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西方神學,幾乎一面倒的強調罪咎與清白,因為歐美法治社會,傳統上就是以基督教約束人的內心,以羅馬法約束人外在的行 為,上帝的審判官角色,很容易理解,信仰表達偏向個人主義;靈恩運動興起後,在恐懼與權能的世界觀中大有斬獲,強調祭壇、禱告的大能,靈界的爭戰,上帝的角色是得勝的將軍、是猶大的獅子...
- 揭密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基督教作家——魯益師的完整生涯,深入大師的內心世界 - 由當代知名神學家麥葛福執筆撰寫,繼研究基督教思想家《全民神學家巴刻》、《我思故我信:十大基督徒思想巨擘》後再創力作 - 榮獲2014年ECPA非小說類金書獎
為了錢,再遠的地方我們都願意去, 而這世上還有什麼,能讓我們走到比錢更遠的地方? 因著信仰,陳維恩沒有選擇好走的路,不追求優渥舒適的生活,「因為生命中的各種決定,會顯示我們真正相信的是什麼」。回顧那段數不盡的寂寞、壓力與挑戰,他想說的是,當你認真思考什麼是有永恆價值的,你就會願意用力將生命「砸」在...
戰勝情慾惡龍的關鍵 當我們深知自己被愛,就會產生力量,勝過一切黑暗, 我們對仇敵所揮出的每一劍都是致命的。 作者敞開自己過往在情感上的許多犯錯經驗,因生命被神改變,得著真正的自由。這不是一本講道理、說教的書,卻是有血有肉的生命故事。
徹底體驗沉浸式讀經 從詩篇編輯者的宏觀角度來看詩篇 也從微觀觀察詩裡行間的至微之處 ::: 作者謝挺博士爬梳一篇又一篇的詩篇, 看見了前篇與後篇的原文脈絡,隱隱蘊藏豐富的關連; 原來一篇深刻的詩篇,會因著鄰近詩篇隱隱的呼應,而疊加出更為豐滿的信息。
帝國帶來的問題是效忠(這世界屬於誰?);身分(我們是誰?);群體歸屬(我們要居住在什麼樣的世界?誰是我們的鄰舍?又該如何對待他們?)以及權勢(由誰掌管?其目的為何?誰從中受益?誰要付出代價?)。這些重大艱難的問題,沒有簡單的解答,卻要引導我們進入基督徒生活的核心。新約書卷已經為我們規劃出一幅藍圖,同...
作者曾思瀚老師在本書中進行「心理敘事」鑑別研究,把對觀福音裡面跟「必須」有關的經文都挑選出來仔細剖析,幫助讀者明白敘事者透過角色這樣說話、行事背後的心思意念到底是什麼。這不是一本艱深的釋經書,卻是一本提升讀者踏入聖經研究的入門書。
本書初版在2009年發行,後蒙基督教出版界的青睞,獲頒教會建造類的金書獎。 原出版社與作者重新校對,並增修一些內容。2018年二版,內頁改以彩色印刷,讓書中許多值得紀念的照片,可以更真實地呈現給讀者。
《新編中國基督教史綱》是裴士丹教授醞釀和撰寫了近三十年的學術成果,刷新了自1929年賴德烈出版《基督教在華傳教史》以來的長段空白。該書以簡潔而精準的表述梳理了自西元7世紀景教來華至21世紀頭十年基督宗教在華傳教活動的通史(包括俄羅斯東正教在華傳教史),並深刻地分析和揭示了基督教在華傳播的各個階段中所...
行公義,好憐憫,本書作出最精闢又令人動容的解析! 自人類開始具有公民社會的雛形,關於「什麼是正義(公義)」、「正義的源頭從哪裡來」,就成了無數哲士辯論不休的話題。惟一能確認的是,若沒有正義之袍加身,英雄行徑頓形失色;沒有公理正義為前提,升斗小民的義憤填膺只是渲洩怒氣毫無意義。 長久以來,教會不太...
