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古代教父同讀聖經
這套《古代基督信仰聖經註釋叢書》幫助了今日研讀聖經的人,完成了靠他們自己無法完成的事。拜今日電腦科技之賜,早期教父的浩瀚著作──其中不少是以古代語文著述──得以被梳理出來。從這些著作當中,學者藉著他們對古代教父的深切認識,以及對今日教會的熱切之心,親自為每卷書選取、整理材料,加以註解,以饗今日的讀者。書卷中的每段經文註釋均忠實地呈現與初代教會一致的解經內容,得一窺其獨特的洞見和修辭技巧。
代禱是一件重要的事,可是也是一件難以持之有恆的事。如何突破呢? 作者凱西為了支持丈夫羅傑,開始了一趟禱告歷程。原本她渴望想看到神以嶄新而令人興奮的方式,在先生的生命中動工,也期待讓先生了解,不論是順境或是逆境,她都會一直與他站在同一陣線上,就在她不住為先生禱告時,卻覺察到最大的改變,竟然是她自己…...
用翻天覆地的禱告,加入神國的冒險之旅! 《認識主禱文的7堂課》像一本系統神學導覽,能夠擴張我們對禱告的認知框架, 我們或許會發現,禱告本來就不只是要讓我心得安寧,而是要帶來一場翻天覆地的革命。
行公義,好憐憫,本書作出最精闢又令人動容的解析! 自人類開始具有公民社會的雛形,關於「什麼是正義(公義)」、「正義的源頭從哪裡來」,就成了無數哲士辯論不休的話題。惟一能確認的是,若沒有正義之袍加身,英雄行徑頓形失色;沒有公理正義為前提,升斗小民的義憤填膺只是渲洩怒氣毫無意義。 長久以來,教會不太...
聖經故事不歪樓!正意解經,領受聖經故事的豐厚涵義! 《新舊約聖經故事導覽:175個聖經敘事的解經與應用》 《新舊約聖經故事導覽》是聖經故事教學不可或缺的材料。本書為《舊約聖經背景註釋》作者華爾頓最新著作,本次與夫人共同執筆寫作以聖經故事為焦點的註釋書。
一本簡單易明、文意清晰,以現代用語寫成的 新中文聖經譯本,帶您進入基督的福音真理。 本書特色:《簡明聖經》依照語言學的原理翻譯,並把其中所敘述的事情、所描寫的情節、所教導的真理、以及所使用的語氣和節奏,參照中國人的文化背景、思維方式,以及語言習慣,用簡單、容易明白的中文表達出來。
影響深遠的羅馬書講明因信稱義的福音,更同時談論神與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本書從經文出發,解明福音的大能如何貫穿猶太人與非猶太人。中華福音神學院榮休院長陳濟民博士,長年牧養港台與英美的華人,深知華人閱讀聖經可能會有的信仰盲點;本書展現陳博士一貫嚴謹的態度面對聖經經文,並回應諸多羅馬書的學術疑難,幫助讀...
讓古代教父告訴你,約翰福音究竟精彩在哪裡! 古代教父最熱衷談論的福音書,除了馬太,就是約翰了,素有「金口」美譽的古代教父屈梭多模曾以「神奇的水池」來比喻約翰福音──大象悠然暢泳,孩童嬉戲其中──既有淺顯之處又多有奧祕之事。曾幾何時,在約翰福音逐漸被初代教會接納的同時,這塘池水卻掀起波濤巨浪,引發當...
- 揭密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基督教作家——魯益師的完整生涯,深入大師的內心世界 - 由當代知名神學家麥葛福執筆撰寫,繼研究基督教思想家《全民神學家巴刻》、《我思故我信:十大基督徒思想巨擘》後再創力作 - 榮獲2014年ECPA非小說類金書獎
第一手堂會訪查報告 全在地教會經驗分享 劃時代青少事工定義 最務實青少門訓SOP 「選擇一位上帝」是青少年在尋找自我身分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有效的門訓要從「認識自己是誰」開始: 知道我們的身分是上帝的孩子、祭司與新婦, 同時也是寄居在世上的上帝見證者與僕人。 這樣才...
**本書於2022/6/15正式上架,已完成【早鳥獨享電子書】兌換者,可更新個人書櫃為最新版本。 154位學者 X 313篇專文 X 569個條目 《21世紀新約背景主題辭典》為你打通讀懂新約的任督二脈! 2022校園出版【年度預購案】 繼《21世紀保羅書信辭典》之後,醞釀十載,眾所矚目,磅礡登...
