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盪時代
0 篇書評

激盪時代

二十世紀歐洲百年史(卷二)1950-2017

Roller-Coaster : Europe, 1950-2017

3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23/08/02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30.7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6267234495
  • eISBN: 9786267234549
  • 字數: 409,545
紙本書定價:NT$ 880
電子書售價:NT$ 616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出版社不提供本書朗讀功能
此書不可於以下區域購買:中國

購買領書額度

  【歐洲戰後的歷史發展,給予台灣讀者的四點反思】
  一、了解這段歷史,才能理解歐洲對中國的綏靖態度。
  二、國家是討論的根本,唯先有「國家」,才能談「超國家」組織。
  三、民主體制要靠決心與實力守護,沒有民主,就沒有自由。
  四、唯有落實轉型正義,是個「正常國家」,再來思索走向「福利國家」。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616

    霍布斯邦《極端的年代》、東尼.賈德《戰後歐洲六十年》之後 這個世代不可錯過的歐洲史經典作品 英國歷史學家、希特勒研究權威伊恩.克蕭 20世紀史詩二部曲《地獄之行》、《激盪時代》 通往地獄的道路不是善意,而是「鐵了心要自我毀滅」 誰又會料想到,原本站在世界文明頂峰的歐洲 下一秒卻淪為「野蠻...

  • 特價 電子書: NT$ 506

      ★全球翻譯32種語言.暢銷20萬冊.橫掃12項國際大獎.唯一中文版   ★《經濟學人》、《紐約時報》、《金融時報》年度選書   20世紀最黑暗的歷史現場,不在德國或俄國,而在納粹與蘇聯之間的血色東歐。   見證普利摩.李維未能記錄的屠殺真相,漢娜.鄂蘭理論之外的極權全貌。

  • 電子書: NT$ 403

    「古羅馬,很重要!」 一部寫給當代的全方位羅馬史 全球翻譯超過23種語言,跨越漫漫歷史長河的耀眼帝國,榮光不滅! 當代歷史學界超級巨星,全球矚目的劍橋教授瑪莉‧畢爾德隆重鉅作

  • 電子書: NT$ 525

    走過血色大地的死亡深淵,更要看見東歐如何重獲新生 認同糾葛 × 族群劃分 × 帝國邊陲 × 宗教歧異 × 國家神話=一本東歐版《想像的共同體》 波蘭、立陶宛、白羅斯、烏克蘭──── 四個東歐民族,四百年歷史經驗, 無數次探究「我們是誰」的實踐,哪些值得臺灣人借鑑? 800萬人次聽講的東歐史...

  • 電子書: NT$ 618

    繼《看得見的世界史》與《德意志》,BBC廣播四台和大英博物館又一攜手磅礡巨作 藝術史大師尼爾・麥葛瑞格帶路,探索信仰與人類社會交織的複雜歷史與關係

  • 電子書: NT$ 630

      本書作者安東尼•瑞德是國際上研究東南亞的第一人,他的研究不是從決定歷史的所謂大事件出發,而是注重環境、地理和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等年鑑學派的研究方法,因此有「亞洲的布勞岱爾」之稱。瑞德堅持全球史的研究視角,印度、中國、伊斯蘭、近代歐洲的力量在這個關鍵的十字路口相遇、交織和互相影響,正是東南亞在全球史...

  • 電子書: NT$ 560

      為什麼身在二十一世紀的民族國家裡,卻對帝國大唱讚歌?   帝國難道不是殖民、侵略、種族歧視、宗教壓迫、不平等條約的化身嗎?   不!——   本書以權力運作、差異政治與互動交流為分析核心,   直探兩千年來各大帝國的權力政治,徹底顛覆你對帝國的負面認知。

  • 電子書: NT$ 420

    從二○一一到二○一六年,何偉以《紐約客》特派記者身分,舉家遷往開羅,報導自二○一○年末「阿拉伯之春」後,埃及所受的影響以及局勢變化。在這五年內,埃及經歷了兩次總統更換以及軍事政變,在他筆下,就像是在為最古老文明記錄一段劇烈動盪的片段現代史。

  • 電子書: NT$ 595

      維多利亞時期的大英帝國與沙皇政權下的俄羅斯帝國,十九世紀兩大帝國在中亞展開的「大競逐」,擘畫了今日地緣政治的面貌。

  • 電子書: NT$ 525

    從羅馬帝國的瓦解到宗教改革的興起, 長達千年的「黑暗」是如何奠定了璀璨的文明? 要了解歐洲如何主導世界史的發展, 就必須回望中世紀的璀璨歷史!

