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創造什麼,才夠創新?答案是,顧客價值。沒有新的顧客價值,是沒有靈魂的創新,頂多只是技術的展現。唯有「顧客價值創新」,才有顧客願意掏出腰包買下你的創新。
你曾經訂下多少目標,最後無疾而終或功敗垂成?在你深切自責執行不力之餘,是否曾經想過根本問題是設定目標的方法錯了?無論是要壯大公司、減重、跑馬拉松,你都得從設定目標開始,擘畫成功藍圖。 原文書特色: 《華盛頓郵報》好評推薦 《UP 學》Marshall Goldsmith、四...
服務業大亨的七個傳家寶:萬豪傳奇 YOU CAN'T LEAD WITH YOUR FEET ON THE DESK 萬豪酒店集團從一處小啤酒攤發跡,以驚人的速度擴大規模,成為跨全球70國,擁有超過400間飯店的龐大企業。萬豪集團如何憑藉7個信念,打造出優質的企業文化?
選定目標、打造合適的武器、計畫和執行攻擊——這組 3 段式行動方案聽起來適用很多種情況,開發新客戶就是其中之一。作為銷售尖兵,你必須找對對象、用對方法、放對力氣、一擊中的。 原文書特色 ☆亞馬遜網路書店排行榜暢銷書 ☆銷售策略專家 Jill Konrath 等名...
找工作,跟著你的熱情走就「糟」了?! 當坊間所有知名大師都在鼓勵你追求自己的熱情,本書作者卻要你懸崖勒馬,認清這套想法可能正是導致你對目前工作感到挫折,或不斷換工作的肇因。 原文書特色: ☆亞馬遜網路書店排行榜暢銷書、《出版者周刊》好評推薦 ☆行銷大師 Seth Godin、Linke...
本期目錄 ● 五分鐘摘要 ● 步驟#1 企業學習如何進行「經營模式再造」 ● 步驟#2 擴大「經營模式再造」的規模 ● 步驟#3 持續進行「經營模式再造」的活動 ● 步驟#4 追尋新的機會目標 ● 回應與討論
本期目錄 ● 五分鐘摘要 ● 早期的星巴克 ● 萬丈高樓平地起 ● 快速成長 ● 經營理念的爭辯 ● 股票上市 ● 未來之路 ● 回應與討論
本期目錄: ● 五分鐘摘要 ● 階段一:統御能力——重新校準策略 ● 階段二:治理能力——重新校準標準 ● 階段三:關鍵能力——重新校準業務 ● 在地觀點 —— 三階段浴火鳳凰,還不夠...
本期目錄: ● 五分鐘摘要 ● 步驟1 —— 下定轉變的決心 ● 步驟2 —— 釐清公司「為什麼」從事這項業務,而不只是「如何做」 ● 步驟3 —— 別讓過去的勝利成為未來的絆腳石 ● 步驟4 —...
本期目錄: ● 五分鐘摘要 ● 第1件事你有創業家的特質嗎? ● 第2件事關鍵——適當時機的適當構想 ● 第3件事市場和競爭 ● 第4件事人 ● 第5件事我要錢! ● 第6件事商場上的法律事務 ● 第7件事退出——繼續前進 ●...
本期目錄: ● 五分鐘摘要 ● 第1部——「低度風險企業家」的成功要件 ● 第2部——重要的實用創業原則 ● 第3部——打造高報酬的企業 ● 在地觀點——與大環境拔河的台灣創業家/吳作樂...
本期目錄: ● 五分鐘摘要 ● 團隊決策成功十步驟 1. 想作出好決策,就得兼容並蓄,爭取團隊成員協助 2. 列出大家共同的期望與渴望達成的目標 3. 找出真正的問題,別被聽來不錯的解決辦法迷惑 4. 能看出各種可能的方案,而非自己中意的選擇 5. 以成果導向作為審視各項方...
水平思考大師迪波諾說:簡單,才是聰明人想要尋找的價值。 本期目錄: ● 五分鐘摘要 ● 簡單有何價值? ● 如何才能做到簡單? ● 為什麼有些人喜歡複雜? ● 如何化繁為簡? ● 用樹來比喻簡單 ● 化繁為簡的主要方法 ● 過於簡略的危險 ● 過簡單的生活 ● ...