「讓我們設想上帝是一頭獅子。如此一來,向人作見證就好比向人說你遇見了一頭獅子;講道是邀請人與獅子相遇;神學則像是在反思你與獅子的相遇。」~葛丁桂 美國ECPA 2004年金書獎(神學∕教義類) 葛丁桂舊約神學系列(卷一) 英國聖公會首席學人牧者,四十年聖經研究成熟之作 半世紀淬鍊深厚牧養智慧,帶...
在快轉的漩渦中定時向生活喊停,規律地體會心裡的起伏和耶穌的同在,這是跟隨主的操練,也是主所愛的門徒特有的恩典。 鍛鍊情感的心靈重訓 檢視10種信仰病徵 X 開啟4種情感省思 X 培養3類安息節奏 情感,是上帝賜給每個人應對世界的超能力! 別讓未經檢視的感受、回憶和情緒, 破壞了你感知生活、愛人如...
▘約伯的世界,不只有苦難▗ 常有人在遇到苦難時, 以為可以從約伯記找到答案, 結果卻大失所望。 他們不明白為何自己或摯愛會遭遇苦難, 不解為何苦難何其多; 他們期待約伯記能解惑, 期待這卷書能解釋神為何容許人受苦, 甚至容許義人受苦。 何以這些期待轉為失望? 「智慧」才是這卷書的關鍵。 在約伯受...
丁道爾聖經註釋是合乎時代的解經叢書,旨在幫助讀者確實了解聖經的真理,靈活應用聖經的原則。整體架構著力於堅實的神學學術根基上,內容主要分成兩大部分: 1.導論:簡潔、詳盡地介紹作者、寫作日期及時代背景,不但能幫助讀者一窺該卷書的主旨及全貌,也能提供有心鑽研的學者寶貴的資料。 2.註釋:按主...
工作,有人熱愛,有人痛恨。 人的一生大部分時間都在工作,工作跟我們的成就感、學習成長、幸福快樂和財富累積都息息相關。 但你現在可能感覺工作卑微無趣,要如何在工作中蒙神祝福?本書提醒我們,如果我們正確禱告,神會在我們工作生涯的每個階段指引我們,包括:找工作時、可能被炒魷魚時、失業時、工作遇到瓶頸時、遇...
我們為幫助窮人所做的努力,可能對彼此都造成傷害 ▌▌▌███ 貧窮是一個相當複雜的議題,因為錯誤的假設可能導致造成傷害的策略。 本書以聖經為基礎,讓讀者明白何謂貧窮與如何扶貧, 學習如何在具有極大轉化能力的關係中,為這受傷的世界建造出有果效的事工。
★《新聞週刊》譽為「21世紀魯益師」的護教巨擘! ★繼《山寨版的上帝》之後,提摩太•凱勒迫使你注視《被釘十架的王》! 《被釘十架的王》沿著馬可福音深入耶穌生平,不僅定位耶穌君王的身分,藉此凸顯你我心中各式各樣的假王;更探討耶穌被釘十架的目的,為每一個願意跟隨祂的人,描繪生命的異象和願景。
作者曾思瀚老師在本書中進行「心理敘事」鑑別研究,把對觀福音裡面跟「必須」有關的經文都挑選出來仔細剖析,幫助讀者明白敘事者透過角色這樣說話、行事背後的心思意念到底是什麼。這不是一本艱深的釋經書,卻是一本提升讀者踏入聖經研究的入門書。
丁道爾聖經註釋是合乎時代的解經叢書,旨在幫助讀者確實了解聖經的真理,靈活應用聖經的原則。整體架構著力於堅實的神學學術根基上,內容主要分成兩大部分: 1.導論:簡潔、詳盡地介紹作者、寫作日期及時代背景,不但能幫助讀者一窺該卷書的主旨及全貌,也能提供有心鑽研的學者寶貴的資料。 2.註釋:按主題分段,...
耶穌來到世上的目的, 是要開創神的新創造及嶄新的為人方式。 祂將古代猶太教和異教追求「正確行為」的真實洞見, 置於新的根基上; 並啟動重塑人類的企畫: 讓人的心靈得以被潔淨、軟化, 並且從頭到腳、從裡到外都得著改變, 開始學習新發現的神國語言及行為。 神國就這樣進入這個世界, 賦予人們連亞里斯多德...
