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頸椎健康嗎?
偏頭痛、眩暈、耳鳴、喉嚨卡卡、胸悶、失眠…
始終找不出原因也治不好的種種症狀,你可能沒想到這些可能都是脖子受寒、
氣血不暢造成的。
做好頸部保暖,避免頸椎病帶來的全身不適症狀,是預防疾病的關鍵。注意頸部保養、避免受寒,可預防冬病、改善許多肩頸背部痠痛問題。
西醫角度來看:
頸椎內含脊髓、神經、血管通過,重要性可見一斑,但結構卻非常脆弱,稍有不慎就可能會損傷。當頸椎排列不正時,它們就會被壓迫到,導致局部缺血及神經傳導不順暢,身體便可能會出現上述各種的症狀
中醫角度來看:
頸部是經絡必經之道,有著許多重要穴道,更決定了頭部氣血是否通暢。
因此,除了維持正確的姿勢,冬天注意頸部保暖,也是遠離肩頸痠痛與各種頸椎症候群的關鍵。讓脖子暖了,一整年都健康!
中醫斷食168 看體質、看時辰決定你的斷食時段 結合168間歇性斷食與12經絡時辰養生法,補足西醫理念的漏洞,依照不同的體質,選擇不同的斷食方案;斷食與進食的時段,符合經絡循行的原則;食物選擇加入藥食同源理念,更能深刻養生。
留牙對策 中、西醫最強固齒術,守住每一顆牙 牙齒與健康的關係緊緊相依,但為何「他們」卻變成說換就換的「身體道具」與「使用零件」?留牙,跟留住其它器官一樣重要。如果你也怕看牙醫,更要收藏起來、徹底研究,用中、西醫必勝的留牙對策,阻止「牙齒小偷」搬走你珍貴的牙齒。
順著經期做保養 每月一次的生理期是女性健康指標!除了觀察經血、經痛等,月經周期幾天算正常?月經沒來會怎樣?非經期出血是疾病嗎?生理期減肥、養好孕、更年期怎麼做?想要「月來」愈瘦、愈美、愈健康,你一定要搞懂經期的秘密!
命運選擇題 要喝手搖還是白開水? 成年人每天可能需要做出3萬個決定,小到一日三餐,大到人生規劃,每時每刻我們都在面臨選擇。選擇困難、猶豫不決的背後是什麼樣的心理狀態?能毫不猶豫堅持某一選項的人,又具有什麼樣的心理素質?每次選擇都可能獲得一次快樂或後悔,該如何做出理想選擇?我們一起來探索。
跟著天氣養生 去年夏天,熱浪席捲全球,英國超過700人熱死,日本一星期1萬9千人中暑送醫。 年初,台灣一場急凍寒流,百人猝死奪命,醫院連急診病床都不夠用,醫護人員忙到沒辦法下班。 極端天氣對壓力大、不愛運動的現代人更是衝擊。 一打……
很多人認為吃甜食會讓心情愉快,身體可不是這樣想。 癌症、老化、肥胖、齲齒、高血脂、糖尿病、內分泌失調、憂鬱、躁鬱等,都是糖「不小心」造成的。 生活中常見的糖,舉凡精製砂糖(俗稱白糖)、二砂(俗稱黃糖)、冰糖、紅糖、糖漿等,多來自甘蔗;多數飲品會加果糖,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食品技師班……
◎暢銷書《囚徒健身2》作者保羅.韋德說:肌力是萬事之本。 因為想燃脂、練緊實線條、加強運動表現, 甚至加強新陳代謝、保有日常活動能力, 靠的不是慢跑、快走、騎自行車等有氧運動, 而是如仰臥起坐的肌力訓練。 肌力訓練其實具備「用更短時間達……
新四高100問 完全解答 三高+1 新四高危機 比癌症更致命 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這三高奪走的寶貴生命,比癌症還多;如今這慢性病「惡魔三兄弟」,新竄出一匹「黑馬」,甚至擠下高血糖,變成「新四高」中的老三,那就是「高尿酸」;過去台灣尿酸偏高的人高達7 成,比世界大多人種都高;尿酸偏高,就可能成...
