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史上最不能忽視的軍閥政要,名聲馳騁中外的山西豪傑!
閻錫山主政山西三十六年,其一生擁蔣也反蔣,聯共也反共,抗日也通日;
擅以切換立場來因應外在風險,
終身貫徹「適中求對」的處世哲學,人稱政壇「不倒翁」。
歷史傳記暢銷作家張戎:這是一本必讀的書。 少數民族、宗教團體、農民、藝術家、企業家、質疑各項政策的黨員……他們才是受到這場巨大災難影響的普通人,但他們的故事幾乎被歷史淹沒 以人民視角書寫中國革命史的最新觀點!揭開毛澤東宣傳假面,還原中共建國真相! 人民發聲的歷史,是正史難以承載的生命重量。來自...
‧慶親王奕劻在匯豐銀行的一百二十萬兩存款,為何不翼而飛?真是被知情者和銀行瓜分? ‧八國聯軍庚子賠款後,美國願退賠款的原因與其始末究竟為何? 晚清名報人汪康年,創辦過《時務報》、《時務日報》、《昌言報》、《中外日報》、《京報》、《芻言報》等報。 以其獨立的判斷,質樸的文字,翔實記載晚清時事。
本書為曹汝霖晚年寄寓美國所成,發自肺腑之聲,無華美文字雕琢,完整保留曹汝霖渴望救贖的靈魂。「二十一條」是日本帝國主義試圖全面控制中國人民的秘密條款。除了要求北洋政府割讓東北領土,其中第五項更要求設立日本顧問,兩國用同一軍械,警察由日本訓練,小學用日本教師,允許日僧到內地傳教,以教育之意行思想改造之實...
刺殺宋教仁為何誤了民國與袁世凱? 北洋軍閥的由來、長成與分立。 民國匪閥張作霖、王天縱、孫殿英因何興起? 唐生智手下大將、汪精衛身邊要員──臧卓 又一精闢分析北洋軍閥與民國史事的珍貴回憶錄。
◎「中華民國」是誰起的名字?「中華民族」是誰後悔莫及的發明? ◎蔣介石誓師北伐,但最大功勞得給俄國將軍加倫。 ◎陳炯明並沒有叛變,他只是反對孫文破壞《約法》自立為非常大總統。 ◎課本說袁世凱是竊國大盜、民國罪人。看過他背黑鍋的證據你會想:他才算國父。 你在兩黨的官方歷史文件裡,都不會看到這樣的記載...
歷史上的汪精衛,是書生、詩人、革命家、政治家、英雄、漢奸…… 但在這些身份背後的那個人,到底是什麼模樣? 一名嗜讀歷史故事的高中自學生, 碰上評價兩極的歷史人物汪精衛, 少年決定透過自己的筆,找尋汪氏的真實面貌。
我五遊滿宮……其地在市塵之外,積雪籠罩了一切,車馬之聲幾絕,雞犬之聲無聞,固已寂寥如墟墓。其時又值冬天晷短,西邊黯淡的斜日,格外映出一片淒涼景色。這些都正是象徵了滿洲國的末日。──《滿宮殘照記》
在《近代史的墮落﹒國共卷》裡,劉仲敬選擇了二十三位大家耳熟能詳的人物,分析了他們為何成為他們,何種力量主導、推動他們的行為,而他們在歷史的節點上,做出何種選擇。作者藉著評點人物的方式,以小見大,呈現了演化論視角中的近現代圖景。
這些歷史,國民黨不提、被中國共產黨埋葬, 卻形成如今臺灣、大陸與香港的政治現實! 本書是中國共產黨創始人譚平山家族後人譚璐美訪談整理的口述歷史, 口述者是中國共產黨「高明三譚」之一的譚天度。 他們在中國官員「陪同」(監視)的情況下,明察暗訪, 留下這些珍貴的歷史翻案事實。
國家內憂外患的解套之書。 「不關心政治,就等著被糟糕的人統治。」―柏拉圖 當代最具權威性作家, 套用個人創傷的心理療程, 拆解七國如何挺過三大類危局, 借鏡歷史,在動盪中找到曙光。
自絢爛歸於平淡 從國史寫到家傳 張岱的深邃虛幻 史景遷妙筆重塑 只要有人追憶,往事就不必如煙 史景遷細數張岱心靈點滴 窺探亡國知識分子的內心轉折 同時瞥見晚明的精緻生活美學
政客如華北的王克敏、王揖唐,在日本施捨的薄弱權力中明爭暗鬥;女特務川島芳子憑藉滿蒙日多重身分,遊走眾多勢力間作威作福,「金司令」的名聲響遍各地卻又撲朔迷離,卻在被捕後以難堪的真貌接受槍決。同時,也有追求真相的記者,秘密潛入建國周年的滿洲國,冒著生命危險為讀者帶來第一手報導。
「民初三大名記者」之一的徐彬彬,多篇雜誌專欄報導文章首度集結出版,內容珍貴、為研究晚清民初史的必備第一手史籍。
這段歷史的焦點是人民! 文革爆發50週年,從人民視角重探文化大革命的真實歷史 當代中國史學家馮客經典力作──《文化大革命:人民的歷史1962-1976》 2016年《金融時報》最佳歷史類選書 檢視中國社會底層如何經歷了一場文革魔幻之旅 更重要的是,埋葬了毛澤東主義。
滿清在他辭官的那一年滅亡 那是他曾上疏彈劾過權臣袁世凱與諸皇親國戚卻不被重用的朝代 他在多年著述中痛陳滿清朝政的腐敗,卻對民國沒有任何期待 或許,他仍在民國追尋屬於滿清的時代 來自晚清監察御史胡思敬的第一手史料
《田中奏摺》的野心及其仔細研究制定的計劃說明,一個具有超人心態而又資源貧乏的國家,會是多麼危險!在日本這個島國上,只要還有一本《田中奏摺》,或者還有一個一心想把《田中奏摺》變為現實的人存在,太平洋就沒有和平!