帝國帶來的問題是效忠(這世界屬於誰?);身分(我們是誰?);群體歸屬(我們要居住在什麼樣的世界?誰是我們的鄰舍?又該如何對待他們?)以及權勢(由誰掌管?其目的為何?誰從中受益?誰要付出代價?)。這些重大艱難的問題,沒有簡單的解答,卻要引導我們進入基督徒生活的核心。新約書卷已經為我們規劃出一幅藍圖,同...
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考古發現! 揭祕你所不知道的耶穌、猶太人和基督宗教, 是基督徒與研究者一生必讀的死海古卷。
透過默想6個舊約聖經人物,本書讓我們看到信仰的力量及其觸動人心之處,往往不在於非黑即白的泛道德評斷,更不在於我們對聖經不求甚解的望文生義,而在於聖徒那些糾纏不清的信心經歷,他們雖不完美,卻與「信」活得貼近。 本書以紮實的聖經研究為基礎,帶領讀者重訪六個赫赫有名的舊約聖經人物,於深入淺出地細閱經文之...
作者為讓傳道人、神學生、信徒對佛教有所認識,也希望幫助佛教徒對基督教有真實的概念,遂著此書。全書共分十二篇,將兩教對於同一問題的教義、儀禮、聖職、經典及節日等分別詳述。
在本書《天國的牧養學》,畢德生發現,在特定猶太傳統節期循環中,安排特定書卷朗讀,是個牧養上的神來之筆。透過年年周而復始的操作,累積出各世代面對生活挑戰的生命力。
心之所愛,比腦中所知,更加重要;心雖然很抽象,但會具體呈現在所愛的人事物上,那就是我們的欲望。《欲望的門訓》指出,基督徒可以藉由教會的崇拜與禮儀,讓內心的欲望恢復到正確的方向。
本書從聖經的角度,讚嘆上帝救贖我們的偉大故事,並汲取教會歷史數千年的智慧,聆聽世界各地的聲音,從使命目標、信息傳揚、教導與學習者、實踐策略等部分,反思福音派教會教育事工的危機與轉機;也特別強調,基督教教育事工,應當以耶穌基督十字架的福音為核心。同時,教會教育事工應注重群體性,因為信仰是歷世歷代所有基...
跨越半世紀的經典鉅作,赫舍爾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認識先知,也遇見悲憫的上帝! ★本書榮獲《今日基督教》雜誌選為二十世紀百大好書 ★當代福音派神學中最常被引用的舊約經典
回到初代教會,經歷了使徒把救恩傳遍地極的火熱。 聖靈的火已經交棒,21世紀的基督徒,準備好了嗎? 斯托得牧師認為使徒行傳不僅是一部記載生動的重要歷史實錄,對今人也有諸多啟發;因為這些初代的教會雖然有其問題及缺點,但是卻被聖靈大大充滿,為主作見證。今天的教會亦可重尋初代教會的信心、熱心、異象與能力。...
近代以來,政教分離原則作為現代人類文明的法律原則之一,使得體制教會由絕對地依附於世俗政權而演變成遵守國家法律和教會法規的相對獨立的主流教會,而非主流教會則在法律和神學傳統上都保持自身的固有特徴,又曰自由教會。這兩種基本的概念有助於我們去觀察,審視和思考當前的中國基督教歷史,現狀和未來走向。
《神圣真理的两面性》是罗伯特 · 郭维德(Robert Govett, 1813~1901)于1892年出版的小册,可说是其属灵生命最成熟时期的一部经典著作。作者在本册中,用十五个例证说明神圣真理的两面性,劝勉信徒要接受圣经中所启示的所有真理,而不要以偏概全、只选择性地接受片面的真理,使神的话失去其...
「信、望、愛」三樣美德是基督徒生活的原動力。在思想基督教倫理時,不能忽略其中任何一項。準則、處境、動機則是研究倫理的三個角度。作者以基督徒的三樣美德為範疇、分別從以上三個角度來探討基督教倫理: 在信仰的範疇下討論準則觀點 在盼望的範疇下討論處境觀點 在愛心的範疇下討論動機觀點
Vol.63 No.5 解密基督教錫安主義──再思我們與以色列的距離 對不少人來說,基督教錫安主義或許是個陌生的詞彙, 然而,如果要了解我們應當如何看待以色列的復國 與猶太人回歸故土, 以及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之間種種土地與政治衝突根源的話, 那麼,主張支持猶太復國主義的基督教錫安主義, 將是我們必...