  • 電子書: NT$ 406

    解放黑奴、人人均富,原為共和黨創黨初衷。 為何如今淪為財閥企業、反智、白人至上主義的代言人!? 從林肯、羅斯福,到雷根與布希, 探索共和黨意識形態180度大翻轉的原因,從中透視美國的光明與黑暗。

  • 電子書: NT$ 385

    國家內憂外患的解套之書。 「不關心政治,就等著被糟糕的人統治。」―柏拉圖 當代最具權威性作家, 套用個人創傷的心理療程, 拆解七國如何挺過三大類危局, 借鏡歷史,在動盪中找到曙光。

  • 電子書: NT$ 735

    貫串一個傑出民族、文明和語言的宏大歷史, 將一千五百年前的沙漠詩歌與今日的國際情勢、戰爭創傷相互串聯── 著名阿拉伯語學者、當代旅行文學名家旅居阿拉伯世界近四十年 提姆•麥金塔―史密斯傾力巨著 跨越三千年、三大洲,理解中東與阿拉伯世界必讀之作!

  • 電子書: NT$ 567

    伊朗,曾經的波斯霸主、伊斯蘭世界中心, 近年卻被指控為宗教狂熱、恐怖主義的溫床。 1979年革命後,從世俗政府走向神權統治,從親美走向反美, 近年更因核協議與勢力擴張受國際關注, 究竟伊朗人民在想什麼,又真的想往哪裡去?

  • 電子書: NT$ 525

    本書作者席代爾主張,統一其實不利於制度競爭與經濟創新。如果人類過去從未逃離大一統帝國,那很可能就不會出現資本主義與工業革命,今天的我們也無法逃離無知、壓迫、匱乏與疾病。 換句話說,羅馬帝國滅亡後的千年分裂,正是歐洲日後在十七、十八世紀得以率先走向現代化的先決條件。如果羅馬帝國沒有滅亡,或者羅馬式大...

  • 電子書: NT$ 476

    當代中東的面貌是如何形成的? 極端主義、恐怖分子為何成了中東世界的代名詞? 1979年為什麼是中東歷史重要的關鍵時間點? 1979年,伊朗革命、麥加禁寺圍困事件與蘇聯入侵阿富汗相繼發生。金姆.葛塔在《黑潮》中,透過廣泛而細膩的調查,詳盡剖析這三件關鍵大事的前因後果,以及對西亞地區往後的歷史...

  • 電子書: NT$ 442

    巴西國內暢銷話題鉅作 《泰晤士報》、《金融時報》年度好書 透過認識拉丁美洲,改變觀看世界的視角!

  • 電子書: NT$ 560

    六千年前的歐亞大草原並非蠻荒之地,而是印歐文明的起源地! 草原居民駕著猶如現代跑車的四輪車、馬戰車,循著大草原四處移居, 無形中推動了歐亞大陸的文明演化,開創最早的「全球化」時代!

  • 電子書: NT$ 442

    從青銅時代至今日局勢,理解中亞史重磅經典之作 顛覆游牧民族=野蠻人的刻板印象 中亞的璀璨文明,照亮了整條路上絲綢之路 絲路上帝國的歷史,就是中亞各民族的歷史 ★ 榮獲美國出版協會專業與學術傑出出版獎(PROSE Award) ★

  • 電子書: NT$ 574

    流亡的國王、帝國主義者、自負的探險家、考古學家、 傳教士、間諜、地圖繪製者、藝術家、嬉皮以及狂熱登山者 一步一腳印詳實探究喜馬拉雅山的歷史、政經沿革 全方位書寫世界最高峰民族和冒險的重磅史詩著作 入圍2020年達夫.庫伯獎、2021年博德曼─塔斯克山岳文學獎 亞洲藝術報年度選書

  • 電子書: NT$ 488

    這是一個極權吞噬弱小民族的黑暗時代。 從納粹到共產,穿越離散人群,踏過染血大地, 近代東歐如何從浩劫中重生?

