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購買品項 | 原價 | 售價 | |
---|---|---|---|
電子書 |
|
NT$160 | |
經理人月刊(24期) | NT$2199 |
【主題學習Back to Basics】你也做得到的Google式管理
究竟Google有什麼魔力,可以吸引全球最優秀的人才齊聚一堂,打造創新又有競爭力的產品?薪資和福利或許是簡單而直覺的答案,但每位Google人都告訴你的卻是,因為它對人的尊重,讓員工打從心裡認同它。怎麼做?任何企業和經理人都做得到。
顛覆管理學 談顛覆管理學,必定是傳統的管理知識、制度有了破口。如今,創新成為這個時代最重視的一件事,每個人都想談「新」,找尋新的商業機會、新產品、新的管理方法,但我們的工作制度卻還是使用近百年前的模式,規定人們必須遵守朝九晚五的工時、坐在封閉式的小空間、數著今年還有多少休假時間。 當行動...
變革管理 現在社會變動快速,企業若不改變就沒有競爭力。為什麼企業轉型時常失敗?如何讓公司做到成功轉型、改革?跟著管理大師約翰 ‧ 科特,徹底解讀成功轉型的關鍵8步驟。
團隊管理:打造有向心力、執行力的隊伍 我們從出生以來,到求學、就業,再到退休回歸個人生活,幾乎都是「某個團隊或團體的一員」。這個團隊,可能是家庭、班級、社團、部門、單位、公司、組織、機構,甚或一個國家或種族,規模或大或小,你的歸屬感或強或弱,貢獻度也或多或少,但是你的喜怒哀樂,絕對都是和這些群...
邏輯思考筆記術 筆記的技術 面對海量資訊,需要解決的問題越來越多。堆積如山的事塞滿你的頭腦,卻不知道怎麼整理、下手解決?筆記不僅僅是記錄訊息,更能鍛鍊邏輯思考和反應速度。活用康乃爾筆記、麥肯錫筆記、豐田Excel筆記、高速解題筆記、自省成長筆記,幫你從沒想法到有辦法。學會筆記的技術,筆記本就...
當一隻突變的鱷魚 每次看到「談判必勝」「絕對成交」「保證說服」這類字眼時,我內心總是立刻起反感,因為如果世上存在這樣的絕學祕技,我們大概也不需要「失敗學」「復原力」「抗壓力」這些學問了,因為滿街都是成功者。我們只能說,每個做出成績的業務員都有自己的一些心得或心法,讓他們可以屢敗屢戰,漸漸地一勝...
【TED講者都是訓練出來的】向TED學說話的藝術 你應該已經很難確切地回憶起,第一次看到TED影片是什麼時候。也許是在某個課堂上,也許是在一個演講的場合裡,也許是朋友推薦你一定要看。總之,從某個時期起,TED影片就成了人們傳遞和吸收新知識和新觀點(或許還有人推薦你拿來學英文、練聽力)的管道之一...
目標管理 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在1954年出版的《彼得杜拉克的管理聖經》裡,提出了「目標管理」(MBO, Management by Objectives)的概念,並首度為「目標」這個詞賦予了管理上的意涵。 六十多年過去,或許你覺得目標管理早已過時;或許你甚...
戴上歷史的眼鏡,重新理解經典。 沒有過時的管理理論,要看你怎麼用、用在哪裡。 從歷史脈絡追溯管理學的演進。
超級店長學 在哪裡開店才適合我?請來的工讀生一個禮拜就辭職?不知道怎麼跟八年級的員工相處?該用什麼方法,才能讓顧客多買一點?不只你在煩惱,只要身為店長,天天都在思考這些問題。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的統計,台灣有6成的人從事服務業,貢獻的GDP更占全國將近7成。如何帶領這麼多人,突破目標業績、撐起...