★被譽為「二十世紀的先知、牧師們的牧師」,陶恕一生巔峰之作 ★與魯益士《返璞歸真》、華理克《標竿人生》齊名 對神的理解,影響我們的生命、性格及命運, 生命中的重要問題,都是因為不認識神!
在一個疏離與脫離肉身的世代,基督的身體必須要更全方位地擁抱一份更整全、有血有肉的信仰,一種把耶穌道成肉身風格真實映照顯明的生活方式。
畢德生層層爬梳約翰在啟示錄裡奔放、奇異的意象,同時細膩詮釋約翰如何協助初代七地的教會洞察當下的現實,以抵抗羅馬帝國的主流意識型態。
聽見上帝說話不再只發生在別人身上,今天開始,這要成為你的經歷! 電影《戰爭之屋War Room》女主角/美國基督教暢銷白金獎《火力全開》作者——普莉希蘭.夏爾,帶你踏上與神心意相通的親密旅程!
MD:Missional Discipleship 「使命門徒」:與耶穌建立一生之久的跟隨關係,參與在上帝國度的宣教行動裡。 在「我世代」和「躺平世代」裡, 跟隨耶穌的「使命門徒」,如何熱血不厭世?
本書作者牧會多年,他開宗明義指出,今日香港大部份堂會的本質確是有限公司。堂會公司化體制大大削弱了信徒群體的有動力,也扭曲了原本應充滿活力的教會觀、事奉觀,令堂會牧者和領袖們被堂會營運和人事管理問題弄至疲於奔命。作者希望透過本書,分享過去在牧養工作上的反省與體會,從而刺激更多牧者、領袖及弟兄姊妹關注有...
神學若是只在讀者與書本之間,便將凍結在貧血的嚴寒中; 惟有迎向來自超越象限的挑戰,才能瞧見新知的迸發與踴躍! --- 聖經既作為神向人說的話, 因而神學以及神話語的傳講應是一個事件, 是「神的道的發生」(Wortgeschehen)。 若要讓神學或傳講成為「神的道的發生」事件, 神學所...
本書作者巴默爾,以其親身經歷與獨到洞見告訴我們:生命種種問題,起因於人往往根據假象來行動,違背了內在的真實,也悖離了外在的真相,以致失去真正的自由與力量。本書能夠引領我們踏上一段旅程,探索有關自己,他人,世界的真實本相,自由自主活出鳶飛魚躍,海闊天空的生命。
「芥菜種的比喻,教導我們不能只看外表,要看內心?」 「葡萄園的比喻,教導我們不可與人比較,要常存感恩?」 「十童女的比喻,教導我們不可懶惰,要常預備主的再來?」 真的是這樣嗎? 對於信徒來說,比喻一點都不陌生。或許在讀經或靈修中,經常都會讀到。耶穌在馬太福音中,經常以比喻去解釋何謂天國,好使天國的...
2001年,作者李權熙牧師離開玉欽漢牧師帶領的愛的教會,來到了韓國首爾禿山洞,接任信一教會的牧師。當時,那是一間有三十年歷史的傳統教會,教會周圍的舊式街景令人恍如走入時光隧道。 其實信一教會會址在邊陲裡的邊陲;禿山洞不僅位在城市的邊陲地帶,幾番行政區變更、經濟開發都輪不到這裡,它彷彿被遺落在繁榮首...
30天禱告手冊:末世耶穌基督的啟示 The Revelation of Jesus Christ in the End Times 楊寧亞牧師◎著 定價:120 元 頁數:151 頁 啟示錄開宗明義地說:「念這書上預言的和那些聽見又遵守其中所記載的,都是有福的。」為甚麼讀啟示錄會有福呢?因為這...
為了錢,再遠的地方我們都願意去, 而這世上還有什麼,能讓我們走到比錢更遠的地方? 因著信仰,陳維恩沒有選擇好走的路,不追求優渥舒適的生活,「因為生命中的各種決定,會顯示我們真正相信的是什麼」。回顧那段數不盡的寂寞、壓力與挑戰,他想說的是,當你認真思考什麼是有永恆價值的,你就會願意用力將生命「砸」在...
我们面临一个复杂多变的社会,如何按圣经的教导而活,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按着圣经教导所做出的行为也决定了每一个基督徒不同的生活模式。 「基督教伦理学」就是整本圣经的生活应用。学习「基督教伦理学」能帮助我们,在现今如此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如何恰当而正确地,按圣经的教导过基督徒的生活。
本書屬於「與斯托得一起讀聖經」系列,在登山寶訓中,可以看見耶穌對於當時代的宗教文化毫不留情的真心話,指出在眾人習以為常的生活常規中,內含著的偽善和冷血。但同時,也可以看見,耶穌所指向的神的國度和國度子民的生活樣貌,內含著神對世人的憐憫與豐厚的賜予。登山寶訓不是「基督徒身分資格考」的測驗清單,而是一張...