6大夥伴關係讓傳統商業關係,從對立變合作,從成本變資源! 本期目錄: ● 五分鐘摘要 ● 夥伴關係的力量 ● 你需要的六大夥伴關係 ● 建立夥伴關係──內行人的提示 ● 在地觀點——如何讓夥伴關係從種籽變大樹/趙如媛
創業有兩個層面:微觀,凡事回歸基本面;宏觀,夢想改變世界! 本期目錄: ● 起步的藝術 ● 定位的藝術 ● 推銷的藝術 ● 撰寫事業計畫書的藝術 ● 撙節開銷的藝術 ● 聘雇人才的藝術 ● 募集資金的藝術 ● 合夥結盟的藝術 ● 建立品牌的藝術 ● 造雨的藝術 ...
透過網路、外包,抓緊60%原則、槓桿原理,你就可以出發闖天下! 本期目錄: ● 獨力創業的概念 ● 獨力創業的關鍵原則 ● 揭開一個人就搞定的迷思 ● 來自獨力創業者的私房密笈 ● 如何評斷獨力創業的點子 ● 獨力創業的成功案例
公司的最佳決策,為什麼往往撐不到2年就無疾而終? 本期目錄: 基石1── 確立清楚明確的方向 基石2── 網羅適當好手 基石3── 一開始盡量「買通」員工 基石4── 以員工的進取心作為前進動力
RE/MAX全公司都是老闆,所以創造出全球最大房地產仲介品牌! 本期目錄: ● 要點整理/Key Words - 構築夢想 - 草創初期 - 初期障礙 - 資金不足 - 讓夢想成長 - 今日的RE/MAX - RE/MAX成功的重要原則 ● 在地觀點&md...
你聽信「創業迷湯」?那就給你個當頭棒喝! 本期目錄: ● 五分鐘摘要 - 守則1 致力於打造優秀團隊── 而不是優秀點子 - 守則2 摸透你的顧客 - 守則3 趕快讓手上現有的產品上市,馬上! - 守則4 籌募剛好足以達到下一個里程碑所需的資金就夠了 - 守則5 投...
「萬能先生」麥凱,世界5大演說家之一,幾句話便能無中生有! 本期目錄: ● 五分鐘摘要 - 第1部麥凱銷售速成秘訣 - 第2部麥凱談判速成秘訣 - 第3部麥凱管理速成秘訣 - 第4部速成小招式 ● 在地觀點—— 漫談新行銷經驗/ 黃永猛
美國「年度最佳小型企業代言人」葛崔的沙場老經驗! 本期目錄: ● 五分鐘摘要 - 生命週期 - 另一種結果 - 建立資產 - 克服天敵 ● 在地觀點—— 肯用心,創業只是水到渠成/ 張瑞光 ● 大師知識看板—&mdash...
行銷物理+創意化學,你就是商業點子王! 本期目錄: ● 五分鐘摘要 ● 鍊出商業金頭腦 - 行銷的物理3大定律 - 創意的化學3大定律 ● 在地觀點—— 3個問題決定用創意創業/ 張庭庭 ● 大師知識看板—— ...
沒有行動的知識,就像一盤吃不到的鵝肝醬! 本期目錄: ● 五分鐘摘要 ● 為知識搭起行動的橋樑 橋樑1: 了解「為什麼要做」 橋樑2: 避開「花言巧語」的陷阱 橋樑3: 獲取知識最好的方法是從做中學 橋樑4: 動手做的過程中,錯誤是不可避免的 橋樑5: 恐懼會拉大...