每一次的經驗,都能累積成更好的自己 近一年提到SOP(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標準作業程序),許多人腦海中第一個跳出的,大概就是台北市長柯文哲了吧。打選戰時,他下命團隊處理各種大小事務,像是財務管理、跑行程、媒體專訪,連臉書PO文的細節都建立了SOP。這種凡事講求...
立即可用的高效Office工作術 改掉14個常犯的錯誤,做好文件編輯基本功,在小細節裡展現專業。 精選43個實戰操作技巧,文件、圖表、簡報、報表,做得快速、簡潔又有設計感。
編者的話: 根據104資訊科技2018年針對應屆畢業生的「履歷健檢」調查結果顯示,有84%的企業人資在乎能否從履歷表看出求職者「是否具備該職務應有的特質」。如果履歷表能展現技能與個人特質,才會進一步思考是否邀約面試。 104人資學院資深副總經理花梓馨更表示,只有25%的履歷表能獲得面試機會,求職者...
成大事的祕訣:做好每一件小事 修練成功的33個細節 在NBA握有3座總冠軍戒指的球星勒布朗.詹姆斯(LeBron James),除了苦練球技,其實還有不為人知的小細節。每次比賽前,他會默念美國前總統老羅斯福(Theodore Roosevelt)的演講稿,像是「重要的不是他人評論,或別人教你...
你曾經訂下多少目標,最後無疾而終或功敗垂成?在你深切自責執行不力之餘,是否曾經想過根本問題是設定目標的方法錯了?無論是要壯大公司、減重、跑馬拉松,你都得從設定目標開始,擘畫成功藍圖。 原文書特色: 《華盛頓郵報》好評推薦 《UP 學》Marshall Goldsmith、四...
本期目錄: ● 五分鐘摘要 ● 團隊決策成功十步驟 1. 想作出好決策,就得兼容並蓄,爭取團隊成員協助 2. 列出大家共同的期望與渴望達成的目標 3. 找出真正的問題,別被聽來不錯的解決辦法迷惑 4. 能看出各種可能的方案,而非自己中意的選擇 5. 以成果導向作為審視各項方...
成功不靠天分或運氣,憑藉的其實是自律。不論你是否願意,該做什麼就去做,別為自己找藉口!從此刻開始運用自我控制、自我管理,以及從情境中抽離出來,就能創造美好人生。 原文書特色: ☆ 暢銷書《攻心為上》作者 Harvey Mackay 好評推薦 ☆ 暢銷書《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作者 Og...
編輯台時間 Editor's Time 不做什麼,你會更成功? 又到了訂定新年新希望的時節了!2012年,你除了列出新年度的To-Do List,不妨試著也列出一份Not-To-Do List。 《UP學》作者馬歇爾.葛史密斯(Marshall……
成功者8個習慣 成功,更要幸福 溝通,更要聆聽自己 一次讀懂成功學之父史蒂芬柯維史上最暢銷、2500萬本的銷售量,《財星》100強企業90%共同的訓練課程。 柯維所提倡的成功學,不是財發名就,更不是如何策略……
【世界通行的工作技能】 「沒人記得第二個登上月球的人是誰」「誰會記得第二個登上聖母峰的人」這類句子常被用來提醒「當第一名」的影響力與重要性,晚那麼一步,就註定要遭到遺忘。這其實是人性對於頂尖、卓越、成功的嚮往與欣羨,總覺得當中蘊含著過人的天賦、驚人的毅力、傲人的祕訣。說得更白話一點,……
【跟自己賽跑的人】 今年是《經理人月刊》第八屆「MVP經理人」選拔,從2008年起,我們每一年都在社會上的各個角落,不分產業、領域、位階,遴選出100位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持續付出努力、勇敢做出突破的專業工作者和經理人。 這100位MVP經理人的意義,不在於數……
好主管必修的領導、溝通、心理、人際學分 傾聽的技術 處於接收訊息管道多元的分心時代,在有限的時間下,溝通時,別人說了什麼,人們往往只有「耳聞」卻非真正「聽見」。傾聽,往往成為最被忽視的軟實力。但是,聽,是自己受益;說,是別人受益。在溝通過程中,唯有聽懂了,才能說對話,思想交流才會真正發生。聽...