無論在神學、組織或群體經驗上,教會都具有強大的動能,幫助公共生活中的眾人建立彼此之間的關係。而這份關係最重要的意義,在於讓世界的多元差異化為一份寶貴的禮物,見證上帝所應許的合一。
我們為幫助窮人所做的努力,可能對彼此都造成傷害 ▌▌▌███ 貧窮是一個相當複雜的議題,因為錯誤的假設可能導致造成傷害的策略。 本書以聖經為基礎,讓讀者明白何謂貧窮與如何扶貧, 學習如何在具有極大轉化能力的關係中,為這受傷的世界建造出有果效的事工。
用翻天覆地的禱告,加入神國的冒險之旅! 《認識主禱文的7堂課》像一本系統神學導覽,能夠擴張我們對禱告的認知框架, 我們或許會發現,禱告本來就不只是要讓我心得安寧,而是要帶來一場翻天覆地的革命。
何謂處境化?為什麼宣教需要處境化呢?在近代的宣教歷史中,宣教學學者與宣教士用過什麼處境化的模式來宣教呢?本書回答這些問題,簡而言之,處境化是把外來想法譯成當地處境、文化的人能了解的想法;由於這是溝通的基本元素,所以在宣教時,當我們要把福音真理傳給本地人時,就需要知道如何把福音真理處境化。
基於對欲望的全新認識,丹尼爾‧貝爾二世完成了這本《欲望經濟學》。一方面,貝爾從聖經的神論、人論、救恩論出發,闡述基督教神學對欲望的觀點,如何幫助教會面對這個世界,乃至於深深影響世界的經濟和政治力量;另一方面,貝爾也根據他對經濟學理論的研究,提出「屬天的經濟學」,以基督教兩千年來的屬靈智慧和傳統,與當...
台灣本土神學從黃彰輝發展直到今日,宋泉盛的故事神學仍是一條值得繼續開拓的路線。這不僅 莊雅棠研究1970年代故事/敘事神學運動,發現歐美的故事/敘事神學與宋泉盛的故事神學有很多 見解不謀而合,當然也有不少的差異。思想差異總是難免,就連敘事神學運動也出現兩條不同的 路線:耶魯學派與芝加哥學派。這引發了...
追隨基督之路 是一條預備受傷之路? 等待著我們的 盡是患難捆鎖,背叛攻擊? 實踐使命,從來都是昂價的 但我們相信,我們的見證再微小 仍能迸發巨大的力量,因為 教會是為世界而寫的書 名字叫「耶穌的生命」 對讀路加福音和使徒行傳 默想路加筆下 追隨基督的七種特質 學習走出 門徒羣體之路
復興是教會發展,人數增加? 復興不在乎人的主觀意願,其出發點不在乎人內心對現狀的不滿,或對一個更光明、更美好的將來的憧憬。復興乃在於神,祂忠於祂的聖約,這是祂要回到這百姓中間的原因。踏上復興路,首要是看見、明白、認同耶和華的旨意,並接受祂在我們中間所要展開的工作。
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考古發現! 揭祕你所不知道的耶穌、猶太人和基督宗教, 是基督徒與研究者一生必讀的死海古卷。
透過默想6個舊約聖經人物,本書讓我們看到信仰的力量及其觸動人心之處,往往不在於非黑即白的泛道德評斷,更不在於我們對聖經不求甚解的望文生義,而在於聖徒那些糾纏不清的信心經歷,他們雖不完美,卻與「信」活得貼近。 本書以紮實的聖經研究為基礎,帶領讀者重訪六個赫赫有名的舊約聖經人物,於深入淺出地細閱經文之...
