賠理財課
電子書: NT$
149
順著經期做保養
每月一次的生理期是女性健康指標!除了觀察經血、經痛等,月經周期幾天算正常?月經沒來會怎樣?非經期出血是疾病嗎?生理期減肥、養好孕、更年期怎麼做?想要「月來」愈瘦、愈美、愈健康,你一定要搞懂經期的秘密!
5
電子書: NT$
128
命運選擇題 要喝手搖還是白開水?
成年人每天可能需要做出3萬個決定,小到一日三餐,大到人生規劃,每時每刻我們都在面臨選擇。選擇困難、猶豫不決的背後是什麼樣的心理狀態?能毫不猶豫堅持某一選項的人,又具有什麼樣的心理素質?每次選擇都可能獲得一次快樂或後悔,該如何做出理想選擇?我們一起來探索。
出版日期:2014-08-31
電子書: NT$
180
新照顧時代
現在的台灣人,平均6個人照顧一個老人,不出10年,將迎接3個人照顧一個老人的時代。
當長輩衰老、病痛、臥床、失智,無可避免的照顧責任緊追在後。
現在,重擔大多落在家人和外籍看護肩上,將來,子女少了、外勞少了,誰能扛起重責?……
電子書: NT$
180
常春月刊 02月號/2024 第491期
電子書: NT$
149
氣血導引
每天15分!暢通全身氣血養腎氣
白髮變黑髮・解痠痛、逆齡、防失智
電子書: NT$
120
新四高100問 完全解答
三高+1
新四高危機 比癌症更致命
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這三高奪走的寶貴生命,比癌症還多;如今這慢性病「惡魔三兄弟」,新竄出一匹「黑馬」,甚至擠下高血糖,變成「新四高」中的老三,那就是「高尿酸」;過去台灣尿酸偏高的人高達7 成,比世界大多人種都高;尿酸偏高,就可能成...
5
電子書: NT$
149
終結慢性發炎
疲勞、失眠、疼痛、便祕、胃食道逆流、常感冒、心情差,居然都是身體在慢性發炎!拖下去心血管疾病、三高、多囊性卵巢、失智、自體免疫、癌症接著來!從每天3杯茶開始,名醫親授抗炎生活良方,養成抗炎體質超簡單。
電子書: NT$
129
經絡穴位聖經
・「痛則不通,通則不痛」
・經絡穴位隨手按,頭痛疲勞能改善
電子書: NT$
150
假牙、植牙怎麼選?搶救真牙大作戰
老後想要有澎潤的面容、享受美食、維持健康活力,牙齒健康是關鍵,但據衛福部2021年統計,65歲以上國人平均自然齒只剩18.6顆,比完整的28顆恆齒少了10顆牙。為何會掉牙?許多人因嚴重的牙周病讓齒槽骨流失,某天發現整排牙齒不會痛卻鬆動、搖搖欲墜,才驚覺牙齒出了大問...
4
電子書: NT$
238
中西醫合療就醫指南
中西醫合療並不是多新的概念,台灣人很早就在「明察西醫、暗訪中醫」,自行做中西醫合療,有沒有療效、會不會有藥物交互作用等,風險自負。
一場疫情,讓人深刻體悟,單一種醫療無法解決愈來愈嚴峻的挑戰,合,才會有希望。
如今,中西醫合療是由中、西醫師主動提出、共同為患者尋思找出疾病治...
5
電子書: NT$
133
乳業戰爭
大廠、小農誰好?
鮮乳、保久乳誰營養?
9大擂台 誰是贏家?
4.9
電子書: NT$
1700
閱讀此書非常容易,無需任何條件,你可以對身心靈一無所知,只需用手輕觸書中圖案,便能獲得相應效果。
書中為大家帶來緩解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疾病如牙痛、胃、腎、眼睛、肝、膽、皮膚、失眠、煙癮、憂鬱、腦部、乙太體、能量體等二十多個能量圖案供大家使用。
官方網站:http://www.samanthe.com...
5
電子書: NT$
149
情緒排毒
9成疾病跟情緒有關!
心理排毒讓你遠離自律神經失調、失眠頻尿與憂鬱症
電子書: NT$
120
康健2020年6月號「自費就醫指南」熱銷,更榮獲消費者權益報導獎,
回應大家對自費醫療主題的重視與期待,2021再度推出新版自費醫療特刊。
加入最新政策解說與保險選購方針,
一本完整解析自費與健保之間的大哉問。
政府整頓自費醫材市場、健保費可能持續調漲…
對我們有什麼影響?身處就醫現場...
5
電子書: NT$
128
9月封面標
內心小劇場 演給誰看?
日常生活中一切情緒與感受的發生,都與他人互動息息相關,過往的生命經驗教會我們推敲、猜測他人或自己可能會有的反應或想法,但,這些推測一旦加入太多自我的觀點,就會演變成「內心小劇場」。這場戲裡究竟誰是導演?我們又在演給誰看?