本書是作者司傑恩繼「門徒造就系列」三部曲後,意外發現失落的一塊拼圖。這段發現源於他自身歷經一段靈性低潮之路。那段日子在外界眼中可謂是他人生的巔峰時期,但他卻迎接一場來自心靈的風暴,承受內心的空缺與喜樂的遺失。而這其實是出於靈魂的吶喊。
★10大界線法則、6大價值觀,釋放你的婚姻得自由,讓你有辦法繼續愛下去! 本書幫助伴侶突破關係困局,透過界線重新定義自己,不被對方的問題挾制,釐清責任歸屬掌握改變的主導權,進而在婚姻中重獲自由,重拾愛的力量。
本書總結了一些基本的思考方式,用來説明我們如何認識上帝、耶穌和聖靈,並按照我們和那三一神的關係來認識自己是誰,以及這一切將如何影響我們被造來要從事的工作。我們都身在歷史、生涯和社會中的特定文化和時代處境,而如何在這種處境中工作,則是每個人都要在自己社群中思考清楚的問題。然而,所有答案的關鍵都在於以下...
為什麼隔離需要「十四天」? 為什麼「戴口罩」是防疫必須的一種公民行動? 為什麼需要成立「國家防疫指揮中心」及「疫情公告」? 人人都該知道的公衛與防疫知識 聖經揭示的傳染病防治與生命教育內涵 新冠疫情期間,河馬教授張文亮FB發燒文36篇完整收錄!
楊腓力系列作品7 如果好消息是真的,為什麼沒有人喜歡聽呢? 不是每個人都品嘗過那奇異恩典, 不是每個人都相信有此奇異恩典。 在多元分歧的時代,恩典似乎正在逐漸消逝。 為什麼?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好讓福音可以再次打動世界。 楊腓力繼《恩典多奇異》二十年後,再次展現福音恩典之作。
關於呼召的問題百百種,各種說法、見證莫衷一是。當我們期待回到聖經,尋找問題的答案時,卻可能遇上另一個問題──錯解聖經中的呼召,將常聽到的說法當作真理。有鑑於此,聖經學者曾思瀚寫下了《被誤解的呼召》,華人教會第一本詳盡詮釋呼召經文的著作。
最幽默有趣的九型人格靈性導覽 帶你踏上通往真實自我的道路 ✦ 入圍美國獨立出版Foreword INDIES 2016年度好書獎 ✦ 宣教使命聯盟2016年度必讀書目 ✦ 全美銷售破50萬冊
Vol.65 No.1 基督徒應該知道的夢與解夢的神學 基督教的聖經不乏夢的敘事。 以色列先祖雅各和約瑟、尼布甲尼撒王、耶穌的父親約瑟、巡撫彼拉多的妻子等人所做的夢,都記載在聖經裡。 壞消息是:信仰資源無法幫助我們證明夢的現象(科學聲稱能夠),或解釋夢的意義(心理學聲稱能夠)。 好消息是:我們不...
舊約所記載的古代以色列藉敬拜與上帝互動,維護與更新他們與上帝之間的盟約。他們在敬拜中採取示意行動(gesture),諸如節期的慶祝與獻祭,來表明與上帝的關係。他們也採用上帝的言語(utterance),諸如傳達上帝的誡命(講道)、指引與確據的聖言,來表達上帝的心意,並且採用人的語言,譬如獻上讚美、發...
舊約聖經預言二十世紀以色列復國? 但以理書的四巨獸代表世上要興起的四王並預示敵基督出現? 萬民流歸錫安山,是千禧年的盛況? 以賽亞老早已預言教會將福音遍傳天下? 關乎現代國家埃及的終未預言?
耶穌再來之前,福音要傳遍天下? 耶穌再來之前,世界會出現一連串大災難? 那日子以前,會有敵基督出現? 啟示錄預言將來必成的事? 每當提到新約中的預言,你只會想起啟示錄?或者你聽到很多人將福音書的「預言」,跟保羅書信的片言隻語混在一起來解讀?再進而把這個「混雜的神學」稱為「聖經預言」?本書的進路會...