本書帶領讀者回到歷史現場,解讀歷史文獻,重現耶穌的生平與時代,也追索耶穌作為反抗者的一面,後來被淡化、湮沒乃至遺忘的原因。在雷薩.阿斯蘭《革命分子耶穌》中所呈現的歷史上的耶穌,也是一位改革者、一位試圖創造更好世界之人。
讓你馬上愛上聖經與植物 上帝至少創造一百萬種以上的植物,即使如此,仍然有許多種植物尚未被發現。植物的多樣顯出上帝的創意,植物的存在直指上帝創造的豐富。河馬教授張文亮老師對植物有深入的研究與熱愛,藉由與一隻小蟲對話,帶領讀者認識聖經中的植物。
「基督徒的想像力理當飛越星際」。 本書是為每一位基督徒而寫的,是基督教藝術觀的奠基之作。 薛華在本書兩篇經典論文中,先探討聖經運用各種藝術的記載,再建構一系列基督徒看待藝術的觀點。他熱切、清晰地告訴讀者,為什麼「基督徒的想像力理當飛越星際」。
跨越半世紀的經典鉅作,赫舍爾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認識先知,也遇見悲憫的上帝! ★本書榮獲《今日基督教》雜誌選為二十世紀百大好書 ★當代福音派神學中最常被引用的舊約經典
★亞馬遜網站讀者4.7顆星好評推薦 看似忙碌的牧者,其實不是委身的象徵,而是背叛的徵兆; 它不代表忠心,而是變節。 :: 畢德生安息年的收成之作。 畢德生思想「牧師」身分的本質(不忙碌的、具顛覆性的、具終末觀的), 檢視牧師步下主日講台後其他六天的工作重心(治癒靈魂), 竭力對抗世俗文化對牧者的...
《揮霍的上帝》一書主要是為了要精確地陳述在基督信仰中,不可或缺的精湛本質──福音。對於尚未認識基督福音、或是遠離基督信仰的人而言,這是一本有助穩固根基的入門序論。 在本書中,提摩太.凱勒引用了一個大家耳熟能詳的基督教寓言故事,揭開關於盼望與救贖,令人意想不到的啟示。
在《山寨版的上帝》一書中,作者揭露聖經如何道破我們在信仰和心中慾望擺盪的真實景況。這般強而有力且激發人心的信息亦是為已相信上帝的信徒們與仍然心存質疑的朋友們所寫的。
跟著賴特的腳步,重讀福音書, 發掘十架與上帝國的關聯, 看清耶穌是如何成為這世界的王、祂如何開啟祂的國, 而祂作王對你我,又有什麼意義。
舊約所記載的古代以色列藉敬拜與上帝互動,維護與更新他們與上帝之間的盟約。他們在敬拜中採取示意行動(gesture),諸如節期的慶祝與獻祭,來表明與上帝的關係。他們也採用上帝的言語(utterance),諸如傳達上帝的誡命(講道)、指引與確據的聖言,來表達上帝的心意,並且採用人的語言,譬如獻上讚美、發...
丁道爾聖經註釋是合乎時代的解經叢書,旨在幫助讀者確實了解聖經的真理,靈活應用聖經的原則。整體架構著力於堅實的神學學術根基上,內容主要分成兩大部分: 1.導論:簡潔、詳盡地介紹作者、寫作日期及時代背景,不但能幫助讀者一窺該卷書的主旨及全貌,也能提供有心鑽研的學者寶貴的資料。 2.註釋:按主題分段,...
Vol.61 No.6 亡國感的進擊──國族認同與民族想像的更新 隨著台灣的太陽花運動、香港的雨傘運動及近來的反送中抗爭運動,在對岸文攻武嚇的威脅之下,許多人擔心「今日香港」會是「明日台灣」,產生強烈的「亡國感」,擔心將會失去自己的國家。另一方面,面對社會上愈來愈強烈的「獨立意識」,有些人也擔...
在苦難的世代信徒如何自處,找到安身立命的信仰資源?近年天災人禍不斷發生,苦難真實地與我們相伴。如果基督宗教的神學是以聖經、傳統、理性、經驗回應當前信徒面對的人生大小課題,作出以福音信仰為原則的反省與整合;本書藉香港神學院的專任講師,從聖經、文化及神學、牧靈及生命見證三方面看苦難的實況,剖析苦難的真相...
