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逆寇到民族英雄
0 則劃線
0 篇書評

從逆寇到民族英雄

清代張煌言形象的轉變

  • 出版日期: 2017/09/12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2.1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9863502487
  • 字數: 143,321
紙本書定價:NT$ 320
電子書售價:NT$ 253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出版社不提供本書朗讀功能

購買領書額度

張煌言,曾與鄭成功合作反清,一起北征、攻打南京。兵敗後,鄭成功遠走臺灣;張煌言則選擇以死明志,被清廷處決於杭州。張煌言從容就義的氣節及其抗清事蹟,並未隨著時間而消逝,反而在民間傳頌不絕,後世學者形容他是「南明抗清的最後一人」、「一代完人」。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350

    從階級革命、改革開放到一黨一人專政 跳脫傳統檔案及編年龐大敘事 劉少奇的無腳床、毛澤東的藏書齋…… 〈義勇軍進行曲〉、〈東方紅〉、〈我的祖國〉 從領袖逸聞到流行「紅歌」逐一解碼  歸納百年大黨各階段關鍵特質

  • 電子書: NT$ 280

    18世紀的清皇朝,真的是一個漠視海疆的內亞帝國嗎? 從測繪海疆、伐木造船與海防方略,到《海錯圖》、追逐魚翅與渡海詩文, 讓我們重探一段被遺忘的盛清海洋大歷史!  

  • 電子書: NT$ 99

    「中港矛盾」並不是一個新鮮詞彙。 從「蝗蟲」論、到反水貨客運動、民主牆風波、 再到反修例運動中的付國豪事件,似乎中港兩地人之間總有不能完結的摩擦。而有一群人則是始終被裹挾前行的,他們是接受著中港兩地的文化碰撞、經歷過兩種不同政治實踐空間的群體——「港漂」,泊於邊城、棲身夾縫。 港漂一族正享受著兩...

  • 電子書: NT$ 266

    由西元前二二一年秦統一六國所奠下之帝國框架基礎,在兩千餘年後的今日,應當如何加以理解,又能否作為未來某種可能之「中國中心」體系參照物?本書將聚焦秦漢、隋唐、滿清等三大帝國時期,既回首爬梳過往,亦藉此將目光投向未來。

  • 電子書: NT$ 200

    面對世界急遽變化的政治形勢,國際間的孤立與國內緊迫抑鬱的政治高壓,該如何解釋中國這輛龐大的高速列車,如何走向當今的軌道?加速主義亦或是新左派能成為解答的關鍵嗎? 以往薄熙來動員大範圍群眾,從體制外施壓體制內高層的「重慶模式」,如何被習近平吸收、挪用乃至於重構成徹頭徹尾的民族主義與強國心態?又如何體...

  • 電子書: NT$ 319

    在逐漸噤聲的人民共和國,仍有一群知識分子不願沉默 他們非官方、無編制、在人民之間——自豪為「民間」 ★中文版獨家收錄〈對話魏簡〉、〈對話賈樟柯〉★

  • 出版日期:2020-07-01
    電子書: NT$ 224

    驅魔道士的法力怎麼練成的? 飛升成仙,長生不死是真的嗎? 內丹修練是怎麼一回事?仙丹有用嗎? 一張符咒就能召請天兵神將鬼神助陣?

  • 電子書: NT$ 200

    以明清筆記小說裡八十八則離奇、駭人而又有趣的魂魄傳奇為材料,用迥異於傳統的視野和方法學加以解讀.在理性思維與感官知覺、中國與世界、古代與現代、文學與非文學的的對話中,呈現漢民族的靈魂觀,以及各種鬼魂、殭屍、女鬼、替死鬼、地獄、附身、轉世故事所蘊含的文化與心理訊息。本書曾獲聯合報讀書人版1993年推薦...

  • 電子書: NT$ 630

    中國西征,征服了「中央歐亞」──也就是歐亞大陸的中心地帶,將現今的新疆與蒙古納入版圖,牢牢控制西藏。乾隆皇帝誇耀大清盛世的「十全武功」,泰半都是這場西征的成果。 清帝國摧毀了當地另一個同樣也想成就自身霸業的帝國:準噶爾蒙古帝國。透過一系列野心勃勃的外交策略、軍事行動與經貿進逼下,準噶爾帝國曾經...

  • 電子書: NT$ 270

    作為中國大陸當代最重要的知識思想界參與者之一,賀照田先生在本書中延續並發展了他獨特的「知識-感覺」批判方法——「關鍵不在其經歷細節的代表性,而在於個人經歷後面的情緒感受的代表性,和把這情緒感受與時代歷史-觀念-教育結構直接辯證的整理問題的方式」。

  • 電子書: NT$ 490

    明代朝貢→造就倭寇及滿洲興起,最終促使帝國自身的衰亡! 清代朝貢→締造東亞和平與貿易繁榮,奠定康乾盛世的基礎! 五百年來的「朝貢秩序」演變,對東亞歷史的影響,究竟該如何解釋? 日本中國史權威學者,深入漢、滿、日等多元史料,從東亞國際交流的宏觀角度,探究明清歷史變遷的重量研究

  • 電子書: NT$ 680

    本書是作者「東南集團與五四研究系列」首部曲,追溯東南集團人際網路及運作模式,分析社會精英對上海風潮的幕後指導,為五四運動提出新的解釋,也揭示東南集團的深層活動。 作者兼顧宏觀和微觀,除勾勒歷史演進的主要脈絡,也對重要事件作深描細寫,還原真實世界的瞬息萬變。本書作為五四新論,改寫了我們長期認識的五四...