追隨基督之路 是一條預備受傷之路? 等待著我們的 盡是患難捆鎖,背叛攻擊? 實踐使命,從來都是昂價的 但我們相信,我們的見證再微小 仍能迸發巨大的力量,因為 教會是為世界而寫的書 名字叫「耶穌的生命」 對讀路加福音和使徒行傳 默想路加筆下 追隨基督的七種特質 學習走出 門徒羣體之路
在《山寨版的上帝》一書中,作者揭露聖經如何道破我們在信仰和心中慾望擺盪的真實景況。這般強而有力且激發人心的信息亦是為已相信上帝的信徒們與仍然心存質疑的朋友們所寫的。
聖經中的六十六卷書裡頭,士師記可以說是最缺乏榜樣的一卷書。究竟,士師記何以出現在聖經?為什麼聖經要收錄以色列民這一段腥風血雨、不見太平的歷史?如果士師記充滿了血腥暴力的故事,為什麼還值得讀?讀者可以從中獲得什麼啟發?
舊約學者華爾頓深入研究古近東文化,並詳細考察「創造」的希伯來文在古代文獻中的使用方式,結果發現:創造敘事的重點,並不是神如何使物質無中生有,而是神如何從混沌的世界中建立秩序。這樣的解讀,幫助我們以新的眼光認識神的安息、人的角色,我們的神學也會更有活力。
在整本聖經和整個人類歷史裡面,我們都看見了上帝宣教的身影;我們的上帝,乃是一位宣教中的上帝。 祂所面對的宣教處境,是受造的人類犯罪墮落、與祂的關係全然破裂,罪惡與死亡壟罩其上;列國之間不斷地爭競與鬥爭,衝突頻仍,而所有的生物和大地,也受到咒詛的影響,發出深沉的勞苦與嘆息。世界的歷史,似乎就要如...
要幫助一個人真正認識上帝得到永生的信仰,只有透過認識主耶穌;同樣地,要幫助一位基督徒信仰成熟長進,享受復活永生的生命,也惟有透過認識主耶穌。 「認識耶穌」是基督信仰的核心,這一點不只是昕約使徒們的共同信念(約十七:3;林前二:2),也是更正教福音神學的根基。
本書帶領讀者回到歷史現場,解讀歷史文獻,重現耶穌的生平與時代,也追索耶穌作為反抗者的一面,後來被淡化、湮沒乃至遺忘的原因。在雷薩.阿斯蘭《革命分子耶穌》中所呈現的歷史上的耶穌,也是一位改革者、一位試圖創造更好世界之人。
人類常是從自身出發來觀察與思考自然生態,用人類中心式的思維,加以盡情研究利用、宰制剝削。因此愛護自然的人起身呼籲,一方面捍衛自然生態的福祉,一方面卻又把人類批評得一無是處。這樣說來,萬物真的被造而平等,人類只是些微特別一點的生物嗎?甚至,人類在自然生態之中,只是偶然且可有可無的存在?
『生命讀經』全套共89冊 全本聖經生命讀經是由主僕李常受弟兄從一九七四年起,直到一九九五年七月,歷經二十一年的時間,在美國帶領定期生命讀經訓練所釋放的信息集成。內容為逐章逐節解明聖經各卷,不只陳明神聖啟示客觀的道理,更重在屬靈生命主觀的經歷與應用。如著者所說,這套信息的目的乃是:(一)對這世代神的...
《新編中國基督教史綱》是裴士丹教授醞釀和撰寫了近三十年的學術成果,刷新了自1929年賴德烈出版《基督教在華傳教史》以來的長段空白。該書以簡潔而精準的表述梳理了自西元7世紀景教來華至21世紀頭十年基督宗教在華傳教活動的通史(包括俄羅斯東正教在華傳教史),並深刻地分析和揭示了基督教在華傳播的各個階段中所...
本書是司傑恩(James Bryan Smith)「門徒造就系列」第三部曲。「真正的社會行動者,是那些在日常的人際關係中,按著耶穌門徒的身分而活的人。」人們帶著自己的國度與他人的國度相遇,時而是善意的連結,有時卻是衝突、甚至撕裂的。然而,基督徒的每個關係、每個行動都應當受到門徒身分的影響,在生命內裡...