從1980年代開始,我們就習慣把「標竿學習」掛在嘴上,以為學習各領域最優秀對象的片段做法,便能複製他人的成功。這正是寫作、閱讀商業書籍「思想懶惰」者,最容易陷入的「成功迷思」。
本期目錄:
修練1:重要需求
修練2:價值創造
修練3:創新鬥士
修練4:創新團隊
修練5:組織協調
主題看板:
價值因子(Value Factor)
在「矽谷創新靈魂源頭」SRI國際研究中心為台灣工研院開設的短期培訓課程中,開宗明義就讓受訓學員了解,研發是要做Important Thing,而不是Interesting Thing。其中,價值因子分析(Value Factor Analysis)可以幫助研發人員了解,產品屬性與顧客價值之間的關係,進而訂出顧客重視的產品屬性。價值因子分析是一張表格,在列的部分詳細寫上產品的價值項目,每個項目給予權重(Weighting),另外在欄的部分寫上競爭對手與自己要開發的產品,針對每個項目給分。然後就可以用一張表看出,敵我產品在顧客價值上的差距。這種方式也可以用在行銷策略上,例如便利商店可以藉助這種方式,分析目前提供的服務帶給顧客哪些價值感受,選取最受重視的項目作為主要訴求。
顧客價值創造(Customer Value Creation)
顧客關係維繫的重心,從過去的人際關係,轉變成顧客滿意,再轉為顧客價值創造。顧客價值創造是企業導入顧客關係管理(CRM)的第一階段要務,目標在開發適合不同顧客的產品或服務,滿足不同顧客的需求,而企業在顧客價值創造中的最重要功能就是,合理安排和協調各種價值創造活動,實現顧客價值最大化。要實踐顧客價值創造,必須不斷優化價值鏈,透過更有效率的方式提供更有價值的產品和服務,強化顧客認知價值。我們可以藉由訂單流程,簡單說明顧客價值創造的過程。從顧客端來看,顧客在傳統流程中,只接觸了訂貨及提貨兩個階段,並未參與中間的生產過程,等到最後產品拿到手上才發覺有問題,買賣雙方都必須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處理後續的問題。顧客價值創造指的是,讓顧客參與產品從設計、開發、製造到驗收的整個過程。顧客能夠藉此督促企業,生產出最符合自己需求的產品,而企業本身也可以因此提高競爭力及回應速度。另外從企業組織層面來看,可以讓顧客的意見直接傳遞到從上游供應商到下游經銷商的供應鏈。
自1990年代起,勤業管理顧問公司(Arthur Andersen Business Consulting)認為,顧問公司的重點是要發展創新解決方案,協助顧客創造價值,所以把知識管理設為發展重點,並且定出願景:「發展並育成協力環境,讓顧客容易分享勤業的全球實務知識與經驗,促使顧問以最創新、最領先的解決方案,快速回應客戶需求。」結果從顧客價值創造出發的知識管理政策,每年為勤業增加了1,200萬美元的獲利,在市場上創造的競爭優勢每年預估是2,500萬至4,800萬美元之間,並且每年節省了近1,330萬美元。
聚會場所(Watering Hole)
「Watering Hole」指的是一般人放鬆或喝酒的地方,如pub或是bar,在這裡則是指組織內非正式的聚會場所,例如茶水間、會客室、會議空檔,或是網路論壇等。根據「人力發展中心」(Center for Workforce Development)的研究報告顯示:一般人對於工作內容的認知,有70%來自非正式場合中,也就是與同事的互動,只有30%來自正式訓練。政治大學企管系教授管康彥表示,今日的經理人不能再靠過去的方式經營企業,組織不應該設計成像是石頭建構起來的金字塔,而應該是像嘉年華般的聚會場所,甚至是現場即興表演的劇院,才能在變化快速的環境中,帶來活力與想像力,賦予組織彈性與適應能力。
另外,員工透過非正式場所不期而遇的對話與閒談,也是產生知識交流與分享的一種方式。《知識管理》(Working Knowledge)作者戴文波特(Thomas H. Davenport)與普賽克(Laurence Prusak)就認為,「自由閒談」是員工發掘自己所知,進而與同好分享,共同創造組織新知識的主要過程。這種腦力激盪的方式,比起讓員工孜孜不倦固定在座位上辛勤工作,更有意義也更具效果。一旦建立起慣例,在企業面臨難題時,員工就會很自然地聚在聚會場所討論問題,分享解決方案。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