女人最不需要什麼?
你...
電子書: NT$
128
親愛的,我的療癒夥伴!
低落的、失望的、悲傷的時刻,是誰陪伴了你,療癒了你?是毛茸茸的好朋友,是窗台上安靜的多肉,是手機裡的歌單,還是讓你忘記時間的電影,是虛擬的電子遊戲世界……你的療癒夥伴是誰?擁抱療癒夥伴,告別失落憂傷。
4.7
電子書: NT$
0
小孩為什麼喜歡有自己的秘密基地?
這是生物尋求安全感的本能。
心理學研究發現:安全感不足,影響孩子身心健康:
發展遲緩、語言困難、情緒調節差、
過動、專注力不足,人際困難……
小海就是一位這樣退縮不語、不與人互動的男孩,
還好他有一個讓他感到安全的恐龍世界……
本期與您分享藝術治療師在...
電子書: NT$
129
「30歲後吃對蛋白質」抵禦初老,疫病退散!
4.5
電子書: NT$
129
節拍超慢跑
・「超慢跑」運動效果,多出走路2.5倍
・專訪超慢跑隊長:徐棟英
・以色列研究:跑步降低72%癌症風險
・遊覽車司機只用3個月,完全逆轉糖尿病且停藥,靠「超慢跑」跑出新人生
・無畏帕金森氏症,65歲練出強肌力
4.7
電子書: NT$
129
超級蔬食力
植物飲食法,延命30年
詳細資訊
堅守中上游防線
戰勝6大疾病
癌症與「三高」
相關疾病,奪去超過五成國人的生命,個人、家庭、國家都付出可觀的成本。
如何不被這些重大疾病伸出的魔爪襲擊?
讓台灣人進入疾病國度的頭號「推手」是癌症,已蟬聯國人死因榜首31年,絲毫無意退讓。平均5分40秒就有1人罹癌,每12分鐘就有1人死於癌症。單是癌症,就佔所有死亡人數近三成。而癌症中又以肺癌、肝癌及大腸直腸癌的死亡率最高、新增病人數也最多。
與「三高」(指高血糖、高血壓和高血脂)相關的心臟病及腦血管疾病(中風),各帶走超過萬名國人的生命;糖尿病造成的死亡人數也超過9000人。因癌症、心臟病、中風及糖尿病而死亡的人數,就佔了總死亡人數超過五成(52.7%),影響國人健康甚劇。
除了殺傷力強,這些重大疾病還有幾個現象︰
1.橫掃各年齡層:重大疾病並非老人的專利,青年、中壯年一樣有機會進入它的國度。
比如肺癌,台北榮總胸腔腫瘤科主任蔡俊明說,以前病人多是60、70歲的父執輩,後來病人是他的平輩,現在連同輩的子女、30幾歲的年輕人都有,讓診治肺癌30年的他十分驚訝。
肺癌病人年輕化,可能跟家族遺傳傾向有關,也可能跟環境因素如空氣污染或環境荷爾蒙有關,個人難以掌控,但也有些病跟生活習慣大有關係,是可以操之在己的。比如第二型糖尿病,以前多發生在40歲以後,但近年醫師愈來愈常看到30歲以下的病人,雖然這麼年輕罹病可能跟家族病史有關,但吃多動少的生活型態絕對也會火上加油。
2?燒錢:治療重大疾病不僅讓個人荷包失血,國家也付出相當高的成本。
讓台灣人花費最多藥費的是「三高」相關疾病。中央健康保險署統計,平均每4元健保藥費就有1元用在糖尿病、高血壓及高血脂用藥上,已經造成全民健保制度相當大的壓力。
癌症人數一再攀新高,也反映在健保用藥。每支出10元健保藥費,就有1元是用在癌症用藥。擴大來看,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2010年全球用於診治癌症的醫藥費用,高達1.16兆美元,負擔沉重,全球經濟都因癌症而蒙受損失。
3?一人失能,影響全家:相較於死亡,失能、需人照料對病人和全家將造成更大且長期的經濟與精神壓力。
中風是國人失能的主要原因。新光醫院神經科加護病房主任連立明估算,中風一個月後,每10名病人中有1人死亡、2人臥床、2人倚賴輪椅行動、3.5人能獨立生活、1.5人能返回工作崗位。但3.5個能夠獨立生活的病人並非全部能夠生活自理,尚需人協助洗澡、如廁,因此,每10個中風患者家庭,約有5個可能得聘請看護。
糖尿病若控制不佳,會衍生出腎臟病、洗腎、視網膜病變、截肢等併發症,不僅病人受苦,也十分倚賴家人照顧。
藝人趙舜中風3次,同時有糖尿病,他在接受《康健》訪問時曾說,他住院時需要太太、媽媽、3個妹妹輪流照顧,一人生病,全家族辛苦。
人類與癌細胞都在找出路
新的標靶藥物延長病人生命、新一代化療藥物副作用少、新的手術方式傷口更小、新的放射治療能精準命中癌細胞……每當媒體報導「癌症治療大突破」,總讓人充滿期待。
癌症治療不斷推陳出新,但為什麼仍穩坐十大死因龍頭?並且,跟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34個國家相比,台灣的癌症死亡率高居第十名?