斯托得牧師提醒我們,一個清晰簡單的原則就是:得罪誰,就向誰認罪。肢體間認罪後所蒙的赦免,正說明了肢體間團契關係的修復與和好。讓我們跟隨斯托得牧師,重新思想認罪、赦免、和好之間的關係。
齊克果被譽為存在主義之父,開創19世紀思潮,引領20世紀論辨 齊克果所有作品中,這會是最令人歡悅的一本 詩般的語言,生活的場景,對基督聖經的全新詮釋 《愛在流行》是齊克果晚期的神學作品,也是齊克果神學思想的巔峰,他以敏銳細膩的分析,探討愛的種種形式和起源。他告訴我們愛和愛慾的不同,真正的愛不是情緒...
本書探討路德作為宗教改革者的歷史和傳說,與西方的現代性如何產生千絲萬縷的關聯,甚至幾乎所有現代意識或價值都跟馬丁路德脫不了關係。 ★ 以歷史角度看路德各種形象的建構,以及對西方現代的深刻影響,尋找歷史上路德的天主教元素和中世紀元素。 ★ 本書作者在coursera這個全世界一流大學合開的線上...
16世紀英國重量級政治家、哲學家、神學家對信仰與人生的最後省思摩爾被囚倫敦塔,即將走向生命終點之際,全心默想基督的受難,寫下這本敬虔的靈修筆記。耶穌基督在橄欖園的憂愁、疲憊與恐懼,給了他面對抉擇與死亡時的信心與勇氣。
本書介紹兩千年來主要在西方傳播的基督教信仰與希伯來文化、希臘文化、拉丁文化、歐美多元文化,以及全球各地文化等交融互動中形成的思想演變史,分成上下兩冊。上冊涵蓋初代教會時期與中世紀教會時期,而下冊涵蓋宗教改革時期、啟蒙運動時期與近代教會時期。適合作為基督宗教概論、基督宗教史、西方思想史、西方哲學史等課...
當人們面對及其迫切和絕望的光景時,便是復興浪潮的開始。當我們迫切到一個地步,開始向神乎求時,神將會將祂的靈大大傾倒下來,不只是要滿足你的需要,甚至會改變你的家庭、社區、城市、國家、以及世界。 所有偉大的復興都是因為人內心深層的需要而展開,神熱切地回應,想要滿足人的需要。神用慈悲的浪潮回應我們內心的...
本書以華人基督徒為對象,引介歸心祈禱的操練,整理與分享相關內容。書中分為四部分:談到歸心祈禱的歷史發展、方法和規則、操練歸心祈禱的經歷,以及延伸的活動中的禱告。內容亦包括關於操練歸心祈禱的問題和解答,操練者的思緒與潛意識,並作者及弟兄姊妹的見證分享。書末設小組材料,讓讀者可以與別人一起分享或討論實踐...
如果COVID-19最可怕之處是致人於死的話,那第二可怕之處就是在人與人之間構築無形的隔閡,疫情造成的不但是個公衛危機,更是個人性危機。本書是華人教會對COVID-19疫情做神學反思與牧養關懷的第一本書,綜合了疫情形勢的最新分析,以及學者、牧者的深邃洞見,指出我們可以怎樣扭轉這種人性危機。
事奉中,到底誰是主角?是我們,還是上帝? 我們今天的事奉如此艱難,是否正因為事奉者也抱著「任意而行」的心態行事? 士師記時代是一個眾人都「任意而行」的時代,以色列民經常掉進高山與幽谷、拯救與沉淪的惡性循環之中,可從中我們又看到上帝的作為,怎樣透過充滿人性軟弱的子民及領袖而彰顯出來。 回到今天的...
