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先定義快樂的本質,再詳述快樂的要素,最後具體討論,如何在工作與生活中找到快樂。探尋快樂,讓自己更快樂。
和情緒握手言和 最近,一位朋友分享了一段故事:她上個月被升為小主管,但看似美好的晉升,卻讓她更不想面對自己的工作。原因在於,她帶領的團隊都是要好的同事,大家希望她能對一些任務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只要她稍微嚴肅一點,同事們就認為她換了位子、換了腦袋,根本不在乎之前的交情。 而承擔領導的責任...
做一個成就他人的領導者 「媽媽與情人同時掉到水裡,你會先救誰?」這個兩難的問題換到工作場景中,被詢問者就是那名夾在部屬與老闆之間的中階主管,每天都得體會這種兩難的窘況。
學會思考,才能真正成為一個獨立的人 這期我們整理了四套經典的思維方式、近30種工具,讓你能夠即學即用,試著將自己的靈感磨尖,讓我們一起在思想上,成為真正「獨立」的人。 獨立思考工具箱 PART1《向麥肯錫學邏輯思考》:找出問題背後的問題 PART2《向狄波諾學創意思考》:徹底延展你的想像力 P...
成功者的職涯規劃術 PART1對現在的工作沒熱情,怎麼辦? 3步驟發覺自己的天賦,做你想做的工作 PART2 想改變現況、迎接挑戰,我該辭職嗎? 做好轉職的3個準備,避免換了跑道又入錯行 PART3 工作占據了所有時間,如何調整? 5個策略好好過生活,把人生當事業經營 PART4 ...
編者的話: 根據104資訊科技2018年針對應屆畢業生的「履歷健檢」調查結果顯示,有84%的企業人資在乎能否從履歷表看出求職者「是否具備該職務應有的特質」。如果履歷表能展現技能與個人特質,才會進一步思考是否邀約面試。 104人資學院資深副總經理花梓馨更表示,只有25%的履歷表能獲得面試機會,求職者...
高效省力工作術 如果你也為拖延所苦,要是無法短時間改變,就學習與拖延共處,逐步穩健地把拖延時間縮短。本期內容也有助於你用更聰明的工作方法,用最少時間槓桿出最高產出
【導讀推薦】 你的英文比你想的好 學好英文是許多人反覆出現的新年新希望。但知道英文很重要,與決心學好英文又是兩回事。為什麼學不好英文,或許是因為你把英文想得太難。在全球化的商業環境中,英語只是工具,說得好不好,端看是否能達到溝通的目的。 ……
讓有限資源發揮最大效益,提案一次通過 提案涉及了分析、蒐集、發想、歸納、溝通等各種職場基本能力,職場工作者如果能確實精通提案的技術,意味著你擁有清晰思慮,能直指問題核心;面對繁多龐雜的資料時,能有系統地篩選整合出有用資訊;能從不同角度反覆思索出可執行的創意;有時間、人力與金錢的成本概念...
每一次的經驗,都能累積成更好的自己 近一年提到SOP(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標準作業程序),許多人腦海中第一個跳出的,大概就是台北市長柯文哲了吧。打選戰時,他下命團隊處理各種大小事務,像是財務管理、跑行程、媒體專訪,連臉書PO文的細節都建立了SOP。這種凡事講求...
【導讀推薦】 為更好的自己努力 《誰搬走了我的乳酪?》一書中,作者史賓賽‧強森(Spencer Johnson)說了一則寓言故事:有兩個小小人與兩隻小老鼠,分別在一座迷宮中尋找乳酪(比喻生活中追求的事物),有一天,某個乳酪站的乳酪突然不見了,兩隻小老鼠見狀立即拔腿就跑,開始尋找新的乳酪,...
成功者的抗壓工作術 工作壓力是阻力、助力?就看你如何面對它 壓力不盡然是壞事。你可以練習試著讓焦慮為你所用。 聯強國際總裁杜書伍指出,人們在工作上遇到不會、不熟悉、不確定的事物時,就會感到焦慮、產生壓力。不過,這股壓力也可以轉化成一個人的能力偵測器,「壓力的存在,代表想要達到的...
蹲好馬步,為了明天更好的自己 職場新人的菁養成法 工作前5年,累積一萬小時努力,成為不可取代的高效、專業人才。 投資自己,累積實力,讓主管看見你是值得栽培、重用的潛力新秀。
我們先定義快樂的本質,再詳述快樂的要素,最後具體討論,如何在工作與生活中找到快樂。探尋快樂,讓自己更快樂。
【編者的話】
探尋快樂,讓自己更快樂
每個人被問到「你快樂嗎?」都會有不同定義與答案。有些人認為,找到安穩工作,幾個知心好友,就很滿足;有人期許,升官發財,財富自由就是最好的快樂處方籤;有人說,完成困難的目標,成就感才能充盈自己。
在追求幸福的過程,如果你很迷惘,不曉得什麼是「真正的快樂」,不妨看一下這個故事:美國暢銷書作家布蘭特.格里森(Brent Gleeson)曾是海豹部隊成員,有次他被派到非洲,部隊把船停靠在碼頭,出任務的每一天,一對父子都會著迷地看著他們。
「在撤退前的最後一天,我把自己的手錶,送給那位小男孩。」格里森說,男孩其實根本不懂手錶的價值,他只是純粹地笑了笑。他發現,這對父子享受既有的生活,平時出海捕魚,在辛勞之後,享受家人團聚的時刻,就是最單純、快樂的事。
當然,以職場來說,有太多不如人意的事情,在日復一日的工作下,一點點挫折與壓力,產生的負面情緒,都可能被放大檢視。《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曾調查1萬2000位員工,發現將近一半的人,都感受不到工作的意義與重要性。
該怎麼解決?有一個不錯的方法是,只要發現某個目標能使你快樂,就告訴自己,「我要排除萬難,鼓起勇氣去執行。」好比,身為記者,一定要採訪到最有名的企業家,即使在成功前有多少困難,也要堅持行動。
本次特刊,我們先定義快樂的本質,再詳述快樂的要素,好比「為什麼幫助他人,我也會愉快?」;接著,提供讓自己更快樂的小技巧,像是「正念練習」;最後具體討論,如何在工作與生活中找到快樂。
採訪編輯 盧廷義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