  • 特價 電子書: NT$ 714

    人類的歷史,就是一段挑戰上帝的歷史。 當西方世界越來越質疑宗教時, 為什麼人們的直覺思考仍受它的意涵所影響? 無論你相不相信耶穌死而復生, 你所處的文明世界,基督宗教的痕跡與影響都無處不在。

  • 電子書: NT$ 560

    蛋白質與卡路里點燃第二次世界大戰戰火! 第一本從帝國糧食供需、殖民及戰地飲食角度出發, 全方位探討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因與後果的歷史專書。 莉琪‧科林漢繼《帝國的滋味》之後又一重磅著作。

  • 電子書: NT$ 504

    今日世界樣貌,起於何時? 鄂圖曼帝國亡國至今百年,此後中東陷入分裂與混亂,至今無解。從20世紀的以阿戰爭、美蘇冷戰、石油危機到21世紀依舊有恐怖攻擊、無數代理人戰爭,每次的衝突都牽動著世界政治經濟局勢甚深。為了了解衝突背後的根源,本書作者將帶領讀者重回第一次世界大戰東線戰場,探索鄂圖曼帝國的崩...

  • 電子書: NT$ 377

    位處帝國門前,烏克蘭人如何昂首挺立、追求自由與尊嚴? 在強權環伺中,烏克蘭人建立起屬於自己的國家 面對歷史的苦難,他們淬煉出團結、勇氣與韌性 哈佛大學講座教授、烏克蘭研究中心主任傾力之作 橫跨兩千年的壯闊史詩,值得臺灣借鏡的血淚歷史

  • 電子書: NT$ 504

    雅典從來不模仿他人,只能成為他人的典範。 ◎翻譯名家梁永安先生精心翻譯之作,2017年隆重上市 ◎成大系主任翁嘉聲教授專文導讀 古希臘雅典,是西方文明的搖籃,發展出人類最早的民主制度。 其中奉祀雅典娜女神的帕德嫩神廟,更是西方世界民主、理性、藝術之象徵。 今人相信雅典人重視經驗過於信仰,是個人重...

  • 電子書: NT$ 385

    跳脫出以希臘、羅馬為歷史主軸的傳統史觀, 挑戰復原古代地中海史「消失的另一半」──迦太基, 他是羅馬最畏懼的宿敵,最終卻仍被羅馬埋葬。 從經營海上貿易的城邦發跡,晉身為掌控地中海的商業帝國。 腓尼基人建立的迦太基,如何成為西方世界最早的海上霸主?

  • 電子書: NT$ 476

    《新政治家》(New Statesman)年度好書 振聾發聵的道德之聲~人文學科的亂世警鐘   當歷史宛如時間怪獸吞吐讓人混淆的謊言, 本書痛快地揭開沾满了弱勢者鲜血的真相!  

  • 詳細資訊

    走過地獄之後,故事尚未完結
    從1950年到2017年的近七十年間
    歐洲人將經歷一段時而高峰、時而低谷
    宛如雲霄飛車般的激盪之旅
    ******
    霍布斯邦《極端的年代》、東尼.賈德《戰後歐洲六十年》之後
    這個世代不可錯過的歐洲史經典作品
    英國歷史學家、希特勒研究權威伊恩.克蕭
    20世紀史詩二部曲《地獄之行》、《激盪時代》

      一個鐵幕壟罩、核戰陰影、經濟起伏與移民危機的時代。

      1950年,歐洲正從歷史上最慘烈的黑暗年代甦醒過來。戰爭雖然結束了,但仍處處可見戰爭留下的痕跡。城鎮可以很快重建,經濟活動可以恢復,人們可以重拾過去的生活,但精神與道德上的創傷卻久久無法癒合。此外,歐洲的戰火硝煙雖已散去,但核子戰爭的威脅仍近在眼前,美蘇兩強一觸即發的態勢不僅威脅到歐洲,甚至威脅整個人類文明的存續。

      二十世紀後半除了是冷戰的年代,也是人類文明快速發展的年代,在這五十年我們的經濟高度成長,科技一日千里。戰後嬰兒潮的孩子們誕生在新時代,他們親眼見證人類在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各領域快速的變化,且隨著全球化的腳步遍及地球每個角落。

      從1950年到2017年這近七十年的歐洲,宛如沿著蜿蜒曲折的道路從一個不安全時代,走入另一個不安全時代,這段期間有高峰,也有低谷,有進步與希望,也有挫折與幻滅。本書作者克蕭認為歐洲人像是坐上一台激盪起伏的雲霄飛車,而且未來遠還沒有終結,驚險的旅程也還沒有結束。一切未完待續。