跟著賴特的腳步,重讀福音書, 發掘十架與上帝國的關聯, 看清耶穌是如何成為這世界的王、祂如何開啟祂的國, 而祂作王對你我,又有什麼意義。
新約學者曾思瀚博士指出,若說「耶穌不談政治」,就是徹底誤解了政治,也誤讀了福音書。 透過扎實的新約研究功夫,重建當時的經濟、文化與意識型態,曾思瀚博士為讀者做出詮釋的示範,從「政治」的角度解讀福音書與使徒行傳。
『朝聖之詩』又叫『上行之詩』或『登階之詩』,顧名思義是在拾級而上,步步接近耶路撒冷聖殿的途中,朝聖客們所唱的詩篇。在考古挖掘的朝聖古道中,也發現緜延而上的石階偶爾會出現一個大平臺,讓人揣測是讓朝聖客可以短暫停留,一起禱告、唱詩的地方。
長銷經典!全新翻譯! ★譯自原文最新版★ ★參考書目大升級★ 國際知名新約學者戈登‧費依和舊約教授道格拉斯‧史都華,手把手地教你,如何從基礎培養個人研經能力,並且學會判斷怎樣才是合理的經文解釋,避開各種錯讀與濫用。
重尋第四、第五世紀沙漠教父對獨處、靜默與禱告的核心觀念,獻給每個屬神兒女的當代經典。 藉著獨處、靜默與不住地禱告,沙漠教父為我們展示了一條路。這些操練將教導我們如何站立得穩、如何訴說救贖的語言,讓每一個帶著福音使命的服事者,以希望、勇氣和信心面向新世代的考驗。
與古代教父同讀聖經
這套《古代基督信仰聖經註釋叢書》幫助了今日研讀聖經的人,完成了靠他們自己無法完成的事。拜今日電腦科技之賜,早期教父的浩瀚著作──其中不少是以古代語文著述──得以被梳理出來。從這些著作當中,學者藉著他們對古代教父的深切認識,以及對今日教會的熱切之心,親自為每卷書選取、整理材料,加以註解,以饗今日的讀者。書卷中的每段經文註釋均忠實地呈現與初代教會一致的解經內容,得一窺其獨特的洞見和修辭技巧。
《古代基督信仰聖經註釋叢書》是普世教會的一項重大工程,旨在促進今日多樣的基督宗教傳統,與具共同信仰的先賢先輩之間,建立起重要的連結和交流。在這個分享的基礎上,我們聆聽初代教會的教牧神學家們,研究聖經文本時所作出的指引,以及他們在神學上、靈性上和牧養上所提供的洞見。
在今日,「歷史批判」的解經方法在聖經文本和教會中都面臨了窘境。緊接而來的,是普世基督徒個人和教會群體所發出的呼聲,渴望尋求更具整全、深度和韌性的信仰。這套叢書也代表一種「後批判」(postcritical)式的更新,也就是對早期釋經傳統──教父解經摘錄(glossa ordinaria)──的復興;以古代具權威的反省和洞見,仔細地推敲聖經的文本。
這套註釋書並非用來取代那些二十世紀傑出的註釋書,而是要讓那些長久以來支撐著教會,直到近代才沉默下來的古代解經,能夠補充、重新建構我們的信仰。它邀請我們以欣賞的耳朵和受感的心靈,來聆聽信仰前輩們所見聞、闡釋的信仰。
這套叢書是神學釋經、靈性閱讀、整全教導和講道,不可或缺的良伴。
作者介紹
中文版總編
黃錫木博士
南非普勒陀利亞大學文學博士,主修希臘文(1990),並曾為美國俄利根大學語言系之訪問學人(1996-97)。資深神學教育工作者。現任聯合聖經公會(亞太區)翻譯顧問(1993-96,2003-),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榮譽副研究員並兼任講師。中英文學術編著逾半百。
副總編
吳國傑博士
英國愛丁堡大學哲學博士, 主修教父學(2000)。現任香港浸信會神學院基督教神學思想副教授。學術論文散見於多份中英文學刊。
編輯委員
余達心牧師(香港中國神學研究院榮休院長)、黃鳳儀修女(香港聖神修院新約研究兼任講師)、溫司卡博士(美國南衛理公會大學帕金斯神學院〔Perkins School of Theology. SouthternMethodist University〕 聖經科教授)
編輯顧問
周永健牧師(香港中國神學研究院榮休院長)
房志榮神父(台灣輔仁大學榮休教授)
溫以諾牧師(美國威斯頓神學院〔Western〕宣教系教授)
潘乃昭牧師(新加坡三一神學院神學教授)
聶基道都主教(正教會君士坦丁堡宗主教聖統‧前香港及東南亞都主教)
編譯小組
劉慶萍
英文版總編
托馬斯‧奧登(Thomas C. Oden)博士
美國新澤西州麥迪遜(Madi son)德魯大學(Drew University)神學院神學與倫理畢慈(Henry Anson Buttz)講座教授。當今美國具代表性的基督教神學家,學術地位備受尊崇。
副總編
克理斯托弗‧霍爾(Christopher A. Hall)博士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東方學院(Eastern College)聖經與神學副教授。為本叢書英文版副總編。
事務總監 約珥‧埃洛斯基(Joel Elowsky)
翻譯主任 約珥‧斯坎德雷特(Joel Scandrett)
研究主任 邁克爾‧格拉普(Michael Glerup)
編輯主任 蘇珊‧基珀(Susan Kipper)、沃倫‧羅伯遜(Warren Robertson)
原文版本研究主任 康士坦‧加弗理坎(Konstantin Gavrilkin)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