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居不一定代表孤單、寂寞,獨居一樣可以快樂生活。不過,想要選擇獨居前,還請三思,評估個人是否有能力獨居,如此,才可以大聲地說出:「我獨居、我快樂!」
「慈悲關懷社區」是近年來在國際上最受矚目的公共衛生運動之一,此社區總體營造核心理念,不只照顧、醫療,還涵蓋了生命末期議題,希望帶領整個城市營造自在談論生死的氛圍。 由國民健康署領軍在國內推動「慈悲關懷社區」,最積極的台北市在短短兩年內已有二十個社區掛牌。到底慈悲關懷社區的意涵是什麼?我家附近也...
在從事志工服務前,您已經充分了解志工服務是怎麼一回事,也知道該如何當個好志工了嗎?志工服務不是只有滿腔熱誠就可以做到的,還有許多眉角要先弄清楚,當志工是一份榮譽,而非優越感,有了正確的認知,才可以快樂當志工。
退休了,終於可以自在地去旅行,這是許多退休族第一件想做的事。 但我們也發現,許多退休族在認真地遊山玩水兩、三年後,覺得該玩的地方都玩過了,旅行對他們似乎沒有吸引力了。 旅行不好玩嗎?也許不是,只是旅行團都是走馬看花的行程,缺少了旅程中的體驗,無法讓記憶扎根。如果為旅行再加點味,是否會更有趣,...
台灣在六年後也將成為超高齡社會,共生社會所提出的公助、共助、互助、自助如何讓每個人都能在熟悉的環境中生活到最後一刻?共生社區的內涵是什麼?日本經驗可以如何移植到台灣?目前又有哪些社區已經朝著共生社區的方向前進呢?以下是我們的報導。
本期專題,我們訪問了護理師、語言治療師,以及實際案例,藉由報導,除了希望讓讀者認知「鼻胃管是可以移除的」,也要讓大家了解鼻胃管的使用時機與何時可以撤管,以及如何撤管,更希望讀者能夠一起分享撤管案例後,重回自主人生的尊嚴與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