深埋兩千年,歷史現場的千年直擊, 絕佳精采的「秦漢帝國史」! 「里耶秦簡」、「走馬樓漢簡」等史料的相繼出土, 重塑《史記》與《漢書》中的秦漢帝國, 讓秦漢時代史邁向新里程, 讓我們看到更豐富、更具象的歷史現場, 彷彿感受得到歷史的呼吸。
《美國華人史》是一個離散飄泊、橫跨一百五十年的史詩故事。每個年代都有許多華人離開故鄉,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來到異國,有的前往美國落地生根。在十九世紀中葉華人開始大舉遷居,當時年輕的美國仍百廢待興,今天能有這番成就,相當程度上是因為華人移民在獲得美國收留後,在各個領域都有所貢獻。
民國政治,如何從最初的分權共和,一步步走向集權專制? 這是不可避免的趨勢,還是無可奈何的選擇? 軍閥亂政或外力侵略,皆是國共革命史觀的開脫之詞! 惟有深入民國憲制的失敗之處,探究政治演化的歷史空白, 便會發現民國是東亞二千年來絕無僅有的自由時刻!
這本書是解釋資本主義實際上是什麼、如何發生,以及如何運作。 「市場經濟」在人類歷史上一直是存在的,在美索不達米亞、羅馬帝國、中國、中世紀的歐洲,以及其他在人們的記憶中蓬勃發展的行業中運作著。在古代早已經存在貨幣經濟、銀行,甚至連聖經和可蘭經都關注利息的問題;幾個世紀前已發展出非現金支付和令人驚...
「予於北洋時代,曾隨節赴晉,數見其人。……我總感覺到閻氏之特立獨行,深沉不露,計劃周密,謀而後動;民國以來,自國父與蔣先生外,閻氏當首屈一指。」──《臧卓回憶錄——蔣介石、張學良與北洋軍閥》
研究山西近代史,閻錫山是一個絕對無法回避的人物,他既是國民政府在山西的封疆大吏,亦是行割據之實的亂世諸侯。自辛亥民國紀元起,經歷袁世凱時代及北洋軍閥時期,以至國民政府,洎於大陸變色。在山西省整整在職三十六年之久,因此被稱為「山西王」或「不倒翁」。閻錫山治理山西省的時期,為當地提供了一個相對安定的發展環境,成為當時名揚四海的「模範省」。
本書分為三大部分:其一〈閻錫山早年回憶錄〉共有四篇,是閻錫山手寫,記述戎馬倥傯的前半生。其二〈閻公錫山傳略〉收錄於一九六三年的《閻伯川先生紀念集》,長達四萬餘字,對閻錫山的一生經歷有相當詳細的描繪,為文傾向褒揚而無貶抑,就客觀事實上多少有些差異。其三〈臧卓筆下的閻錫山〉為本書的精要,對名震當時的「中原大戰」有相當程度上的著墨,這是後人傳述上較為避重就輕的部分。臧卓幼時習經史,擅辭章之學。官拜國民政府的陸軍中將,參加北伐,對當時的各路軍閥相當熟稔。雖為武人,但學識淵博、文筆粲然,晚年在書院教詩詞及國學課程,可見其文史功力。本書編排上採循序漸進的方式,先從自身筆述,中轉親近部屬側身描寫,後由文史專家總結,讓讀者全方位了解這位名震天下的「山西王」波瀾壯闊的一生。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