中央研究院院士、副院長陳建仁認為,關鍵在沒有早期發現癌症,發現得愈晚,療效愈不理想,容易擴散、轉移、復發,因此存活率也低。「人類在找新的治療方式,癌細胞也在找生命出路,藉由基因突變,對各種治療產生抗藥性,因此治療一段時間後就無效了。這是人類與癌細胞永不止息的戰爭。」
如果能盡早發現癌症,存活率將可大為提升。舉例來說,大腸直腸癌的發生人數雖然蟬聯6年第一,但多是早期,因此死亡率相對較低。台大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邱瀚模指出,透過篩檢發現的大腸直腸癌有將近一半是零期跟第一期,治癒率近九成。
「癌症=絕症」的年代早已過去。世界衛生組織強調,癌症可以有效預防、早期發現、完全治癒。陳建仁說,與其到了末端、下游(指已生病)才開始想辦法治病,不如從上游開始預防疾病、從中游提早發現疾病,不管對個人或國家,這都更符合成本效益。
目錄列表
UNTITLED1- 封面
- 目錄
- 目錄
- 目錄
- 目錄
- 版權頁
- 編者的話 因為這是全家人的事
- 熱線追蹤 北捷殺人事件1 落單的社會,游離的靈魂
- 熱線追蹤 北捷殺人事件2 勇敢面對傷痛,才能往前走
- 堅守中上游防線,戰勝6大疾病
- 打擊6大疾病,16位醫師詳盡解說,親切叮嚀
- 肺癌
- 從數字看肺癌
- 名人抗病 孫越(終身義工)我在唱著人生的副歌,輕快昂揚
- 治療肺癌武器多,活著就有希望
- 症狀篇 「感冒」一直沒好,可能是肺癌
- 檢查篇 層層檢查,讓癌細胞現形
- 治療篇 量身打造治療策略,晚期不等於末期
- 照護篇 8招助肺癌病人好好生活
- 預防篇 6關鍵,肺癌止步
- 肝癌
- 從數字看肝癌
- 名人抗病 石英(知名演員) 不放棄,該拚還是要拚
- 知道有沒有B、C肝, 比知道血型更重要
- 症狀篇 當心!肝癌到晚期才有症狀
- 檢查篇 影像學檢查,篩出九成肝癌
- 治療篇 多種療法靈活搭配,提高存活率
- 照護篇 6原則 肝癌病人這樣吃就對了
- 預防篇 三級預防,破除肝癌魔咒
- 大腸直腸癌
- 從數字看大腸癌
- 名人抗病 劉天和(天和生物董事長) 死未去,就要做對得起良心的代誌
- 為什麼大腸癌沒你想的可怕?
- 症狀篇 老覺得排便不乾淨?竟是大腸癌
- 檢查篇 治癒率近九成,糞便潛血揪出初期大腸癌
- 治療篇 配合治療,第四期仍有希望痊癒
- 照護篇 把造口當寶貝,享受玫瑰人生
- 預防篇 不要成為大腸癌盯上的6種人
- 心臟病
- 從數字看心臟病
- 名人抗病 許文明(台大醫院小兒外科主任) 病後覺悟,該過「人」過的生活
- 做好血管水土保持, 別讓心臟出賣你
- 症狀篇 腹痛、失眠也是警訊 慎防心臟異常奪命
- 檢查篇 不侵入身體,精準揪出狹窄血管
- 治療篇 確診後,你該搞懂的9件事
- 照護篇 2個好習慣,心臟健康一輩子
- 預防篇 20歲後的護心守則
- 中風
- 從數字看中風
- 名人抗病 李嗣涔(台大電機系教授)生過病,人生不再硬撐
- 中風死亡率下降, 搶救失能更急迫
- 症狀篇 加班勞累手麻木?竟是中風突來襲
- 檢查篇 多管齊下,確認病灶及病因
- 治療篇 治療愈早,失能愈少
- 照護篇 對未來盼望,相信中風會好
- 復健篇 6觀念,中風復健不再難
- 預防篇 8習慣,不讓中風找上你
- 糖尿病
- 從數字看糖尿病
- 名人抗病 陳順勝(高雄長庚醫院名譽副院長) 看診也要中場休息
- 未來十年, 台灣仍需積極對抗糖尿病
- 症狀篇 多數糖尿病人並不會 「吃多、喝多、尿多 ……」
- 檢查篇 任憑血糖失控,失明、洗腎找上身
- 治療篇 量身訂做,認真控制血糖
- 照護篇 飲食控制+運動, 糖尿病最佳治療處方
- 預防篇 少吃糖並不夠, 避免久坐才能遠離糖尿病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