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三傑──張季鸞、胡政之、吳鼎昌
《文匯報》為民立言的報人──徐鑄成
視獨家新聞為易事的新聞奇才──趙敏恒
他們伸張正義、身負歷史使命,為後世媒體人的楷模,
然而相關著述卻頗為不足,甚至被有意扭曲!
歷史傳記暢銷作家張戎:這是一本必讀的書。 少數民族、宗教團體、農民、藝術家、企業家、質疑各項政策的黨員……他們才是受到這場巨大災難影響的普通人,但他們的故事幾乎被歷史淹沒 以人民視角書寫中國革命史的最新觀點!揭開毛澤東宣傳假面,還原中共建國真相! 人民發聲的歷史,是正史難以承載的生命重量。來自...
本書以張學良一九九○年自述為主體,以史學名家唐德剛論張學良的數萬文字為輔。張氏的口述,隨興而談,隨意而至,流於細碎,卻趣味盎然,更往往於不經意間,透露出遍尋史書也不能得的真實;更兼唐氏的論說精闢而有洞明世事人情的味道。一邊是研究人物的「自白」,一邊是研究者的「審視」,兩相對映,使歷史變得更為真切而生...
1949年頭幾個月,美國總統杜魯門面臨了迫在眉睫的外交浩劫。在這動盪的一年,毛澤東在北京建立了新的革命政府,為打造現代中國奠定基礎,而蔣介石則退守台灣基地。這些事件改變了美國的外交政策,最終導致了華府與共產中國數十年的摩擦、美國對台灣的長期承諾,以及隨後在朝鮮和越南的戰爭。
國家內憂外患的解套之書。 「不關心政治,就等著被糟糕的人統治。」―柏拉圖 當代最具權威性作家, 套用個人創傷的心理療程, 拆解七國如何挺過三大類危局, 借鏡歷史,在動盪中找到曙光。
「我在台灣住了將近四十年了,已經是台灣人了。」──蔣經國 江南命案,破了蔣經國的局?! 第一手資料,權力核心人物揭祕 蔣經國晚年權力的鬥爭與角力 改變是「被迫」的,是不得已而為之的決定? 當事人完整真實的陳述,揭開了種種改變台灣命運重大事件的真相! 本書從一連串事件對蔣經國產生重...
中日戰爭(1937-1945)為中、日兩國的大規模交鋒,造成雙方慘烈的損失,其歷史影響,至今未熄。中國傷亡如此慘重,最後卻能贏得這場戰爭,或說並未輸掉這場戰爭,其原因眾多,已有諸多學者投入研究。 究竟蔣中正如何領導組建軍事委員會面對戰爭?如何藉以統領全軍?該會組織歷史與結構為何?如何運作?其間...
━1970-2017美中台關係發展史━ 台灣問題專家逾四十年精深研究的結晶之作 康培莊是美國首屈一指的台灣問題專家,對台灣和中國議題非常熟悉,至今筆耕不輟。這本書是他四十多年觀察、思考和寫作的累積。作者在自序中提到他在1963年來到台灣,親眼見到台灣創造民主化和經濟起飛的「雙奇蹟」,也目睹幾...
一封胡風交給舒蕪的信件 揭開一場中共文藝政治化的無止境爭論 舒蕪,揭露胡風信件中違背毛澤東文藝改造之思想 胡風,誓死抵抗輿論批判,而在政治整肅下被捕入獄……
盛世才,1933-1944年新疆首長, 此時新疆,近乎獨立! 曾向史達林要求新疆加入蘇聯,處決中共創始人之一陳潭秋及毛澤東親弟,蔣介石對他恨之入骨卻又庇護一生。怎樣的政治手腕,讓他掙脫鐵幕,遊走國共兩黨與蘇聯之間? 「蔣盛關係」是中國與蘇聯、中央與新疆、國民黨與共產黨,錯綜複雜關係之縮影。
全球第一本!首次揭露中國國共內戰期間,中共對長春發動「圍困」戰術造成約數十萬人活活餓死的深入報導。許多父母吃了自己的孩子,每斤人肉賣250萬元……
被中國官方抹去的一頁血腥歷史,我們以記憶填補。停格在八九‧六四這一天的不只是無數年輕的生命,還有整體世代對國家未來的希望。大國在資本堆砌下崛起;在極權與殘缺的人性中沉淪。
1949年的川康之戰,六十萬的國軍與十萬的共軍, 何以國軍在短短六十天內全面潰敗, 揭開國民黨在國共戰爭用人行政上最值得深思與痛省之處。
第二次世界大戰硝煙未燼, 亞洲腹地新疆,卻成了中蘇角力衝突的另一戰場! 1944年,久違的槍炮聲再次劃過新疆靜謐的夜空, 史達林扶持的「東突厥斯坦共和國」於伊寧成立。 1945年,蘇聯意圖直指迪化、哈密,乃至新疆全境, 蔣介石急派十萬國軍戍守新疆,戰爭異常慘烈!