終結慢性發炎 疲勞、失眠、疼痛、便祕、胃食道逆流、常感冒、心情差,居然都是身體在慢性發炎!拖下去心血管疾病、三高、多囊性卵巢、失智、自體免疫、癌症接著來!從每天3杯茶開始,名醫親授抗炎生活良方,養成抗炎體質超簡單。
假牙、植牙怎麼選?搶救真牙大作戰 老後想要有澎潤的面容、享受美食、維持健康活力,牙齒健康是關鍵,但據衛福部2021年統計,65歲以上國人平均自然齒只剩18.6顆,比完整的28顆恆齒少了10顆牙。為何會掉牙?許多人因嚴重的牙周病讓齒槽骨流失,某天發現整排牙齒不會痛卻鬆動、搖搖欲墜,才驚覺牙齒出了大問...
中西醫合療就醫指南 中西醫合療並不是多新的概念,台灣人很早就在「明察西醫、暗訪中醫」,自行做中西醫合療,有沒有療效、會不會有藥物交互作用等,風險自負。 一場疫情,讓人深刻體悟,單一種醫療無法解決愈來愈嚴峻的挑戰,合,才會有希望。 如今,中西醫合療是由中、西醫師主動提出、共同為患者尋思找出疾病治...
閱讀此書非常容易,無需任何條件,你可以對身心靈一無所知,只需用手輕觸書中圖案,便能獲得相應效果。 書中為大家帶來緩解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疾病如牙痛、胃、腎、眼睛、肝、膽、皮膚、失眠、煙癮、憂鬱、腦部、乙太體、能量體等二十多個能量圖案供大家使用。 官方網站:http://www.samanthe.com...
9月封面標 內心小劇場 演給誰看? 日常生活中一切情緒與感受的發生,都與他人互動息息相關,過往的生命經驗教會我們推敲、猜測他人或自己可能會有的反應或想法,但,這些推測一旦加入太多自我的觀點,就會演變成「內心小劇場」。這場戲裡究竟誰是導演?我們又在演給誰看? 女人最不需要什麼? 你...
親愛的,我的療癒夥伴! 低落的、失望的、悲傷的時刻,是誰陪伴了你,療癒了你?是毛茸茸的好朋友,是窗台上安靜的多肉,是手機裡的歌單,還是讓你忘記時間的電影,是虛擬的電子遊戲世界……你的療癒夥伴是誰?擁抱療癒夥伴,告別失落憂傷。
小孩為什麼喜歡有自己的秘密基地? 這是生物尋求安全感的本能。 心理學研究發現:安全感不足,影響孩子身心健康: 發展遲緩、語言困難、情緒調節差、 過動、專注力不足,人際困難…… 小海就是一位這樣退縮不語、不與人互動的男孩, 還好他有一個讓他感到安全的恐龍世界…… 本期與您分享藝術治療師在...
節拍超慢跑 ・「超慢跑」運動效果,多出走路2.5倍 ・專訪超慢跑隊長:徐棟英 ・以色列研究:跑步降低72%癌症風險 ・遊覽車司機只用3個月,完全逆轉糖尿病且停藥,靠「超慢跑」跑出新人生 ・無畏帕金森氏症,65歲練出強肌力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028 為何偏頭痛、咳不停、胸悶、手麻……
頸部寒百病來
打造暖脖子24小時提案
文/曾慧雯 圖/鄭佳玲
030 原來這些症狀都是頸部出問題!
林頌凱、潘長傑、賴佳君、吳明珠醫師的
頸部保暖小祕訣
036 24hr頸部保暖生活提案
038 7個頸部健康關鍵字,你一定要知道
樂活食尚
Food+Nutrition
060 放山雞沒出身豪門,卻住好吃好
文/王暄茹 攝影/陳德信
康健教室/譚敦慈
064 拒絕重金屬、亞硝酸鹽湯底,自煮「護心火鍋」
文/林慧淳整理
永續餐桌/朱慧芳
066 小荸薺大農業
聰明醫療
Smart Medicine
070 健保給付新藥,根除C肝現曙光
文/陳俊辰
074 該讓女兒打子宮頸癌疫苗?