  • 電子書: NT$ 364

    齊邦媛: 他在學術研究中看到,中國在20世紀前半葉傷亡數千百萬軍民,捐軀衛國,戰後卻多數未能歸葬鄉里。1949之後,生者無言,死者默默,寫史之際,豈止感到悲憫與同情而已。 這關鍵15年,成就了你我熟知的現代中國! 也許,沒有誰的國家是真的。 在建國神話的夢幻中,真相與謊言,都成了現實。 這是課本中...

  • 電子書: NT$ 514

    本書以早期中國走向更大規模和更複雜組織的社會發展過程為主軸,探索支持這一社會發展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傳統,包括書寫的起源,國家的崛起,商代和西周國家的宗教、官僚制度、法律和政體,戰爭性質的演變,帝國的締造,藝術形像的變化,以及對社會秩序的哲學思考等關鍵性議題。

  • 電子書: NT$ 319

    透析從古至今「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生存智慧 一部與國家打交道的中國日常政治史 ★哈佛大學費正清研究中心主任 宋怡明教授 潛心力作★ ★美國《選擇》2018年度傑出學術著作獎★ ★中研院史語所李仁淵助研究員審訂+導讀★

  • 電子書: NT$ 336

    從《躁動的亡魂》看見太平天國戰爭在人心中的刻痕。戰爭如何中斷日常?人們如何面對失序與動盪?如何處理遍地屍骨與紀念逝去親人?如何重拾內心的確定感,重建被戰爭粉碎的世界?本書透過方志、傳記、詩集、外交文獻與傳教士報告,帶領讀者看見這些刻痕,看見當時人們最切身的經歷:失親之痛、對官府失能的憤怒,以及摻雜腐...

  • 電子書: NT$ 406

    中國百年命運的劇變與滄桑 民國知識分子的希望與悔恨 最會說故事的歷史學家—— 史景遷揚名立萬之作 這是一本關於中國知識分子的故事,一齣波瀾壯闊的史詩悲喜劇,記錄下一八九五到一九八○年間劇烈變動的中國。

  • 出版日期:2019-05-01
    電子書: NT$ 315

    周樹人何以成為「魯迅」? 知識養成‧概念轉化‧文本實踐的多重互涉──

  • 電子書: NT$ 488

    「邊境社會」是一個被集體建構出來的概念。 歷史上的中國政治,建立了一套以華夏為中心的天下觀,透過朝貢與土司羈縻的方式,來維持其與邊緣四夷的政治秩序。 「華夏中心」形塑「典範歷史」的框架,相對於「中心」而存在的「邊境」, 被政治制度、官僚體系、特定的文明意識形態與文化架構,塑造成一個...

  • 電子書: NT$ 540

    論文所涉從天下觀到山東、山西之分野,從鄉里聚落到壁畫發展,雖似漫無涯際,實則皆以探究秦漢政治與社會生活之關係為重心。拙稿言天下觀、皇帝制度,意在說明中國中心之天下觀如何形成,皇帝又如何而為「萬物之樞機」(董仲舒語)。

  • 出版日期:2015-07-10
    電子書: NT$ 472

    二十世紀落幕了。英國歷史學家霍布斯邦在歐洲的視角內,將這個世紀界定為從1914年世界大戰爆發至1991年蘇東解體為止、作為“極端的年代”的短二十世紀。與他的看法不同的是,在本書中,作者將中國的二十世紀界定為從1911至1976年的作為“漫長的革命”的短二十世紀——這是一個極端的但同時也是革命的時代。...

  • 詳細資訊

    張煌言,曾與鄭成功合作反清,一起北征、攻打南京。兵敗後,鄭成功遠走臺灣;張煌言則選擇以死明志,被清廷處決於杭州。張煌言從容就義的氣節及其抗清事蹟,並未隨著時間而消逝,反而在民間傳頌不絕,後世學者形容他是「南明抗清的最後一人」、「一代完人」。

    然而,細究清代的兩個半世紀,張煌言的歷史形象並不一致,有著多次轉變的過程:從南明的「志士」、清初的「逆寇」,進而成為「儒家忠臣」,再到清朝後期的「革命先驅」,最終以「民族英雄」的形象延續至今。本書在論述此過程的同時,也探究「社會記憶」和「歷史書寫」之間的複雜互動關係,並分析形象轉變的社會變遷、群體認同等內在因素。特別是清中葉以降的急劇社會變遷,是如何左右人們的歷史記憶;張煌言的抗清事蹟、歷史地位,又是如何被一次又一次的重構和書寫。

    在明末清初眾多指標性人物中,張煌言的重要性與相關研究的數量顯然並不相符。本書是學界少數關於張煌言的專著, 除導論、結論外共分五章,並附有清代以來張煌言相關的詳備書目。對重新檢視過往研究這個時期歷史人物的取向、拓展研究方法的新路徑,本書的價值顯而易見。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