丁道爾聖經註釋是合乎時代的解經叢書,旨在幫助讀者確實了解聖經的真理,靈活應用聖經的原則。整體架構著力於堅實的神學學術根基上,內容主要分成兩大部分: 1.導論:簡潔、詳盡地介紹作者、寫作日期及時代背景,不但能幫助讀者一窺該卷書的主旨及全貌,也能提供有心鑽研的學者寶貴的資料。 2.註釋:按主題分段,...
耶穌再來之前,福音要傳遍天下? 耶穌再來之前,世界會出現一連串大災難? 那日子以前,會有敵基督出現? 啟示錄預言將來必成的事? 每當提到新約中的預言,你只會想起啟示錄?或者你聽到很多人將福音書的「預言」,跟保羅書信的片言隻語混在一起來解讀?再進而把這個「混雜的神學」稱為「聖經預言」?本書的進路會...
「讓我們設想上帝是一頭獅子。如此一來,向人作見證就好比向人說你遇見了一頭獅子;講道是邀請人與獅子相遇;神學則像是在反思你與獅子的相遇。」~葛丁桂 美國ECPA 2004年金書獎(神學∕教義類) 葛丁桂舊約神學系列(卷一) 英國聖公會首席學人牧者,四十年聖經研究成熟之作 半世紀淬鍊深厚牧養智慧,帶...
「真有一把鑰匙可以打開福音之門嗎?」 「如何有效地傳福音給來自不同世界觀的人?」 本書追溯至創世記中的人類始祖,以聖經觀點看「共同先祖世界觀」。 有助基督徒理解跨文化溝通的要訣。
本書內容是由台灣本土神學研究中心發起,邀請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台灣普世論壇、以及長榮大學神學院共同主辦「帝國與上帝國研討會」之文章集成。希望本書能帶給大家對「帝國」這個的主題一些範疇上的拓展與洞察,也對我們的宣教能有新領域的覺悟。
基本上,領袖的結局可以歸納為三大類:「晚節不保」、「結局平庸」及「終極無憾」。今天,二十一世紀的領袖能否有更大的突破,邁向終極無憾的人生?透過聖經中十個君王的興衰,陳方牧師講述有關終極無憾及晚節不保的信息,目的是裝備信徒面對今天信仰上嚴峻的考驗。盼望弟兄姐妹能透過此書,在信仰上紮根,成為真正的門徒,...
邱老師強調:「傳統西方神學,幾乎一面倒的強調罪咎與清白(guilt and innocence,簡稱為 GI),因為歐美法治社會,傳統上就是以基督教約束人的內心,以羅馬法約束人外在的行 為,上帝的審判官角色,很容易理解,信仰表達偏向個人主義;靈恩運動興起後,在恐懼 與權能(fear and power,簡稱為FP)的世界觀中大有斬獲,強調祭壇、禱告的大能,靈界 的爭戰,上帝的角色是得勝的將軍、是猶大的獅子;而羞恥與榮耀(shame and honor,簡稱 為SH)的系統神學,正逐漸受到注意,先是宣教團體,如今逐漸擴及神學界,雖然還在建 構中,但已成為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神的形象則是浪子的父親,忍受罪人的頂撞,仍痴 心的等待兒女的歸回;至終,神的兒女都要『回家』,此觀點多從家族、群體考量,耶穌 受盡羞辱,卻挽回神的臉(尊榮),使祂可以呈現出充滿恩情的父親那一面,而我們也才 得以脫離羞恥的地位,重享神兒女的尊榮。」
作者簡介
邱顯正 博士
美國Biola大學宣教學博士,華神道 學碩士,交大光電所碩士。曾任教 會牧師,威克理夫聖經翻譯會駐菲 律賓宣教士、台灣區總幹事、國際 董事會副主席,泰國應用語言學基 金會跨文化教育顧問。現為中華福 音神學院專任宣教助理教授及宣教 中心主任。曾主責修訂當代中文譯 本聖經(聖經資源中心出版,橄欖 華宣發行,2011),著有《天上垂 下來的繩子》(道聲,2018),譯 有《宇宙波瀾》、《柏拉圖的天 空》(天下文化)、《扭轉乾坤論 人際關係》(大光)。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