家長最擔憂的「不良報告」
文/楊欣怡、李佳欣 攝影/林后駿
082 〈熊健康出任務〉
開刀房在做什麼?
文/謝懿安 圖/鄭佳玲
086 高喊安樂死之前,
台灣要先做好5件事
文/張靜慧
094 台灣突破性發現!
吃對減肥菌,甩肉好簡單?
文/陳俊辰 攝影/陳德信
097 3重點,秒懂首份華人
心房顫動治療指引
文/陳俊辰
逆齡時代/劉秀枝
092 神經病、精神病,還是神經精神病?
心靈關係
Fabrics of Life
幸福部落格
116 該不該送老媽去安養院?
文/吳若女 圖/鄭佳玲
真原醫/楊定一
112 透過瞬間「這裡!現在!」把神聖的你找回來
康健生活
Smart Living
122 黃健瑋│演員
在俄羅斯武術中練習情緒平和,我不再畏懼衝突
文/呂嘉薰 攝影/林后駿
125 無學習門檻的身心靈鍛鍊
快速透視俄羅斯武術西斯特瑪
策動改變
Policy Facilitation
102 銀髮幾歲停止開車?
先做好3個準備吧
文/李佳欣 攝影/林后駿
108 夢之湖─錸工場日間照顧中心
寓復健於遊戲,不出手的隱形長照
文/陳俊辰 攝影/陳德信
特別企劃
Special Report
044 喝湯,回憶裡總有那個人
文/謝懿安 攝影/陳德信
046 中醫師│陳峙嘉
喝一碗元氣湯,平衡失序的身體
050 菲莫琳主廚│芭娜娜
煮一碗幸福湯,家的溫度永遠都在
054 設計師│陳俊良
湯的思考 向前輩致敬
自然養生
Natural Health
130 中醫緩解生理期不適
文/謝懿安 攝影/陳德信 圖/鄭佳玲
136 中醫改善牙周病復發
文/謝懿安 攝影/林后駿
對證調養/楊世敏
140 熬夜傷身 有慢性病更要早睡、睡飽
大人社團
LOHAS Club for Grown-ups
144 社團人物|魏德聖(電影導演)
不管你幾歲、經歷過什麼,都要勇敢去愛
文/莊安華 攝影/林后駿
148 加點感恩、灑些趣事
好好吃頓年夜飯
文/宛家禾 圖/盧亞屏
152 張秋蘭(明華園星字戲劇團團長)
為了愛戲曲的年輕人,我們圍爐+紅包
文/宛家禾 攝影/陳德信
156 紀美霞(屏東基督教醫院護理師)
農地裡的年夜飯 全家族的會議
文/宛家禾
孫叔唱副歌/孫越
147 自己找樂子,遨遊想像看雲去
微笑季刊《慢島款款行》
158 鳳林小鎮,慢城的款待滋味
文/蔡昇達 攝影/蔡昇達、曾瑞騰
焦點
Focus
編者的話/李瑟
10 想起要被截肢的鄰床病人
本期受訪醫生、學者、專家
12 謝謝你們為傳播正確的健康知識而努力
本月就一招/林慧淳
13 側身胸肩伸展,放鬆肩頸胸肌輕盈過好年
本月一個好改變/李瑟
14 抱抱60秒,愛的感覺一整天
名醫養生術/林貞岑
16 黃莉棋(國泰綜合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
鑄鐵鍋慢料理+勤做伸展,身心平衡不發胖
自我測驗/陳俊辰
22 牢記護心6知識,安度冬天
請問康健
17 怎樣休假才不會愈休愈累?
18 感冒吃什麼才好得快?
康健短波
20 一個理由,讓你愈忙愈迫不及待去健身
20 動物可緩解自閉兒的社交焦慮
21 抽菸+糖尿病,早死風險增加
21 失智不只是大腦生病,心臟也遭殃
115 懷孕血糖過高 恐造成胎兒心臟缺陷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