劉仲敬在本書中,嘗試重新建立我們對於近代東亞歷史的認知,打破神話,重新理順東亞在世界文明體系中的位置、以及東亞地區的政治實體在當代國際體系中的真正位置。他以獨創的歷史模型和詮釋體系(秩序輸出論),分析了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到現在,遠東秩序輸入和輸出的演化路徑,從而解構了「中國」的建國神話和黨國的歷史話...
齊邦媛: 他在學術研究中看到,中國在20世紀前半葉傷亡數千百萬軍民,捐軀衛國,戰後卻多數未能歸葬鄉里。1949之後,生者無言,死者默默,寫史之際,豈止感到悲憫與同情而已。 這關鍵15年,成就了你我熟知的現代中國! 也許,沒有誰的國家是真的。 在建國神話的夢幻中,真相與謊言,都成了現實。 這是課本中...
本書作者林慕蓮在派駐北京的期間驚訝地發現,不僅一般老百姓對天安門事件默不作聲,即使是在頂尖學府、受過嚴格學術培訓的大學生都對之一無所知。 林慕蓮因此決心寫下《重返天安門:在失憶的人民共和國,追尋六四的歷史真相》。在本書中,作者採訪了多位直接、間接參與天安門事件的人物──他們在廣場上的親眼所見、...
作為中國大陸當代最重要的知識思想界參與者之一,賀照田先生在本書中延續並發展了他獨特的「知識-感覺」批判方法——「關鍵不在其經歷細節的代表性,而在於個人經歷後面的情緒感受的代表性,和把這情緒感受與時代歷史-觀念-教育結構直接辯證的整理問題的方式」。
中共建黨七十年來,對中國,對全球都有舉足輕重的影響。 尤其近年來海峽兩岸互動頻仍,風雲詭譎,我們更需了解其歷史背景、意識形態、政治現況與困境,才能對中共黨史有全盤的理解。
隨著政治情勢的轉變,三民主義學科從台灣各大學、高中學科中消聲匿跡,升學不考了,早期各大專院校紛紛成立的三民主義研究所,也一一改名轉型,然而作為中華民國的憲政基礎,《三民主義》至今仍有研讀的價值。《三民主義》版本,最早是孫文於1919年所撰的《文言本三民主義》,1924年孫文演講「三民主義」,經整理為...
本書是大陸學者蕭功秦教授的研究成果。蕭功秦教授旨在分享研究成果,傳播更接近史實的真相,將本書定價為免費,歡迎讀者傳閱。 “學術乃天下公器,只有真實的歷史,才能提供真實的教訓。 整個林彪事件,根據現有史料,已經大體上可以形成相對清晰的證據鏈的輪廓。如果把這些史料加以綜合分析,還原事件基本真相...
The Battle of Huaihai 1948/49:General Liu Zhi's Wartime Diary ◆ 珍貴第一手史料,七十年來首次公開! ◆
創刊於清光緒二十八年的《大公報》,曾是聲譽卓著、膾炙人口的民間大報,但為何一度在中國消失蹤跡?而與之齊名的《文匯報》,又為何走上官方報紙之路?欲了解其歷史,就得從民國報人們說起。
然而關於報人的著述卻頗為不足,有故意諱言、無心失漏、甚至有意扭曲者。本書作者李偉以其從事報業的豐富經驗,從《大公報》、《文匯報》切入,介紹民初報人及重要事件,如曹聚仁創刊的四開小報《濤聲》及其精神;靠著一支筆一筆錢,就辦起新記《大公報》的報人三傑張季鸞、吳鼎昌、胡政之;趙敏恒被冠上外國間諜而關進大牢一案;張季鸞與蔣介石有特殊交往疑雲;楊剛之死等,力求還原真相,帶您重新認識這群民國報人們的真實人生!
作者簡介
李偉
1925年生,江蘇宜興人。一九四七年開始從事新聞工作,數度擔任首席記者與編輯。文字創作生涯迄今六十餘年,出版作品有《曹聚仁傳》、《神秘的無名氏》、《亂世佳人──蘇青傳》、《報人風骨──徐鑄成傳》、《喋血國門外》等二十餘部。大作《曹聚仁傳》先後榮獲「南京金陵文學獎」、「江蘇紫金山文學獎」。
作者身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2009年曾獲中國作協從事文學創作六十年榮譽證書與獎章,先後寫過文學理論、評論,散文、雜文,隨筆,目前專注於文學傳記與歷史紀實文學的撰著。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