      【歐洲戰後的歷史發展,給予台灣讀者的四點反思】
      一、了解這段歷史,才能理解歐洲對中國的綏靖態度。
      二、國家是討論的根本,唯先有「國家」,才能談「超國家」組織。
      三、民主體制要靠決心與實力守護,沒有民主,就沒有自由。
      四、唯有落實轉型正義,是個「正常國家」,再來思索走向「福利國家」。

    作者簡介

    伊恩.克蕭(Ian Kershaw, 1943- )

      英國歷史學家,牛津大學歷史學博士,英國國家學術院院士,皇家歷史學會會員,專長是二十世紀的歐洲史、德國史,也是當代納粹德國跟希特勒研究權威。

      克蕭師從德國歷史學家馬丁.布羅薩特(Martin Broszat),早年的他原本投入歐洲中世紀研究,關注當時的德國農民。1972年克蕭拜訪巴伐利亞,在慕尼黑的咖啡館和一位老人聊天,老人對他說:「你們英國人實在太愚蠢了,你們應該跟我們站在一起打敗布爾什維克主義,統治地球。」接著老人又補了一句:「猶太人就像人身上的蝨子!」由於這件事讓克蕭開始熱衷於了解為何德國一般民眾會支持納粹主義,他的研究取向也轉向近現代德國社會史,進而成為研究納粹主義、希特勒的頂尖學者。

      克蕭的代表作是兩卷本《希特勒傳》(2000年沃爾夫森歷史獎得獎作品),另有《地獄之行:二十世紀歐洲百年史(卷一)》、《命運攸關的抉擇:1940-1941年間改變世界的十個決策》(Fateful Choices)等十數本著作。

    譯者簡介

    林華

      英文譯者、聯合國翻譯,在聯合國工作三十餘年。主要譯作有伊恩.克蕭《地獄之行》、阿蘭.瑞安(Alan Ryan)《論政治》(On Politics)、雅克.巴爾贊(Jacques Barzun)《從黎明到衰落》(From Dawn to Decadence,台灣貓頭鷹出版社另有繁中版《從黎明到衰頹》)。

    媒體推薦

    推薦導讀

      張國城(台北醫學大學通識中心教授)
      蕭育和(國科會人社中心博士級研究員)

    國際書評

      克蕭創作了一本易於理解的學術綜合著作,範圍廣泛,判斷明確……《激盪時代》是一本厚重但優雅的書籍。──《華爾街日報》

      根據本書所描繪和解釋的,過去七十年來歐洲的歷史,應該至少讓人們相信事情並不像是看起來的那麼糟糕。──《紐約時報書評》

      克蕭運用他卓越的才能,深入研究了諸如柏林圍牆倒塌、德國統一,以及新形勢下脆弱的歐洲的「接觸全球」……這是一位值得信賴的歷史學家所做的精采總結,還提供了廣泛的參考書目供進一步閱讀。──《科克斯書評》

      撰寫一本有著四十多個國家、長達六十七年的歷史的大陸是項艱巨的任務,但克蕭以他不屈不撓的敘述力和出身的文筆,成功完成了這項任務。──《出版人周刊》

      在福山宣布蘇聯帝國的崩潰意味著「歷史的終結」近二十年後,克蕭在這本關於1950年以來歐洲的廣泛記述中展示了歷史的持續波動和困惑……這是一部富有野心且引人深思的編年史。──《書單雜誌》

      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這本書很可能成為歐洲歷史的基本教材。它的優點在於寫作出色,講述了一個迷人的故事。──《圖書館雜誌》

      克蕭指出,當今的歐洲比其漫長歷史上的任何時期都更加和平、繁榮和自由。但舊有的傷口仍然在化膿,諸如區域和階級不平等仍然存在;專制主義再度抬頭;經濟和移民危機揭示了「自由價值的膚淺」和團結的局限性。確實,克蕭認為「民族國家的訃告」被過早地寫下,「根植於歷史的既得利益」仍然困擾著歐洲政治。──《衛報》書評

      正如克蕭所強調的,歐洲的未來特別難以預測,這是因為我們「很容易低估歷史變革中的偶然性作用」。但令人耳目一新的是,克蕭認為「個人」,而非「結構性的因素」擁有形塑歷史的力量,這跟當今的一些學術風潮是背道而馳的。──麥克福爾(Michael A. McFaul),美國前駐俄大使、史丹佛大學政治學教授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3054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