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想重讀高中歷史課本,主要是想了解目前高中歷史教育,我們的政府選擇什麼題材及內容,來教育這一代的高中生關於臺灣的歷史。這三十年來,臺灣社會歷經了劇烈的政治及社會變遷,我們這一代(五年級生)與下一代(八年級生)接受的歷史教育今昔變化不小。
國家內憂外患的解套之書。 「不關心政治,就等著被糟糕的人統治。」―柏拉圖 當代最具權威性作家, 套用個人創傷的心理療程, 拆解七國如何挺過三大類危局, 借鏡歷史,在動盪中找到曙光。
理解新疆的重要研究,揭開再教育營真實狀況 探究極權統治的再進化 面貌、聲音、行為、情緒,高科技監控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掌握人類 這一切不只來自中國,更來自美國矽谷與西雅圖 人性在監控下的扭曲及兩難,無所遁形
本書提出歷史教育的三項基本要素:文本閱讀、證據概念、問題探究。書中不僅剖析歷史閱讀的基礎、試述文本證據的推演,還延伸提示如何帶領探究課程。作者長期關注英、美等國與臺灣的歷史教育,其透過豐富的文獻資料、嚴謹的學術考證,以及富含多年教學的實務經驗,期盼能引領讀者從史學的萬千文字中尋得關鍵,一同培養歷史思...
本書試圖檢討後現代主義對史學的影響,並梳理西方史家在這場衝擊之下,如何熔後現代主義與史學研究為一體、拓展史學新道路,帶領讀者一探後現代主義與歷史學之間的羈絆與聯繫。
本書從中國醫療史上的幾個議題出發,透過社會風俗、醫療技術、臨床病徵的探討,叩問「什麼是生命?」的核心命題。並期待藉由探索個體生命觀與整體文化不朽活力,將歷史學普及於大眾的內在與生活。
本書觀察中國國家與宗教關係、政治與經濟關係(即財政措施)、國家與工業化關係,探討如何將中國史整合進全球史,掌握到貫通多元地區而形成今日複雜世界的全球連結,以此取代侷限化的歐洲在全球歷史變遷分析中的地位;並透過連結討論「一帶一路」倡議與全球環境議題,觀察歷史中的行動者之能動性及其運用,是如何有意識或無...
本書探討唐宋之際思想巨變的起點:安史亂後的儒家復興,尤其著重文人與儒家復興的關係;全書分為「總說」和「分論」兩部分。「總說」一篇為針對中唐思想變化起源與性質的大規模、長時期、結構性論述。「分論」九篇則是相關具體問題的探討,內容涉及中古心靈的基調,六、七世紀(南北朝末期至唐初)的思想狀態,安史亂後的文...
跟著薛仁明讀《史記》,成王敗寇之間,打天下的道理竟與為人處世的門道件件相通;原本散盡家財只為刺殺秦王、面對黃石公的刁難氣得想暴打對方的毛頭小子張良,最終洗盡驕氣變得從容;喜歡捉弄他人,參加宴會時沒帶禮金也大剌剌謊報數字,還坐了上座的無賴劉邦,關鍵時刻卻有那麼強大的韌性與能量……一個個古人讀來與我們如...
新資料●新觀點●新方法 歷史課本沒有告訴你的事 ★甲骨文不是最早的文字?毛筆字才是? ★「中原」在哪裡?為什麼華人自稱「炎黃子孫」? ★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大禹先生,「家」在何方? ★為什麼夏商周三代王朝更迭如此相像? ★世界最早的人類文明在長江?
本書以歷史家為主軸,自諸多著作中挑選精彩的篇章,引領讀者一探究竟,希望讀者能因此知悉歷史的結構和方法,成為學習歷史的基礎,亦能從大史家在文章中闡明人世間的某些道理,感知其終極關懷。
我之所以想重讀高中歷史課本,主要是想了解目前高中歷史教育,我們的政府選擇什麼題材及內容,來教育這一代的高中生關於臺灣的歷史。這三十年來,臺灣社會歷經了劇烈的政治及社會變遷,我們這一代(五年級生)與下一代(八年級生)接受的歷史教育今昔變化不小。
其中最大的差別是,現在的高中歷史課本,臺灣史的比例提高了許多。例如我讀高中時的歷史課本只分為本國史及外國史。本國史的部份從北京猿人、山頂洞人等中國史前時代講起,歷經三皇五帝、夏、商、周、春秋、戰國、秦、漢、三國、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以迄中華民國。中國歷史悠遠流長,歷史課本每個朝代只分配到幾頁內容而已,只能蜻蜓點水式的,學生背記幾位皇帝的諡號、知道幾場重要的戰役或大事而已。關於臺灣史的部份,內容少之又少。
現在高中歷史課本則區分為「臺灣史」、「中國史」、「世界史」;高一上學期先讀臺灣史,高一下學期讀中國史,高二全學年則讀世界史(上下冊),高三的歷史課則改為選修課程,討論歷史專題。這樣的歷史教育,由近而遠,先認識自己生活的土地開起,由臺灣、中國,而擴大至全世界,像同心圓般的一層層向外散。現行的高中課本,將臺灣史成為專冊,比例加重,頗符合國家當前的現狀,而中國史也是專冊,並不偏廢,也適合當前的國情。
現行高中歷史課本,沒有統一教材,而是書商在教育部制定的課網規範之下,編輯教科書,送審通過後,學校自行採購核准版本的教科書。我的女兒學校採用龍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所出版的高中歷史課本(2008年),因此我讀的是龍騰版教科書。本書就以龍騰版的教科書綱要及內容為架構,重新編寫,並補充相關的歷史資料,而個人的見解或評論,會以附註或獨立專欄的方式呈現,不與教科書內容混合,使編寫之後的內容,仍符合高中歷史教科書的基本內涵與精神。書中特別穿插一些相關歷史照片或地圖,做為讀者閱讀時輔助參考。由於這些老照片都已屬於公共版權,有些也不知原始來源,所以就不再一一註明圖片出處。
謹將這本小書獻給像我這樣四、五十歲以上的臺灣人,我們在高中時,沒有機會深入讀到關於我們自己土地的臺灣歷史,現在如果有時間、有機會,建議可以回頭重讀高中臺灣歷史教科書。
作者介紹
Tony(黃育智),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網站版主(網址:www.tonyhuang39.com)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