【編輯台時間】
管理的實驗室
艾瑞克.施密特(Eric Schmidt)出生於1955年,是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電機碩士、柏克萊電腦科學博士。他待過有輝煌研發紀錄的貝爾實驗室和全錄(Xerox)帕羅奧圖研究中心(PARC),也陸續在昇陽(Sun Microsystems)和網威(Novell)當到高管。
2001年,他加入Google,那年他46歲。創立於1998年的Google才3歲,兩位都出生於1973年的創辦人賴瑞‧佩吉(Larry Page)和謝爾蓋‧布林(Sergey Brin)大約28歲。
在施密特與Google前同事合著的《Google模式》裡有這樣一段話:「身為經驗豐富的企業主管,我們加入Google時,懷抱的想法是要在這個地方引進『大人的監督管理』(adult supervision)……」結果如何?
在不算長的時間裡,也許是2003年,當「大人們」提出的任何有里程碑、審核流程、產品上市時程的計畫,都被年輕的創辦人「打槍」以後,他們終於知道,「說到管理策略,在當時,我們只確知一點,那就是:我們在20世紀學到的很多東西是錯的,得從頭來過。」
雖然我們無從得知詳情,但是這應該是一個職場上好的跨世代教學相長的範例:前輩不會倚老賣老,能夠謙虛地遺忘所學(unlearn);年輕創業家在願意接受「大人監管」的同時,也敢於堅持做自己,覺得看不慣、行不通、不知道的事,就說不,就努力嘗試新的方法。
在看過資深的產品管理主管提出的一份完整的產品計畫書後,佩吉的反應是:你有見過哪個團隊超前計畫的時程?(如果沒有)那要這個計畫幹什麼?只會讓我們礙手礙腳,一定有更好的方法,去找工程師談談吧。
這或許也預示了Google往後的「實驗管理」之路:處在VUCA(多變,volatility;不確定,uncertainty;複雜,complexity、模糊,ambiguity)的世界裡,他們只知道,已經被驗證過沒什麼成效的管理方式就不要勉強再用了,他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盡其所能地招募最優秀的工程師,然後放手讓他們自由發揮。」
看似不足為奇的兩句話,許多企業或主管都說的出來,就看用什麼方法去做。從現在的時空來看,市值曾經飆破蘋果,達到世界第一的Google,要找人有什麼難?福利那麼好,誰會不想去!
然而,Google對於人才的「執迷」,是在他們還很小、很窮的時候就這樣了。《Google超級用人學》裡提到,「Google在創業初期沒有錢延請菁英,不但1998年成立當年沒有營收,員工薪資在科技業也連續幾年敬陪末座,」甚至到了2010年,當時Google已經夠有名了吧,大多數決定加入Google的人,都還是自願減了薪而來的。
在這本書裡,你可以看到Google對於人才的始終如一:沒錢的時候,就用沒錢的方式(出怪題、看學歷)找到好人才;有錢的時候,更要傾盡全力,提供最優渥的福利來徵才和留才。如同《財星》(Fortune)所說,Google會用一套嚴謹的分析方式,去想方設法提振士氣(rigorous analytical approach to morale)。
在《財星》「2017年最佳工作地點」(Best Companies to Work For)名單裡,成立19年的Google已經11次入選,今年是第六度排名第一。這項調查不是公司自己準備很多資料申報角逐的,而是由各企業員工「匿名」替自己的公司打分數:在Google,有97%的員工說,他們的公司很棒。(At Google Inc., 97 percent of employees say their workplace isgreat.)而這群覺得公司很棒的人,在他們的盡情發揮下,讓全世界億萬人的每一天都「不能沒有Google」。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